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腰椎管狹窄症

增加 7,12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腰椎椎管狹窄症係指因腰部脊椎管腔狹窄,造成髓膜或神經根受到壓迫,臨床症狀通常為慢性持續性發作。凡是經保守療法…”


腰椎椎管狹窄症係指因腰部脊椎管腔狹窄,造成髓膜或神經根受到壓迫,臨床症狀通常為慢性持續性發作。凡是經保守療法仍無法改善的病
人,均應考慮接受外科治療。手術後 90%以上的病人下肢疼痛可得到緩解,行走的能力也能顯著改善。

二、定義

由於長期站立及年紀老化,產生黃韌帶肥厚或腰椎椎體間結構改變,造成脊髓管腔、神經根管腔、椎間孔局部或廣泛性的狹窄,當腰椎逐漸退
化後,關節面為了要維持脊椎的穩定,會變得粗大,以減少關節面所承受的壓力,但關節面變得肥大時,就會減少脊椎腔內的空間,造成神經根或
髓膜受到壓迫,或局部的神經缺血導致神經傳導受阻,而產生臨床症狀。

三、症狀

臨床症狀因人而異,通常好發在六十歲以上的人,男性較女性多,職業以勞工和農民居多,有些人先天椎管較一般人狹窄,當腰椎有輕度退化
時,產生下背或臀部的疼痛症狀,這種疼痛常會因行走而延伸至下肢的一側或兩側。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有間歇性跛行,此類病人在行走幾分鐘或幾
歩後,會感到下肢麻木,下肢無力感加劇,小腿部份可能會有牽扯痛,腳底發麻,而這種不適的感覺,通常必須暫停行走或蹲或坐才能得到緩解。

四、檢查

(一)神經學檢查:對感覺及運動機能詳細檢查,如:下肢肌力、感覺、深部肌腱反射,膀胱及括約肌功能與歩態是否正常等。
(二)腰薦椎 X 光檢查:可以了解腰椎退化的情形及排列結構。
(三)磁振造影(MRI):可檢查出受壓迫的髓膜及神經根被阻斷情形。
(四)電腦斷層檢查:可顯示出局部骨頭及軟組織的病理變化。
(五)其他檢查: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骨掃描、超音波、血管攝影、膀胱攝影及尿動力學檢查等,皆可輔助鑑別診斷。

五、治療

(一)保守治療:症狀輕微者,可藉保守療法而獲得改善。

1.臥床休息:主要是去除重力讓背部鬆弛,加速復原。
2.藥物治療:遵照醫囑服用消炎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
3.背架使用:提供背部肌肉支持並限制脊椎活動度及角度。
4.骨盆牽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充血、水腫。

(二)外科治療:保守治療後不能緩解症狀可嘗試手術治療。

1.目的
(1)經減壓手術來解除神經壓迫。
(2)藉椎體間補骨融合及內固定,達成腰椎的穩定。

2.適應症
(1)當病人有持續性疼痛超過三至六個月以上,無法經保守療法獲得改善。
(2)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造成運動無力。
(3)姿勢有明顯畸型或步態障礙。

3.手術方式:包括減壓、補骨融合及內固定三部份,治療方式必須依照病人年齡及神經壓迫的情形,做妥善的選擇。採用腰椎固定器,可達到
腰椎立即穩定,促使補骨成功。病人通常在術後需要穿簡單的背架,可使症狀緩解。

六、護理指導

(一)手術前
1.經醫師說明後請填妥,手術及麻醉同意書,填寫前先詳讀同意書及背面說明,如有任何疑問,請立即詢問醫護人員。
2.手術前一晚午夜 12:00 點開始禁食(包括開水)。
3.入手術室前須移除內衣褲及身上的飾物、活動假牙、眼鏡(含隱形眼鏡)、指甲油、助聽器等物品,請陪同家屬妥善保管。

(二)手術後
1.若有呼吸不順、頭暈、蒼白、盜汗等症狀,請立即通知護理人員處理
2.傷口需注意有無出血情形,於手術後三天開始換藥,手術後可能會有一條引流管留置,身體移動時注意勿牽扯引流管,約三天後經醫師評估
後拔除引流管。
3.注意肢體活動功能與循環,如:顏色、溫度、感覺等異常(無法活動,感覺麻木,溫度變冷、顏色變白)應告知護理人員。
4.若傷口疼痛可採護理人員教導之緩解方法或依醫囑使用止痛劑以減輕腫痛。
5.平躺時,膝下可放一個枕頭以放鬆背部肌肉。
6.在活動方面,需穿著背架活動,並避免彎腰撿東西,必要時以彎屈膝蓋,以蹲低撿地上物品。

(三)復健運動方法:手術後第一天即可做
1.股四頭肌運動:仰臥於床上,兩腿伸直,腳板往上翹,將膝蓋向下壓緊床面,用力收縮大腿 5 秒鐘後放鬆,兩腳分開執行,一天執行 100 次,
如圖一;此運動可增強病人雙腿的肌肉力量。
2.直抬腿運動:腳板往上翹,腳抬高約 45 度,保持 5 秒,一天直抬腿總共 100 次,如圖二,此運動可增強背肌及雙腿肌肉力量。
3.傾斜骨盆夾臀運動:仰臥於床上,雙腿彎曲。夾緊雙臀及縮緊腹部的肌肉,下背部會抵住床面,保持此姿勢 5 到 6 秒,然後放鬆。一天做 100
次,如圖三,此運動可放鬆下背部肌肉,同時改善骨盆及脊椎傾斜的角度。
4.小弧度膝伸直運動:平躺在床上,在膝蓋下面放一個小枕頭,腳板翹起,用力將膝蓋伸直抬高,維持 5 秒,然後慢慢放鬆,如此重複做。
5.坐姿膝伸直運動:坐在床邊或比膝蓋高的硬椅子上做腳板翹起,膝蓋慢慢伸直,維持 5 秒,如此重複做。

(四)居家照護

1.傷口護理
(1)一般傷口不必拆線,以透氣膠布貼約三個月,若膠布脫落應再剪一透氣膠依原來大小貼上,若傷口為不可吸收縫線,則依醫師指示拆線。
(2)每日觀察傷口及保持清潔乾燥。
(3)傷口約二個星期後癒合,若無其他異狀,如:紅、腫、熱、痛及異常分泌物,可開始採沐浴,沐浴後以乾毛巾拭乾。
(4)傷口有紅、腫、熱、痛、或滲出液流出,為異常反應,需立即回門診治療。

2.注意合併症或異常症狀
(1)返家後應注意四肢之活動力及感覺。
(2)脊椎疼痛及刺麻感症狀加劇。

3.維持正確姿勢不可屈身彎腰,不可直接彎腰拿取東西,應先蹲下再做拿取的動作,保持背部直立。
4.為保護脊椎,一般背架應持續穿 3 個月(須視骨癒合情況或醫師判斷),穿背架時,最好穿上一件棉製內衣,以減少皮膚的直接接觸與磨擦。
5.應坐有靠背之椅子,開車或坐車時,讓背部完全靠在椅背上,需長期站立者,站立時應保持背部平直,可輪流將一隻腳踩在腳凳上,讓身體
重心輪流放在雙腳。
6.所有復健運動,返家後仍需繼續執行。
7.術後三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不宜做粗重工作及避免提超過 3kg 重物,六個月之後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一年之後可完全恢復自由活動。
8.若無任何不適,性生活不必刻意限制。<ref>[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270/F/A/A11%20%E8%AA%8D%E8%AD%98%E8%85%B0%E6%A4%8E%E6%A4%8E%E7%AE%A1%E7%8B%B9%E7%AA%84%E7%97%87.pdf 認識腰椎椎管狹窄症],腰椎椎管狹窄症-長庚紀念醫院</ref>
32,0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