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拿细耳人

增加 3,683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拿细耳人'''(Nazirite),即离俗人。古代希伯来人中一批经过洁身归圣的人,拿细耳人不可剃发,不可饮酒,不可触摸尸体。…”
'''拿细耳人'''(Nazirite),即离俗人。古代希伯来人中一批经过洁身归圣的人,拿细耳人不可剃发,不可饮酒,不可触摸尸体。最初,拿细耳人是具有特殊超凡能力的人,一般终身保有这种身份。后来甘心发愿在一定期间内离俗承担任务者,就是拿细耳人。拿细耳人可以经过献祭还俗(见《旧约.民数记》第6章、《马加比传》第1卷第3章49节;《新约.使徒行传》第21章24节)。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ref>[https://www.sohu.com/a/276770204_722829 《圣经·旧约》我钟爱的115个句子],搜狐,2018-11-20</ref>》《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ref>[https://www.sohu.com/a/134066869_713557 《文学回忆录》听与读 | 第五讲: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搜狐,2017-04-14</ref>》一共27卷。

==简介==

被选中或自愿奉献一生或一特定时间,向神还愿的人。拿细耳人奉献自己,严守纪律,以奉行一些特定的任务。

[[以色列]]传统视拿细耳人为奉献一生的人。参孙就是拿细耳人的表表者。他因母亲所立的誓而“归给神”(士十三5,十六17),他“一直到死”,都在那誓约之下(士十三7)。只要他不剪发,他就可以得着“耶和华的灵”,显出神奇的勇力。

早期立拿细耳人的愿可能与圣战的仪式有关,众战士分别为圣归给神,也许都留着长发(士五2)。先知撒母耳不曾剪发,因为他母亲曾起誓,不可用剃刀剃他的头(撒上一11;七十士译本加上“他不喝酒”)。拿细耳人不剪发的誓约跟分别为圣事奉神有关,这在以色列早期领袖的日子十分普遍。

拿细耳人的制度后来发展成一种礼仪,人可借此短期的分别为圣归给神。在分别为圣的日子里,奉献者不可以喝酒,并要让头发留长和避免接解尸体。

蓄发象征能力和[[生命]],也许这就是雅各的祝福(创四十九26)和摩西的祝福(申三十三16)中,形容约瑟为“与弟兄迥别之人”(原文即拿细耳人)的含义。在安息年或禧年不作修剪的葡萄园也可说是“分别出来”(即拿细耳)。

后来,触摸或接近尸体被视为违反誓约的最严重的行动。若有人死在一个拿细耳人面前,拿细耳人就成为不洁。这被玷污的拿细耳人必须在洁净的日子剃他“玷污了的头”。接着要带两只雏鸽到祭司面前,祭司要把其中一只献为赎罪祭。最后,他要带一头公羊羔献作赎愆祭(民六9-12)。由于受到玷污,这拿细耳人要重新开始他分别为圣的日子。

拿细耳人满了离俗的日子,就要透过一个仪式“还俗”。他要献赎罪祭与平安祭,又要剃头和把头发烧掉。从此以后,他就回复正常的生活,并可以喝酒(民六13-21)。

在[[新约]]时代,保罗也曾在坚革哩行类似的事(徒十八18),后来在耶路撒冷,他又再与另外4位拿细耳人一起行还俗之礼(徒二十一23、24)。根据他勒目的记载,通常离俗归圣的期限是30日。富裕的人替贫穷的拿细耳人购买祭品也是常有的习俗。在马加比时代,拿细耳人不能奉行他们的礼仪,因为圣殿被污秽了(《马加比一书》三49-51)。

==参考文献==
[[Category:240 基督教總論]]
249,4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