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社会规范

增加 37 位元組, 2 年前
描述性规范的形成是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学习社会范畴典型范例的过程。当个体长期处于某个社群时,会对该群体的信息编码,编码后的信息被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形成对社群信息的表征,即描述性规范。此后,在一定诱发线索条件下,这些描述性规范就会被激活和提取。描述性规范的习得过程有两种备择解释,即经验路径(Experiential Route)和概念路径(Conceptual Route),前者指观察社交网络中熟人的实际行为推测人们的典型行为习得规范;后者指根据社交网络中熟人口中描述的他人典型行为推测人们的典型行为习得规范在某些情况下描述性规范可以转变为指令性规范。这可以视为指令性规范的形成。有研究者从系统公正理论(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的角度论述了描述性规范向指令性规范转化的心理机制。系统公正理论认为,现状相对于其它替代状况更加合情合理,因此“是什么”就会转变为“应该是什么”(from is to ought),这也就解释了刻板印象期待对于行为的塑造作用,例如性别方面的刻板印象期待就对个体的性别角色适应性行为进行了规定。从系统公正理论出发,描述性规范就是对现状的描述,而人们倾向于将现状合理化,因此描述性规范会向指令性规范转化,也有学者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描述性规范的道德化。<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71756902 社会规范]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