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士谔

增加 71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母校 = 西南联大化学系
| 职业 = 医疗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磷酸氨基酶的研究》}}
<ref>[html 李士谔 ],搜狐, 2014-06-27</ref> '''李士谔''',生物化学和分子 [[ 生物学家 ]]<ref>[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689226.htm 李士谔 ],知网</ref> 。1919年生, [[四川]][[ 成都 ]] 人,1942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48年赴 [[ 丹麦 ]] 哥本哈根学习有机化学,创立了一系列微量测定蛋白质和酶的方法。此后,在酶的理论和技术,以及磷酸胺酶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发表了诸多论文,尤其在现代酶学和肿瘤发病关系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konom9n55lkbn3l.html 李士谔 ],名人简历网</ref>
==人物简介==
李士谔,生物化学家。四川成都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研究院化学系,获 [[ 硕士 ]] 学位。1948年起,先后留学丹麦、美国。1954年获美国 [[ 得克萨斯大学 ]] 研究院化学系 [[ 博士 ]] 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副 [[ 教授 ]] 、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教授、 [[ 研究员 ]] 、生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会、肿瘤学会、生理科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酶学、肿瘤生物化学及基因调控与癌变原理的研究。撰有《磷酸氨基酶的研究》等论文。
==人物生平==
1951~1954年 在美国Texas大学(Austin)化学系生化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55~1989年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教授、教授 <ref>[https://www.mouluexue.com/minguorenwu/20210433891.html 李士谔人物简介 ], 知名人物网, 2021-04-16</ref>
==医学研究==
磷酸肌酸是只在动物肌肉存在的磷酰胺,曾有报道,酶解磷酸肌酸P-N键的活性,最适pH为9.0,与碱性磷酸酶的性质相似,相信碱性磷酰胺酶和中性磷酰胺酶(pH6.4~7.3)对磷酸肌酸都有作用,故磷酰胺酶在肌肉代谢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酸性磷酰胺酶(对磷酰胺化合物)与酸性磷酸酶(对甘油磷酸和苯磷酸)是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生理功能,例如在小鼠胚胎中具有酸性磷酰胺酶活性,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酸性磷酰胺酶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的高峰出现在不同时间。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李士谔(左)</big>'''
|-
|<center><img src=http://p2.qhmsg.com/dr/270_500_/t018f34900d37f44dda.png?size=291x252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doc/8262202-8579191.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回国后,李士谔继续从事磷酰胺酶的工作,并研究了磷蛋白磷酸酶。制备了一些新的磷酰胺化合物,连同磷酸酯如苯磷酸、磷酸二酯如核糖酸、焦磷酸钠、三磷酸腺等及酪蛋白、α-酪蛋白等试作底物、自牛脾部分提纯磷蛋白磷酸酶对酪蛋白和α-酪蛋白完全去除磷酸,显示磷蛋白含有-N-P-,-O-P-,二磷酸(-O-P-O-)和焦磷酸(-O-P-O-P-O-)键的结构,磷蛋白磷酸酶的活力是由于几种密切相关的酶,包括磷酰胺酶、磷酸酶、二磷酸酯酶和焦磷酸酶作用于不同磷键的活力。看来磷蛋白磷酸酶具有相对的底物特异性,可对磷蛋白中多种磷键发挥作用,是一个特异的酶。这些结果与英美实验室的结果相提并论。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