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在中间地带

增加 6,095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在中间地带</big> ''' |- | File:0 (27)78909876545678.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在中间地带</big> '''

|-

|
[[File:0 (27)78909876545678.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7545/20141202120042-590708769.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8436347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7545%2F20141202120042-590708769.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在中间地带》收录了著名策展人[[侯瀚如]]早期的系列文章和访谈,其中指涉的很多问题于今天的艺术现状犹有启发,如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寻求某种定位;作为源自非西方文化的移民如何在西方生存并有所作为;高速后期资本主义扩张给社会、文化以及政治体制带来的以私有化为征兆的破坏,以及文化艺术和公共服务系统如何以有效方式面对并抵抗之。
==基本内容==
外文名:On The Mid-ground

作者:侯瀚如

译者:[[翁笑雨]]

ISBN:9787515507873、751550787X

品牌:[[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开本:32

页数:341页

书名:当代艺术·策展人卷:在中间地带

语种:[[简体中文]]

类型:[[艺术]]
==内容简介==
①侯瀚如作为一名“从中国到法国,再到美国定居,再加上时常奔走于世界各地”的策展人,“在中间地带”是对侯瀚如状况的最好诠释,他的这种切身经历又使得他对于“中间地带”的体会深切且精辟。②作者侯瀚如第一本中文著作。
==作者简介==
侯瀚如是国际知名的批评家和策展人。1963年出生于广州,现居住在巴黎和旧金山。先后策划的展览有 “运动中的城市”(1997—2000)、上海双年展(2000)、光州双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等。他是很多国际机构,如沃克艺术中心、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熊本当代艺术博物馆、De Appel基金会(阿姆斯特丹)、上海外滩美术馆等的顾问。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中国到国际

1.1 走向一种“非非官方艺术”

1993年—1995年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某种倾向

1.2 走出中心

1.3 “新国际主义”·熵·中国艺术家·西方艺术体制

1.4 第三空间生存策略:关于 1990 年代海外中国艺术家状况的对话

1.5 在中间地带

中国艺术家、出走和全球艺术

第二章 从流放到全球

2.1 面对未来之墙

2.2 某种必要的“变态”

——回忆、现实、家、流亡……及其反面

2.3 彻底流放?——路上笔记

2.4 作为主题的千禧年:2000

2.5 走向新的本地性:

釜山国际当代艺术节与”全球化艺术”

2.6 我家是你家,你家是我家

2.7 动态休止或另类全球合作:一个理想的提案

第三章 全球城市和艺术

3.1 香港等等

3.2 填补城市空洞:中国城市的高速膨胀与艺术介入

3.3 透明度、复杂性、真空以及行动

3.4 他们栖身于运动中……

艾华莲和侯瀚如

3.5 运动中的城市

侯瀚如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3.6 上海,一个赤裸的城市

—— 2000年上海双年展策展笔记

第四章 访谈、文章、对话

4.1 极端的情境是美丽的:与侯瀚如的对话

卡罗林·特伊

4.2 信息和批评性空间:与侯瀚如的对话

—— 沃特·戴维茨和泰勒·凡迈尔海格

4.3 跨学科对话

——访谈侯瀚如

4.4 侯瀚如访谈录

致谢
==后记==
“在中间地带”是我一路走来能想到的最神奇的短语,我认为它是这本书最切题的书名。

此书献给我的父母——侯宝源和王小薇,我的妻子艾华莲以及我的女儿仲仪。我想象不出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我的爱、理解和支持,毫不怀疑,这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我也要深深地感谢我家庭的其他成员,不管从私人的还是专业的“家庭成员”,不管他们住在国内还是国外,他们都对我在《在中间地带》中体现的日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特别要深深地感谢罗伯特•伯纳欧,这本书的发起人和出版商,全靠他的热情和支持,本书才得以出版,余小蕙仔细地编辑了这些文章。她的文字和与她的评论性对话增进了本书的质量。欧宁是我认识的一位最具原创性的设计师和文化活动家,他为本书所做的设计精妙,令人惊喜地挑战着我们的惯常经验。在我手稿的转录过程中,希蓓和刘端玲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她们的努力是本书出版不可或缺的环节。帕梅拉•肯博(Pamela Kember)的校对,Tessara Thomson、Francesca Jordan、罗伯特•伯纳欧和余小蕙也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也深深地感谢我的同事高名潞、杰罗姆•桑斯、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卡罗林•特伊、安妮特•巴尔克玛、汉克•斯拉格,沃特•戴维茨和泰勒•凡迈尔海格,他们与我合作或采访我,不少朋友在本书中没有被提及,但他们在我的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与他们的对话或合作中,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行动对我有非常重要的启发。

我同样感谢我的朋友们和组织者,他们允许我在这本书里使用他们的视觉和文本文件,不管是他们创作的还是由他们出版的。原则上我主张公开版权。然而,我最为关注的是尊重个人艺术家的作品和表达。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将难以持续,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非常单调。如果我无意中忘记了提及某些版权拥有者,或者感谢某些人士,还请宥谅。

侯瀚如

2002年3月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18083/  在中间地带]豆瓣读书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1,8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