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泰(唐朝)

增加 14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ablink|關於同名人物,參見:[[李泰 (消歧義)]]。}}
'''李泰'''({{bd|620年||653年|1月20日|}}<ref>[[舊唐書]]:“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則生於618年,與長子[[李承乾]]同歲,現採用墓誌銘為33歲,生年為620年([[武德]]三年)。</ref>),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長孫皇后]]。雅好文學,擅書法,工於草行<ref>唐•[[張懷瓘]]《書斷列傳》:唐漢王元昌,神堯之子,善行書。諸王仲季並有能名,韓王、曹王亦其亞也。曹則妙于飛白,韓則工於草行。魏王、魯王亦韓王之倫也。</ref>,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畫鑒賞家<ref>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古今公私印記》:……唐朝魏王泰印。〔龜、益〕……已上諸印記千百年可為龜鏡</ref>。李泰才華橫溢 ,聰敏絕倫 ,倍受寵愛,史載“寵冠諸王” ,為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 ,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 得長駐[[京畿]] 。李泰好士愛[[文學]],太宗就讓他在府邸設置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由於寵祿過驕,屢次遭到大臣的進諫阻擾。後因涉嫌與太子爭位,太宗為了達到讓嫡子們共存,只好採取隔離政策,改封其為 [[ 順陽王 ]] ,徙居[[均州]]之鄖鄉縣(今[[鄖縣]]),後進封濮王。高宗接位後,優惠有加,[[永徽]]三年(652年)死於鄖鄉。
==生平==
李泰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次子。他出生時,李世民還是秦王。620年,封宜都王,621年,封衛王,作為早夭的叔父衛懷王[[李玄霸]]的後嗣。李世民登基後,李泰歸宗。628年,改封越王、揚州大都督。631年,兼左武候大都督,633年,封鄜州大都督。634年,任雍州牧兼左武候大將軍。636年,改封魏王,領相州都督。[[貞觀]]十二年(638年),奏請撰《[[括地志]]》,四年書成,修書五百五十卷 。且書法成就極高,擅長草書隸書,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鑑賞家
[[File:400s0003sr55n4r27251.jpg |thumb|100%|center|括地誌 [https://kknews.cc/culture/26jn6ry.html 原圖鏈接] 來自 每日頭條]]
 
==經歷==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因失寵而和吏部尚書[[侯君集]]共謀刺殺李世民,準備政變,事敗之後被廢。李世民有意立李泰為太子,已經當李泰面許諾了,李泰也表態,自己將來身後將殺掉自己的兒子,傳位胞弟晉王[[李治]],李世民很感動,但諫議大夫[[褚遂良]]卻指出李泰此言有悖常理,說:“過分寵愛李泰是造成李承-{乾}-之禍的根源,要立魏王,就先把晉王處置了吧。”而李世民卻不忍處置晉王,而[[長孫無忌]]等人也支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於是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待群臣退朝後留下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說:“我三個兒子(指李承-{乾}-、李泰、李祐)一個弟弟(指李元昌)都做出這種(圖謀帝位的)事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甚至作取佩刀自刺狀,長孫無忌等上前抱持制止,奪下刀給李治,然後問李世民想立誰為儲,李世民說想立李治,長孫無忌當即表示奉詔,於是李治被立為太子。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