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民俗

增加 9,45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ref>[http://www.wutongzi.com/hua/minsu.html 中国民俗文化与民俗风情_话家乡],梧桐子</ref>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属性==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外,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分类==

中国民俗学界的两种分类。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 (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当代各种地方志性质的民俗志的分类方法有纲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戴景琥主编 《[[义马民俗志]]》, 后者如刘兆元所撰 《[[海州民俗志]]》。

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八小类的民俗: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2)岁时节日民俗(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研究==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逐步恢复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特别是解放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贬损、批判和否定的传统[[宗教]](包括道教、佛教、民间信仰)得到了部分恢复和发展,但传统宗教的教职人员和宗教场所的数量要达到1949年以前的水平是有很大困难的,虽然基督教、天主教的信教人数、教职人员和宗教场所的数量早已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当代学校教育发达,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物质生活优裕,世俗欲望膨胀,信仰宗教的人群在缩小,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也有例外,譬如,对财神的崇拜,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财神信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道教宫观有财神殿,有些佛教寺庙内也增设了财神殿;各地也出现了不少独立的财神庙。

这不仅体现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那些大城市当中,在中西部乡村地区对财神的崇拜也十分普遍。2007年夏天,登[[泰山]],一路所见佛教道教庙宇内都有财神殿。又到杭州登北高峰,山顶有灵顺寺,寺外是财缘阁,卖的香号称“天下第一财神香”;山门内弥勒佛塑像金光闪耀,宝座铭文“和气生财”;寺内主殿匾额是“财神真灵”,主供如来佛,左侧却是财神赵公明;左右两殿是文财神殿和武财神殿,文财神殿主位供奉的是范蠡,武财神殿居中的是关公。整个灵顺寺变成了一座财神庙!每年到正月初五子时前后,长江三角洲地区,接财神燃放鞭炮的轰鸣声铺天盖地,烟火如火树银花,都宣示财神信仰的繁荣。商家店铺里,摆放或者悬挂财神像已经是杭州、苏州、无锡等地都流行的做法。在北京、广州等城市,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家庭有了财神龛,一年到头香火不断,供奉不辍。财神信仰自宋代肇始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曾这样普遍、深入和多样。

==相关著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民俗学会自1983年5月成立以来,致力于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我国的民俗,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为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苑出版社作为九三学社下属的出版社,出于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加大对民间文化类图书的编辑出版力度。经过二十年来的探索与发展,学苑出版社已经形成了以记录与抢救中华文化遗产为主旨,以传统医药学和古代科技、文史古籍、民间文化、考古收藏文物类图书为主体,兼顾教育、科技、文化艺术领域图书出版的特色。

中国民俗学会与学苑出版社在中国民间文化出版方面有很多卓有成效的合作,曾与学苑出版社将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就“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新视野”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学苑出版社已经出版发行了多部关于民俗文化的系列丛书,具体如下:包括:《[[京城民居建筑绘画图集]]》、《[[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皇家园林]]》、《[[老北京的民俗行业]]》、《[[京城镖行]]》、《[[北京史通论]]》、《[[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照片集]]》、《[[旧京社戏图]]》、《[[九门红尘——老北京探微述真]]》、《[[三山五园旧影]]》、《[[漫画北京城]]》、《[[四合院]]》、《[[北京旧事]]》、《[[北京西山健锐营]]》、《[[北京人什么样]]》、《[[昔日的夏宫圆明园]]》、《[[老北京与煤业]]》。

中国各地的民俗差异很大,但在吉祥方面的追求却是相同的。因此,烟标体现最多的是吉祥、喜庆题材。利用文字、图案通过对某些自然物象的寓意或谐音,表达美好愿望。例如新郑卷烟厂的“喜梅”牌,利用民俗文化中喜鹊登梅枝来表达“喜上眉梢”之意。梅枝取其谐音,意为眉梢,喜鹊则扣出“喜”字。

松竹经冬不调,梅花傲霜斗雪,此岁寒三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值得文人士大夫称颂,而且常常光临烟标画面,反映这方面内容的烟标比比皆是,为民俗文化增添一道风景。人们渴望长寿,但各地对长寿的祝愿不一样。南方人寄托于寿星老儿,老寿星的画像成为许多烟标的主图;北方人寄托松与鹤,“寿比南山不老松”及鹤发童颜是人们的殷切期望,所以松鹤图出现不少烟标;有的地区以献寿桃表示祝寿,因而标面上寿桃的图案十分醒目,如滁州卷烟厂的“献寿”等;有的地区以敬长生果“花生”表示祝寿,此类烟标也有不少。由此可见,民俗文化真是多姿多彩,绚丽无比。

==视频==
===<center> 民俗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浓郁民俗风国产动画《元日》这才是过年的味道!</center>
<center>{{#iDisplay:x03676tzp7v|560|390|qq}}</center>

<center>锦绣中华·民俗村品牌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l05386dig8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260,2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