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杜泳樵

增加 12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杜泳樵''',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以油画、水彩名世。<br>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杜泳樵<br>
| 图像 = [[File:杜泳樵01.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doc/9735896-10082410.html 原图链接]]]
|图像说明 =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实力派名家十杰-杜泳樵国画集》等
|}
<br>
==人物介绍==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杜泳樵(1934-2007年),男,1934年出生在四川岳池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以骄人成绩留校任教,至1995年退休。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以油画、水彩名世。他把西方来的油画和中国的艺术揉合在一起,在油画中形成了一种中国画的特点。<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的油画大气磅礴,老辣凝重,将西方地道的绘画语言,尤其是法国印象派对光色的表现和苏俄画派严谨的造型,与中国画的文人风致、大写意的笔墨气韵融于一炉,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情感性,被称为中国油画家中 “集表现与功力之大成者”。素以表现上的杰出造诣和深厚的功力享誉画坛,并尤以色彩上的造诣著称,素有色彩大师之誉。他尤以色彩上的非凡造诣著称于世,追随者甚众,一向被认为是“影响了整整几代人成长的重要画家”,上世纪70至80年代名震中国画坛的四川油画名家无不深受其教益。<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笔下的风景颜色协调,气质高雅,美丽中带有一点攻击性。他把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体验借着艺术表达出来,因此他的艺术是唯美而忧伤的。杜泳樵作品所传达出的这种静默感,绝非空玄的虚无,而是富强烈情感于色彩笔触之中,化动为静,将中国古典美学的“静默”之境完全显现,烘托出他笔下独到的纯朴简约和深邃旷远的美学氛围。<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出版有《杜泳樵画集》、《杜泳樵油画集》、《名家精品-杜泳樵静物·花卉》、《中国实力派名家十杰-杜泳樵国画集》等个人专著。部分作品为前苏联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及其它私人博物馆收藏。其主要作品收入《1949-1989年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家》、《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等大型文献。由于其艺术上的独特成就和印象主义色彩的高超表现,杜泳樵的作品亦被港澳台、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希腊等地广为收藏。生平被收入《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60年》等历史文献。<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杜泳樵涉猎广泛,不仅以油画、水彩画饮誉海内外,而且在版画、中国画领域也成就不菲。对中国画他数十年的笔耕不辍,使其笔墨之趣日益渗入油画笔触,由此臻于他后期油画的更高境界,可以这样说,没有对中国画数十年的历练,就没有今天的杜氏油画。由于他早年饱受中国诗书画的熏陶,常年研习八大、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前辈大师,至70年代,于他就多有仿古乱真之趣传,愈至晚景,杜泳樵对国画大写意的神韵愈加痴迷沉醉,驱毫遣墨也逾加勤奋投入,佳作不断。他的国画师法造化,更深得吴昌硕之意趣,画面气势夺人,挥毫纵情不羁,笔墨苍劲老辣,设色深沉稳重,一派超凡脱俗之气,与时流之中媚俗机巧之作大异其趣。现有不少作品传入希腊、港台、东南亚和国内收藏界,并有国画作品及生平载入《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中国当代书画界领袖人物大辞典》等大型文献。<ref>[https://bbs.artron.net/thread-545088-1-1135.html 杜泳樵的百合花]</ref><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杜泳樵,一生为人低调,淡薄名利。他始终奋斗不懈,倾其一生去追逐艺术之梦想。他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以淡泊无为、自由开放的教学风格培育了无数优秀的具有敏锐性和先锋性的西南艺术家,被画界誉为“中国第二代元老级油画泰斗”。许多他当年的弟子现在都已是中国画坛的重量级人物:如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周春芽、程丛林、高小华、叶永青、杨谦、陈安健等。<ref>[http://stock.jrj.com.cn/2007-11-19/000002940418.shtml “如雷的静默”: 再现“色彩魔术师”杜泳樵风采]</ref>
==人物图片==
</gallery>
==人物生平<ref>[http://www.duyongqiao.com/articledetail.php?id=7&mid=0 年谱]</ref> ==
{| class="wikitable"
|-
! 年份 !! 事件<ref>[http://www.duyongqiao.com/articledetail.php?id=7&mid=0 年谱]</ref>
|-
| 1934 ||生于四川省岳池县大石乡。
==相关影视==
{| class="wikitable"
|-
! 时间 !! 影视
|-
| 1984年 || 作品《山城组画》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专题片全国发行
|-
| 1997年 || 电视专题片《天若有情——杜泳樵的绘画》在中央中国教育电视台和重庆、成都、四川等电视台相继播出
|-
| 2005年 || 电视专题片《于无声处——杜泳樵的油画艺术》在四川电视台播出
|}
1984年,作品《山城组画》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专题片全国发行;<br>
==自我评价==
   我爱我的绘画,回想起来我对她是真诚的,我一辈子对她是很爱的,我把她和我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她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非常诚恳地对待艺术,非常诚恳地对待生活。从我年轻时候起,不管路有多坎坷,我都沿着我认定的路在走,我深信这条路是正确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的纷争,周围的变化,我都无暇顾及,我为她洒下的汗水非常值得,在绘画中我忘记一切,非常幸福。我这个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不会处社会,不会为人,我只是一根筋画我两笔画,我就满足了。虽然到了晚年,成绩不是很大,但是无所谓。我教了四十年的画,培养了众多的弟子,我为此感到欣慰。尤其是这次办展览,周春芽、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秦明、张晓刚、罗中立、叶永青、杨谦等许多优秀弟子给了我大力支持,把我的艺术介绍给社会,使我很感动。他们是当代艺术的精英,是中国艺术的希望,我为他们骄傲,为他们高兴。我还对一直关怀我的晚辈和朋友徐仲偶、林木等更是深怀感激,我也为他们在他们领域的卓越成就感到自豪。我没有其他的奢望,我已完成我的使命。至于后人怎样评价,怎样研究我的作品那是他们的事情,我将走完我的人生。总结起来,我一生做到了两点:一是我一辈子与人为善,从无半点恶意,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二是我把我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我的事业中。<br>    补① 回想起来,我对她(艺术)自始至终是真诚的,我问心无愧。她已经不是我达到任何目的的阶梯,而是我生活的全部,是我的生命。我对她的迷恋如痴如醉,我和她生命相依。<br>    补② 我始终在享受她给予我的无比幸福和快乐,我一生朝着我所认定的目标走到最后。社会尽管风云变幻,但我看淡虚名,无暇顾及社会纷争。我觉得艺术要回到她最纯真的状态才是最感人的,一旦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艺术本身就污浊了,失去了她原有的高贵价值。我别无长处,只知道一根筋地与艺术走到头,我相信我自己认可的部分作品会为后生所研究,我感到很自慰,不枉一生。感谢以上众弟子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在百忙中全力以赴支持我的回顾展,他们中好几个人都是从大老远的地方专程为我匆忙赶来,这份真情厚意使我非常感动,他们都是当今我国美术界的精英栋梁,我为之欣慰。<br>    ——2007年5月17日于华西医大
==人物评价1:2007==
7,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