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卫李嘉图

增加 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br>主要成就 <br>古典经济学理论<br> 当选英国国会议员
}}
 
'''大卫李嘉图'''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 简介 ==
''' 大卫 · 李嘉图 '''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 生平 ==
[[File:大卫·李嘉图22.jpg |缩略图|right|[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255/20160728050906-1520343824.jpg/30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gou.com/v29133.htm 来自搜狗]]]
=== 科学建树 ===
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活劳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他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个阶级间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在方法论上又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因而不能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等,这两大难题最终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与另一位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论战,也是李嘉图学术上迅速成熟的一个助推器。他们两人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有争执,讨论无休无止,直至李嘉图去世为止。李嘉图在给马尔萨斯的最后一封信里说:“像别的争论者一样,经过了多次讨论之后,我们依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然而这些讨论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即使您是同意了我的意见的,我对您的敬爱也不会比今天更进一步。”
李嘉图是1823年9月11日去世的,年仅51岁。他死得很突然,小小一只耳朵的感染就夺取了这位天才的生命。<ref>[http://www.chinavalue.net/Wiki/%E6%9D%8E%E5%98%89%E5%9B%BE.aspx 李嘉图 ]价值中国网 . 2009-3-17 . [2018-10-12]</ref>
== 成就 ==
1815年,在有关《谷物法》存废的论战中,李嘉图发表了《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的小册子,要求允许谷物自由贸易,进口低价谷物,以降低工资,增加利润,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的发表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穆勒认为李嘉图已经是当时最优秀的经济思想家,还应该成为最优秀的经济学著作家,于是敦促李嘉图对小册子加以扩充和修改。李嘉图一开始并不情愿,因为他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自信,“穆勒先生希望我整个重写一次”,“我恐怕我不能胜任这一工作。”“我切盼写出一些值得出版的东西,但我诚恳地说,这一点恐非我力所能及。”“我发现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最简单的叙述中也不能避免混乱。”此时穆勒承担起一个教师的职责,他对李嘉图鼓励道:“因为你已经是最优越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家,所以我决心让你成为最优良的写作家。” “正是由于穆勒的鼓励和帮助,李嘉图才消除了对自己从一个经济小册子作者发展成为一位整部政治经济学原理撰写人的能力的疑虑”,李嘉图的信心有所增强:“为了满足我的宿愿,我一定要进行这一尝试。在一两年内,经过反复修改后,我也许能写出可以让人理解的东西。”面对写作中的困难,李嘉图有时不免懈怠,甚至再次流露出“悲观失望的老调”,这时穆勒象一个严厉的教师那样敦促他,要“全心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要“一小时也不迟疑地立即开始写你所要写的著作……”穆勒不仅对李嘉图的写作给予精神支持,不断督促和鼓励,还在写作方法,结构安排,论点阐述等技术环节给予周详的指导。穆勒的鼓励和指导贯穿于李嘉图写作的整个过程中。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终于写作完成并出版。正是穆勒的无私奉献推动了这一政治经济学历史上既有重要时代意义的著作的问世,甚至可以说,没有穆勒,就没有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的评说并不过分:“如果不是我父亲恳切的请求与热情鼓励,恐怕这本书永远不会出版,或者永远不会写出。”
''' 李嘉图与马尔萨斯:论敌和朋友 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李嘉图和 [[ 马尔萨斯 ]] (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年)是两位在出身、经历、个性和思想观点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反差的思想家。马尔萨斯出身于上层土地贵族社会,其父亲与当时思想界名流如休谟、卢梭等有着广泛的交游;而李嘉图出身于富有但缺乏社会地位的犹太移民家庭,其父亲似乎是一个惟利是图的投机者。马尔萨斯少年时代就博览群书,并进入剑桥大学;而李嘉图从未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马尔萨斯是一个职业学者;而李嘉图的身份是证券经纪人。马尔萨斯过的是平淡无奇的教师生活;而李嘉图不仅在证券经营中一帆风顺,还担任过议员。马尔萨斯一辈子过的是学院生涯,却关心现实;而李嘉图虽然经商,但成了理论家。马尔萨斯从来没有富裕过;李嘉图个人财产160万镑。
马尔萨斯成名早于李嘉图。由于《人口原理》的发表,在李嘉图进行经济学研究时,马尔萨斯早已是名满英伦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很是折服。“它所阐述的理论是那么清楚,那么使人满意,因而引起我的兴趣,这是仅次于亚当·斯密的名著。”在当时关于银行券问题的争论中,李嘉图分别于1810年和1811年发表了《黄金的高价是银行纸币贬值的验证》和《答博赞克特先生对金价委员会报告的实际观感》两篇论文,引起了马尔萨斯的注意。为了和李嘉图在相关问题上取得一致,避免无谓的笔墨官司,马尔萨斯主动结识了李嘉图。
实际上,基于科学精神的学术批评也正是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李嘉图写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过程,不断与马尔萨斯商榷,在与马尔萨斯的不断论争改进自己的观点和写作;也正是通过与马尔萨斯的论争,李嘉图在其最后的著作《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中,对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才取得明确的认识。
=== 理论应用=== ''' 综述'''
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显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推广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就出现了致命的硬伤。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市场,只有中西部及东北等潜在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 纺织品贸易战凸显李嘉图理论误区'''
李嘉图的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家庭里,家庭主妇能比保姆更好地教育和抚养自己的子女,但由于她外出工作每小时的工资是10元,而保姆每小时的工资是1元,那么,经济上最合理的安排是:家庭主妇外出工作,获得每小时10元的工资,用其中的1元给保姆,这样,这个家庭可以获得9元的剩余。尽管家庭主妇在教育子女和外出打工两方面都胜过保姆,但是她外出工作是相对效益最大的,这就是她的比较优势。同理,对于两个国家而言,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即使一个国家可能同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当今的经济发展主流思维认为,在国际领域开展贸易,让每个国家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最行之有效的道路,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简单延伸。
再进一步分析,纺织品贸易还凸显出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很多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在纺织品出口上赚取的利润差额远远不到10%。事实上,全球70%以上的纺织品进出口都是由若干家以香港为总部的公司所掌握,所以中国在所谓“中国制造”的游戏中,得到的仅仅是一部分劳动力就业以及极为可怜的利润份额,这样的发展显然不利于中国纺织业的产品升级和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 两大致命硬伤决定中国应当告别李嘉图'''
可见,以大卫·李嘉图为先锋的比较优势理论,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而言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如果把它推广到发展战略,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就出现了致命的硬伤。
第二,李嘉图的理论没有考虑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潜在优势。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它巨大的、潜在的国内市场。2013年,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包括中部、西部及东北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只有这部分市场不断地开发出来,中国的企业才能够不断地更加顺利地发展,才能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也只有这样,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 大卫===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吹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6 == 评价 编辑亚当·斯密亚当·斯密==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抽象推理方法的使用、假定问题思想、抽象的演绎方法、独创性地创立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来观察经济。不过,李嘉图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李嘉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斯密奠基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经济学的大厦。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词条标签:
艺术作品 经济学家 经济人物 科学家 文化 人物
3,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