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張庭庭

增加 3,2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例如,她每次在課堂上和受輔導對象討論創業大計時都會留意,看誰在報告自己的創業計畫時眼睛發出亮光,她就知道這個計畫會成功!
==新聞==
向美日鈕扣潮店看齊 父女從大吵變互讚賞<ref>{{cite web|url=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427/1340952/|title=向美日鈕扣潮店看齊 父女從大吵變互讚賞|date=2018-04-27|work=蘋果即時}}</ref>
接班,永遠是企業傳承的難題,也是老店能否翻轉的契機。近年輔導多家老店轉型的甦活創意顧問總經理張庭庭說,當前接班最難的不只是世代差異,還有劇烈的時代變異,「這個變異不是漸進式的改變,而是翻天覆地的大改變,就算年輕人都未必應付得來,更何況老一輩,所以此時此刻,企業面對的是雙重挑戰。」
張庭庭表示,傳承家業者的確「命好」、擁有相對穩固的發展基礎,但面對時代變遷,已經很難固守基本盤,所以接班人最好能把自己當作「二度創業」,在既有基礎上再去思考產業如何更新。
「所以老店改造不只是重新裝修,最重要還是骨子裡商業模式的調整,甚至於創新經營型態,加上品牌思維的導入,這才是重點。」
張庭庭以去年參與老店改造的鈕扣行「尚蝶扣」為例,過去老闆張孟仁做批發,賣的是一粒一粒的鈕扣;如今女兒張芳甄接班,則創新鈕扣用法,發展出鈕扣飾品、DIY課程,甚至吸引設計師上門,從傳統產業轉變為文創業。
「我剛回來的時候,客人只會看,不會買。」9年前回家接班的[[張芳甄]]笑說,爸爸做慣了批發客,對於她將小店改造、發想鈕扣創等點子,始終覺得是「不務正業,做這個什麼時候可以賺到錢?」
尤其過去成衣業輝煌,一張訂單就是幾萬籮鈕扣,以1籮(GR)相當於144顆扣子計算,這些以顆計算的零售客,根本比不上動輒數百萬顆的批發訂單。
不過張芳甄坦言,這樣的好時光已過,「這條街晚上6:01大家準時關燈,周末也不會有人開店。」相較於[[文創]]店聚集、觀光客眾多的迪化商圈,這裡彷彿置身事外。
也因此,去年尚蝶扣入選老店改造計畫,第一步就是把原本塞滿產品、給人壓迫感的櫃子搬開,擺上長桌,視覺變清爽之餘,也創造悠閒氛圍,成為張庭庭口中:「即使是批發客,也願意坐下來」的舒服小店,而這也讓主顧之間有更多對話機會,「停留時間越久,成交機率越高。」
尤其在過路客稀少的鈕扣街,更需要透過活動深耕新的客群與市場,譬如結合張芳甄母親拿手的胸花DIY等,吸引消費者主動上門。
張芳甄說,目前零售客已提升到3~4成,包括手作愛好者、訂製服工作室和鈕扣收藏迷都會來,當然也包括一些尋找特殊配件的服裝設計師。相較於批發訂單只賺微薄小利,零售利潤可達5成,雖然數量不大,卻維持小店轉型動力。
張庭庭則建議,翻轉老店不必急著拋開過去,尚蝶扣營收仍有6~7成來自批發,當然不能放棄,只是隨著台灣成衣業式微,老店勢必要轉型。才能在產業黃昏來臨之前,讓自己從內而外徹底蛻變轉身,改變事業定位與商業模式,才能投入一個新的市場,甚至創造新的市場。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9I4kFlYfA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