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
次編輯
變更
马希文
,無編輯摘要
[[file:马希文.jpg|right|300px|thumb|马希文[http://www.math.pku.edu.cn/teachers/mxw/maxiwen.jpg 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C2%ED%CF%A3%CE%C4&mode=1&did=1#did0 图片来源网址]]] =='''生平简介'''==<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 马希文教授 1939 年 5 月 23 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杰出的科学普及工作者。他在教学与科研中有其极为独到的方法,在许多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先驱性及前瞻性的贡献,具有远远超出领域本身的重要理论涵义。他有超群的天赋,在哲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也很有造诣,熟悉多种语言。马希文教授 1954 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时年15岁。毕业之年参加概率专门化,毕业时以他为主的研究小组所完成的优秀学术论文《最优分成问题 ( 或量化问题)的渐近解》,发表在《数学学报》 1961 年第 3 期上。他被丁石孙教授誉为"最有才能的学生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他 1959 年毕业留校''',在数学力学系概率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信息论和编码理论。他开设了系里第一个数学信息论课程,与人合写了讲义,讲义中重新整理了经典信息论的理论体系,用更清晰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证明了许多定理,该讲义为多届学生所使用。在此期间他还运用信息论的观点研究了中文的语言学问题,提出通过 4 级马尔可夫链处理中文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这一方法八十年代后得到广泛运用。 <p style="text-indent:2em;">'''六十年代后期''',他从事试验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推广,主要研究正交设计,并在北京橡胶总厂推广试验设计方法。1981 年出版专 著 《正交设计的数学理论》,把现代试验设计的很多方法,特别是日本田口学派的方法,从数学上进行了概括和整理,把一些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弄得很清楚,对发展正交设计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七十年代他曾在北京大学 6912 计算机上开发绘图和识谱奏乐软件'''。他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研究,其论文《树计算机和树程序》发表在《计算机学报》创刊号上。他是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1979 年至 1981 年,他作为首批派往美国的访问学者''',在人工智能创始人 John McCarthy 教授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其间从事诸多课题的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程序语义学论文《语义学中的关系方法》。 <p style="text-indent:2em;">'''回国后,他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大量出色工作'''。他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奠基人之一,参与创建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学组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并于 1982 年在北京计算机学院创办了人工智能研究室。他在 "知道逻辑" 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发表在 1983 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有关论文受到一致好评,因此他被推举为 1985 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1985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ISP 语言动态编译系统"。他对我国 863 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的立项起了重要作用。他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计算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为此撰写了多篇文章,始终以清醒的头脑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积极推动中国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建设工作。1983 年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北京大学筹建成立了计算机研究所,举办了中国首次理论计算机研究班。1984 年参与组织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分会,以及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会议,并于同年在北大开办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班,招收 10 名 研究生。在此期间创立了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博士点。1987 年推动举办了第一届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学术会议。在此期间他深入研究了计算机 科学 理论的许多问题,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了著作《程序设计学》,发表了长篇论文《理论计算机科学引论》,后者修改后用英文在新加坡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出版。其论文《什么是理论计算机科学》提出了许多很深刻的认识。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在语言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首届国 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七十年代后期他与朱德熙先生等著名语言学教授的学术讨论发展成一个持续多年语法讨论班,吸引和熏陶了一批新人,酝酿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他自己的多篇论文,如《中国语言学报》创刊号首篇《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而后又先后在《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数篇高质量的有关汉语语法和汉语虚词的学术论文,受到汉语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熟练掌握英语和俄语,并涉猎阿尔巴尼亚、蒙古、日、德、法、朝鲜、豪萨、斯瓦希利、世界语等多种语言。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是中国计算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计算机科学同语言学的结合倾注了极大的热忱。1983 年他在北大开设了计算语言学课程,而后于 1986 年与朱德熙教授一起组建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并主持了信息科学跨学科系列讨论班。他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参与创办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并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中软公司等单位指导课题研究,涉及汉字输入、文本编辑、机器翻译、语言理解、自动文摘、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并亲自设计算法、调试程序。他曾撰写多篇文章论及两个学科的关系,并热情洋溢地为他的研究生的著作作序,鼓动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辅助语言学研究。 <p style="text-indent:2em;">'''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和基础教育工作'''。他曾担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总教练,1989 年率队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 3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他撰写了一批科普精品,组织领导了获普利策奖的"奇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汉译工作。该译著得到原作者的特别推崇,并于 2001 年 6 月获第四届全国科普优秀作品奖。 <p style="text-indent:2em;">'''九十年代,马希文教授旅居海外''',从事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在 CEON CORPORATION 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拥有若干项专利。他曾任北加州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并积极为国内的科研与教育献策献力。他热心助人,在华人华侨同胞中富有影响力。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19岁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中桃李无数。他开设了许多全新的课程,所用讲义都是他研究心得的结晶。他指导了一批批的研究生,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一生淡泊名利,从不追逐职位和奖项'''。他一味地开路,并不谋求获得。他不写鸿篇巨制,但每一篇文章都字字珠玑。他有求必应,乐于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智慧。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学者风范。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教授于 2000 年 12 月 22 日不幸病逝于美国加州 Red Wood City,终年 61 岁。他给我们留下了永远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ref>[http://www.math.pku.edu.cn/teachers/mxw/biography.htm]马希文教授生平简历 </ref> =='''《逻辑-语言-计算,马希文文选》序'''==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 1954 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入学时才 15 岁,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他非常聪明,在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很少,但成绩却很好,与他同班的同学开玩笑地称他为“小天才”。当时我教他们高等代数,又是他所在小班的班主任,所以从他进入北大开始我们就非常熟悉。马希文兴趣广泛,值得一提的是他颇有音乐才能,学生时代担任过学生乐团的指挥,自己还能作曲。另外,他的语言天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记得他不但学习了规定的俄文课程,还自学了蒙古文及东欧一些国家的语言和世界语。<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不仅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而且对涉猎的很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或者提出过一些新的见解。这本集子中收入的尽是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些论文除了数学方面的以外,还包括方言,计算机语言以及计算理论。他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方面可能只是开始,但我认为他提出的许多问题是值得深入进行研究的。所以这本文集对从事有关研究的同志是有启发意义的。 <p style="text-indent:2em;">马希文是极少见的聪明、多才多艺的人,可惜天不假年,对于他的过早去世我至今犹感悲痛。是为序。<ref>[http://www.math.pku.edu.cn/teachers/mxw/ding.htm]《逻辑-语言-计算,马希文文选》序丁石孙 </ref> =='''送别希文'''== <p style="text-indent:2em;">'''长歌当哭 --送别希文''' <p style="text-indent:2em;">我知道你是不喜欢哀乐的, <p style="text-indent:2em;">你曾经对我说, <p style="text-indent:2em;">你要用欢快悦耳的乐声, <p style="text-indent:2em;">鼓起朋友们心海中的阵阵春风。 <p style="text-indent:2em;">可是今天我们却要用哀乐来送别你: <p style="text-indent:2em;">“才高八斗兮旷世神童, <p style="text-indent:2em;">巍巍中华兮痛失良骥,<p style="text-indent:2em;">英年早逝兮断我肝肠!”<p style="text-indent:2em;">你走了, <p style="text-indent:2em;">人去楼空, <p style="text-indent:2em;">长歌当哭, <p style="text-indent:2em;">让我们用凄婉的哀乐, <p style="text-indent:2em;">来排遣心灵中那缠绵的惋惜忧伤。 <p style="text-indent:2em;">我知道你是不喜欢流泪的, <p style="text-indent:2em;">你曾经对我说, <p style="text-indent:2em;">你要为欢乐而生活,为欢乐而工作,为欢乐而歌唱, <p style="text-indent:2em;">悲哀的天使同你的名字早已分道镳扬。 <p style="text-indent:2em;">可是今天我们却要用泪水来送别你: <p style="text-indent:2em;">“文理兼能兮学贯中西, <p style="text-indent:2em;">巍巍中华兮痛失良骥, <p style="text-indent:2em;">英年早逝兮断我肝肠!”<p style="text-indent:2em;">你走了,<p style="text-indent:2em;">人去楼空, <p style="text-indent:2em;">长歌当哭, <p style="text-indent:2em;">让我们用滂沱的泪水, <p style="text-indent:2em;">来洗涤心灵中那刺人的深痛巨创。 <p style="text-indent:2em;">我知道你是不喜欢叹息的, <p style="text-indent:2em;">你曾经对我说, <p style="text-indent:2em;">你要用永恒的微笑, <p style="text-indent:2em;">把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赶净扫光。 <p style="text-indent:2em;">可是今天我们却要用叹息来送别你: <p style="text-indent:2em;">“闻一知十兮慧心巧思, <p style="text-indent:2em;">巍巍中华兮痛失良骥, <p style="text-indent:2em;">英年早逝兮断我肝肠!” <p style="text-indent:2em;">你走了, <p style="text-indent:2em;">人去楼空, <p style="text-indent:2em;">长歌当哭, <p style="text-indent:2em;">让我们用沉郁的叹息, <p style="text-indent:2em;">来弥合心灵中那难舍的离合悲欢。 <p style="text-indent:2em;">(国家教育部语用所,研究员 冯志伟,2001年1月30日,于北京 ) == '''参考文献'''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