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虹

增加 5,05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灴| 英文名     =  Hong Wu| 图像 = [[File: .jpg|缩略图|center|[ 原图链接] [ 来自百度]]]| 图像说明 =   吴灴 |center|出生日期 = 1719年|出生地点 = 扬州仪征 |逝世日期 = 1802年|籍贯 = 扬州仪征| 国籍 = 中国| 别名 = 字仕伯| 职业     =   广陵琴派代表人物之一、古琴演奏家| 主要成就 =   编著广陵派琴谱《自远堂琴谱》| 知名作品 = 编著广陵派琴谱《自远堂琴谱》 }} '''<big> 虹:清 灴</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1719年-1802年后),字仕伯,扬州仪征人,古琴演奏家,为广陵琴派代表人物之一。为乾隆、嘉庆时期广陵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吴灴''' ,编著广陵派琴谱《自远堂琴谱》,广收诸家琴曲,为古琴谱中曲目较多的著作 ==人物简历==<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1719年-1802年后),字仕伯,扬州仪征人,古琴演奏家,为广陵琴派代表人物之一。为乾隆、嘉庆时期广陵琴派的主要 表人物'''吴灴''' ,编著广陵派琴谱《自远堂琴谱》,广收诸家 曲,为古琴谱中曲目较多的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的古 音乐理论散见 徐常遇 《自远堂琴谱》的序、跋中:<p style="text-indent:2em;">以“三弦为宫”疏理古琴的“均调”问题。<p style="text-indent:2em;">提出“曲传音节,传其神妙”,指出操琴必须重视表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为后世广陵琴派奠定了“音随意走,意与妙合”的艺术风格。<p style="text-indent:2em;">精研“调气练指”之法,兼收南柔北刚之长,促进了广陵琴派演奏指法向“跌宕多变,刚柔相济”的方向发展。<p style="text-indent:2em;">强调“吟揉立体为用”,使广陵琴派的琴曲内容更富有感情色彩。<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传颜夫人(真名不详)、先机和尚,为俗、释两派 孙徐锦 始。 ==吴灴及其《自远堂琴谱》==<p style="text-indent:2em;">随着《澄鉴 。当时是 琴谱》和《五知斋琴谱》的问世, 广陵 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进入了 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广陵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吴灴''' 。<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1719—1802) 字仕伯,扬州仪征人,他曾师从徐锦堂,又常与徐祺之子徐俊游;因此'''吴灴''' 基本上继承了广陵 派徐常遇、徐祺两 云集 琴学的精髓 日夜弹奏,对他很 而同时又 帮助 创新和发展 他致 '''吴灴''' 积平生之精 学琴数十年 ,编 著了《自远堂 曲八十 谱》 卷,搜集了约90 琴曲,除《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两书中的45曲外,还增收了《龙翔操》《梅花三弄》《幽兰》《天台引》等45个新曲。由于种种原因 于1802年刊印 这部书直到'''吴灴''' 84岁高龄时,才得以出版。<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平生对《律吕正义》《琴旨》等乐律学的著作很有研究,并将心得纳入自己的琴谱中,从而强调了以“三弦为宫”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古琴的均调问题。在 《自远堂琴谱》 中,关于演奏的理论虽不多,但根据该书序、跋,可见其对广陵琴派演奏风格的影响之深。比如,'''吴灴''' 提出“曲传音节,传其神妙”的主张 ,为 后世 广陵 集大 奠定了“音随意走,意与妙合”的艺术风格。'''吴灴''' 主张兼收南柔北刚之长,强调“吟猱立体为用”,促进了广陵琴派演奏指法向“跌宕多变,刚柔相济”的方向发展。<p style="text-indent:2em;">'''吴灴''' 只有两个弟子得其真传,一是释先机,一是颜夫人(真名不详),从而形 俗、释两派。俗家一派,由颜夫人传梅植之、姚仲虞、周璜、符南樵等。释家一派,则由释先机传释明辰、袁澄、释牧村、释逸梅、秦维瀚等。这其中最出色的是编纂《蕉庵琴谱》的琴家秦维瀚。  ==自远堂琴谱》纸本==<p style="text-indent:2em;">《自远堂琴谱》纸本,线装四函二十三册。 清嘉庆六年,自远堂刊本,共十一卷二十三册,清吴传谱,李廷敬重订,边首有嘉庆七年壬戌李延敬。张敦仁序,乔钟吴跋,卷一为范例,谱目,皇极定声,卷二为琴音略要,卷三为指法,卷四至卷十一为琴谱,谱内共收82曲,流传极广。著名曲目有《潇湘水云》等。(另一说为共12卷90首琴曲,包括《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两书45曲,并增收《龙翔操》、《梅花三弄》、《幽兰》、《天台引》等45操新曲,每操仅注有调性、调式,无解题、后记。)<p style="text-indent:2em;">后由日本学 吉备真备带回日本,国内失传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英文名 = | 图像 = [[File:2014011612110037065.jpg|缩略图|《自远堂琴谱》纸本]] | 图像说明 = |center|出生日期 = |出生地点 = |逝世日期 = |籍贯 = | 国籍 = | 别名 = | 职业 = | 主要成就 = | 知名作品 = }}  ==中国古琴文献研究丛书——《自远堂琴谱》==<p style="text-indent:2em;">
1,4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