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薛刚凌

增加 4,5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薛刚凌 ,女, | 圖像 = [[File:Xuegangling.jpg|缩略图|左|[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127/187/736/47906212.jpg 原圖鏈結][https://view.news.qq.com/a/20110311/000038.htm 来自腾讯图片]]]| 出生日期 = 1963年| 逝世日期 =| 出生地点 = 湖南辰溪 | 國籍 = 中国| 職業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知名原因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薛刚凌的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职务。| 知名作品 = 《[[行政法治道路探寻]]》</br>《[[行政体制改革研究]]》</br>《[[军事法学]]》</br>}}'''[[薛刚凌]]'''<ref>[https://baike.so.com/doc/7647180-7921275.html 个 简历网 ] </ref>毕业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工学学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廉政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从事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工作,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3年1月,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薛刚凌的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职务。
主要奖项,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薛刚凌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963年  职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毕业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主要奖项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目录1个人履历2研究领域3主要讲授课程4社会兼职5学术观点6主要著作7学术论文8科研项目9研究成果10获奖情况11任免折叠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1983年,毕业于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1987年,在87205部队服役,助理工程师,上尉军衔;
薛刚凌
薛刚凌
 
1990年,转业;
2002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2年-2006年任中国 [[ 政法大学 ]] 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6年12月至今,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兼分党委书记。[4]
2006年12月至今,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兼分党委书记。
[1]
[[File:Xuegangling2.jpg|缩略图|左|[http://pic.dbw.cn/0/03/80/73/3807322_744925.jpg 原圖鏈結]]]== 折叠编辑本段 研究领域==
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军事法学
==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讲授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学、 [[ 军事法学等课程]]
外语语种: 英语
== 折叠编辑本段 社会兼职==
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专家组成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中国廉政建设 ]] 》项目专家组成员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 决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 ]] 客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 依法行政专家顾问组成员
北京市环保委员会法律专家组成员 [4]
== 折叠编辑本段 学术观点==
首次对中国现行行政主体理论提出批判,主张建立以行政多元为基础的行政主体理论和制度,并重新予以功能定位;最早研究行政诉讼类型,认为行政诉讼类型化是行政诉讼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并要与公共行政的发展相匹配;主张行政法研究必须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公共行政运行及改革实践,行政法的发展模式应选择以利益调整为主的制度建构模式;
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可以适当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剥离,并第一次提出行政体制改革为社会回应型和法律推进式改革,应以权利与权力并重,以管理自身规律为指导,以大规模变迁的方式重构行政实体制度,并对府际关系进行法律调整;指出行政程序制度的核心价值是工具理性和沟通理性,其实现需要相应的理性文化和与之匹配的社会基础;法治路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考虑中国国情,采用实体法治为主,兼顾程序法治的法治发展模式。[4]
==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著作==1. 《行政法治道路探寻》,个人论文集,2006年11月,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 《 [[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 》,主编,2006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3. 《外国及港澳台行政诉讼制度》,主编,2006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4. 《 [[ 军事法学 ]]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主编,2006年4月,法律出版社;
5. 《行政诉权研究》,个人专著,1999年5月,华文出版社;
6. 《变迁时代的行政法思考》,个人论文集,2002年3月,学苑出版社;
7. 《 [[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 ]] 》,主编,2004年5月,人民出版社;
8. 《构建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副主编,2004年 4月,法律出版社;
9. 《行政组织法研究》,与应松年教授合著,2002年8月, [[ 法律出版社]];
10. 《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参著,2004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2. 《当代中国行政法》,"第二编:行政组织法"主编,2005年1月,中国方正出版 社;
13. 《依法行政教程》,参编,2004年8月,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4. 《行政诉讼法学》,参编,2004年11月,法律出版社;
15. 《行政诉讼法学》,参编,2004年12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 《行政诉讼原理研究》,参编,2003年5月,法律出版社;
17. 《行政诉讼法学》, 参编,2003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18. 《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保护》,参编,2003年6月, [[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 《依法治理概论》,副主编,2003年12月法律出版社;
21. 《走向法治的政府》,参编 ,2001年5月,法律出版社;
22. 《 [[ 行政法学新论 ]] 》,参编, 1998年6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23. 《行政诉讼法学》,主编,1998年9月,华文出版社;
24. 《 [[ 国家赔偿法教程 ]] 》,主编,1997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5. 《行政诉讼与律师实务》,主编 ,1998年2月,人民法院出版社;
26.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副主编,1999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7. 《 [[ 行政法教程 ]] 》,副主编,1997年7月,中国人事出版社;
2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参编,1999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29. 《行政法学》,参编,1998年7月,法律出版社;
30. 《 [[ 行政法学教程 ]] 》,参编,2001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0.《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教材》,参编,1998年1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1.《生活中的行政法》,参编,1991年3月,时事出版社等。[2]
[[File:Xuegangling1.jpg|缩略图|右|[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31/30/1752/113931481.jpg 原圖鏈結][https://new.qq.com/cmsn/20141129/20141129010931 来自腾讯图片]]]
== 学术论文 ==
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1.《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引起的诉讼》,载《[[法学杂志]]》1993年第1期。
 
2.《行政机关编制法论纲》,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
 
3.《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载《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
 
4.《关于行政处罚主体制度的思考》,载《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5.《[[论行政组织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行政法学新理念》,1997年11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6.《对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几点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
 
7.《论行政法的目的、手段和体系》,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
 
8.《市场经济与行政法的发展思路》,1998年9月,载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编《优秀论文集》;
 
9.《行政组织法与依法行政》,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0.《[[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6期;
 
11.《处理行政、民事争议重合案件的程序探讨》,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6期;
 
12.《行政诉讼受案标准研究》,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1期;
 
13.《东亚行政法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行政程序法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1期;
 
14.《行政诉讼十年回顾》,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5.《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6.《[[行政诉权的价值]]》,载《法制日报》2000年9月24日;
折叠编辑本段学术论文17. 中国 第五届海峡两岸行政 法学 术研讨会综述 ,载 政法 论坛》等核心 学研究》2001年第4 刊上发表论文共计70余篇:
118. 〈WTO与中国 行政 体制 法的 改革 基本问题 〉国际 究--兼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讨会综述 》,载《中国 行政管理》2006 法学》2001 第11 第5 ;
219. 第四届东亚与海峡两岸行政法学研讨 自治规则探讨 综述 》,载《行政法学研究 》2006 》2001 年第1期;
320. 行政 法的主体论 》,载《 宪政与行 政法 治发展报告》,2006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坛》2001年第4期;
421. 开创公 机构改革也需要 学科的奠基之作 律规制 》,载《法制日报 》2006年5月25 》2001年1月28 第11版;
522. [[ 行政 法发展模式 主体 检讨与重构 再思考]] 》,载《 公民与 中国 》2006 学》2001 第3 第2 ;
623. 将公共财 中美行 纳入法治轨道 执行制度比较 》,载《 中国审计》2006 行政法学研究》2001 第2 第1 ;
724. 论府际关系的 行政组织 律调整 基本原则之探讨 》,载《 中国 行政 法学 》2005 研究》2001 第5 第2 ;
825.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程序与法治]] 》,载《 论坛》,2005年第2期;制日报》2002年8月18日;
926. 价格听证 重构行政判决 制度 研究 》,载《 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第2卷;制日报》2002年3月3日;
1027. 论行政程序制度的理性价值 [[法官与法官文化]] 》,载《 湛江师范学院学 法制日 》2005年第2期;》2002年4月21日;
1128. 《BOT项目中特许经营 《审视个 与国家 风险防范及利益保护研究 关系 》,载《 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法制日报》2002年1月20日;
1229. 地方 府是否有 管辖中央企业资产 与行政委托之探讨 》,载《法 制日报》2005年10月13日;学杂志》2002年第3期;
1330. 立法 完善行政权力运行 关和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制的思考 》,载《 法制日报》2005年8月15日;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
1432. 地方 行政 诉讼 组织 修订之结 完善与 模式研究 》,载《 诉讼 东吴 论文集》,2005年9月;学》2002年第1期;
1533. 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类社会 中央行政 组织 法律问题之探讨 》,载《 人民日报》2005年12月6日;公法研究》2002年第1期;
1634. 《依法行政 《WTO 中国 行政 体制改革 法研讨会综述 》,载《 [[中 家行政学院 报》2004 ]]》2002 第1 第3 ;
1734. 《行政 合同诉讼 法理论与实践关系 研究》,载《 诉讼 行政 法学研究 》2004 》2002 第7卷;第1期;
1835. 《国家治理 《WTO与行政组织法 理性选择 改革 》,载《 紫光阁》2004 政法论坛》2002 第8 第1 ;
1936. 中国法学会 行政 法学 诉讼类型 研究 会2004年年会及第七届海峡两岸行政法研讨会综述 》,载《 中国 [[诉讼 法学 》2004 研究]]》2002 第6 第1 ;
2037. 论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 [[军事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载《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 法制日 》2004年第4期;》2003年12月11日;
2139. 论政府职能转变和 民营化:公共 行政 管理体制 改革(下) 的重要路径 》,载《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 法制日 》2004年第5期;》2003年2月13日;
2240. 论公务员录用平等之保护 行业腐败,是谁惹的祸? 》,载《 依法治国新视点》,2004年9月;时代潮》2003年第1期;
2341. 从认识到规范--悄悄走近的特许经营制度 第五届东亚行政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载《 行政 制日报》2004年2月19日;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442. 车牌拍卖是否违 地方制度研究新思路:中央与地方应用 律相规范 》,载《 法制日报》2004年5月19日;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2期;
2543. 谁应对三警员的损害负责 行政判决制度研究 》,载《 人民公安》2004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第4 第2 ;
2644. 家赔偿为何如此艰难? 规章协调制定法 ,译文 ,载《 制日报》2004年8月10日;研究》2003年第2辑;
2745. 公共服务中的特许经营 美国行政裁决替代法 ,译文 ,载《公 共服务创新》,2004年12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法研究》2003年第2辑;
2846. 法治的呼唤:对孙志刚案的 行政 诉讼 的修改和完善 学思考 》,载《 [[中国诉讼 论坛 判解]] 》2003年第1期;
2947. 公听代表人 “行政审判 制度 研究 改革”调查报告 (下) ,载《 [[诉讼 研究 ]] 》2003年 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并收入《中国行政法学精萃(2004年 第5 )》;
3048. 行政 诉讼被告 审判 制度 之检讨 改革”调查报告 (上) ,载《诉讼法 的理论与实践 学研究 》2003年 第4 ;
3149. 《农村法治发展之思考》,载《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250. " 行政 审判 诉讼被告 制度 改革"调查报告 之检讨 (上) ,载《诉讼法 学研究 的理论与实践 》2003年 第4 ;
3351. "行政审判 公听代表人 制度 改革"调查报告 研究 (下) ,载《 诉讼 [[ 研究 ]] 》2003年 第5 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并收入《中国行政法学精萃(2004年 ;)》;
3452. 法治的呼唤:对孙志刚案的 行政 诉讼 学思考 的修改和完善 》,载《 中国诉讼 判解 论坛 》2003年第1期;
3553. 美国行政裁决替代法 公共服务中的特许经营 ,译文 ,载《 [[ 法研究》2003年第2辑;共服务创新]]》,2004年12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3655. 美国规章协调制定法 谁应对三警员的损害负责 ,译文 ,载《 人民 法研究》2003 安》2004 第2辑;第4期;
3756. 行政判决制度研究 车牌拍卖是否违法 》,载《 河南政 管理干部学院学 制日 》2003年第2期;》2004年5月19日;
3857. 地方 从认识到规范——悄悄走近的特许经营 制度 研究新思路:中央与地方应用法律相规范 》,载《 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2期;法制日报》2004年2月19日;
3958. 第五届东亚行政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公务员录用平等之保护 》,载《 行政 学研究》2003年第2期;治国新视点》,2004年9月;
4059. 论政府职能转变和 业腐败,是谁惹的祸? 政管理体制改革(下) 》,载《 时代潮》2003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第1 第5 ;
4160. 民营化:公共 论政府职能转变和 行政 管理体制 改革 的重要路径 (上) 》,载《 法制日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 》2003年2月13日;》2004年第4期;
4261. 居民身份证制度透析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及第七届海峡两岸行政法研讨会综述 》,载《 中国 制与新闻》2003年8月;学》2004年第6期;
4362. 军事法学是法学 国家治理 一个重要分支 理性选择 》,载《 法制日报》2003年12月11日;[[紫光阁]]》2004年第8期;
4463. 依法行政与 行政 诉讼类型研究 体制改革 》,载《 诉讼法 [[国家行政学院 研究》2002 报]]》2004 年第1期;
4564. 《WTO与行政 《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类社会 组织 法的改革 》,载《 政法论坛》2002年第1期;人民日报》2005年12月6日;
4665. 《行政 诉讼 理论与实践关系 修订之结构模式 研究》,载《 行政 诉讼 学研究》2002年第1期;论文集》,2005年9月;
4766. 中央行政组织 律问题之探讨 机关和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载《 研究》2002年第1期;制日报》2005年8月15日;
4867. 《地方 组织法完善与构想 府是否有权管辖中央企业资产 》,载《 东吴 学》2002年第1期;制日报》2005年10月13日;
4968. 《WTO与 《BOT项目 国行政法 特许经营人的风险防范及利益保护 讨会综述 》,载《 中国法 浙江 》2002 刊》2005 第3 第5
5069. 完善 行政 权力运行机 程序 思考 理性价值 》,载《 中国行政管理》200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第4 第2 ;
5170.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之探讨 价格听证制度研究 》,载《 宪法与行政 学杂志》2002 治评论》2005 第3期;第2卷;
5271. 审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载《 制日报》2002年1月20日;论坛》,2005年第2期;
5372. 论府际关系的 官与法官文化 律调整 》,载《 中国 制日报》2002年4月21日;学》2005年第5期;
5473. 重构行 将公共财 判决制度 纳入法治轨道 》,载《 法制日报》2002年3月3日;[[中国审计]]》2006年第2期;
5574. 程序 行政法发展模式之检讨 法治 重构 》,载《 公民与 制日报》2002年8月18日;》2006年第3期;
5675. 行政组织 开创公 学科的奠 本原则 探讨 》,载《 行政 学研究》2001年第2期;制日报》2006年5月25日第11版;
5776. 中美 行政 执行制度比较 法的主体论 》,载《 [[宪政与 行政法 治发展报告]]》,2006年5月,中国人民大 研究》2001年第1期;出版社;
5877. 行政主体之再思考 社会自治规则探讨 》,载《 中国 行政 法学 》2001 研究》2006 第2 第1 ;
5978. 机构 行政体制改革基本问题研究——兼论行政体制 改革 也需要 与行政 律规制 治的关系 》,载《 法制日报》2001年1月28日;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6079. 一部实用的阶梯法学教材——评肖北庚、刘丹主编《 行政 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 载《 时代 论坛》2001 学》,2008 第4期;
6180. 第四届东亚与海峡两岸行政 寻求中国 学研讨会综述 治的良性发展 , 载《 行政法学研究》2001 人民日报》,2008 第1期;
6281. 〈WTO与 寻求 中国 行政 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良性发展 , 载《中国 法学》2001 人才》,2008 第5期;
6382. 第五届海峡两岸 推进依法 行政 建设 学术研讨会综述 治政府 , 载《 行政法学研究》2001 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 第4期;
6483. 《行政 诉权的价值 组织法发展缺位之检讨 , 载《 法制日报》2000年9月24日;[[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
6584. 行政 农村 基本原则研究 治建设探论 , 载《 行政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研究》1999 版)》,2008 第1期;
6685. 行政诉讼十年回顾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 载《 [[ 行政法 学研究》1999 论丛]]》,2008 第4期;
6786. 东亚行政法 中央与地方关系 研究 会第三届年会暨 》,载《 行政 程序 国际研讨会综述 论丛 ,载《中国法学》1999 ,2008 第1期;
6887. 行政诉讼受案标准 新农村建设与法治保障 研究》 , 载《 法商研究》1998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 第1期;
6988. 处理行政、民事争议重合案件的 [[中央地方间 程序 探讨 制度研究]] , 载《 中国 律科 》1998 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2009 第6期;
7089.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 “开门决策”,让民意直达 , 载《 政法论坛》1998 湖南日报》,2010 第6期;
7190. 公共行政转型与 行政组织法 与依法行政 律制度建设 , 载《 中国法学会 行政法学研究 》1998 会2010年会论文集》,2010 第1期;
7291. 市场经济与行政 补偿公平:立 法的 发展思路 核心价值追求 ,1998年9月, , 中国政法 《苏州 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 研处编《优秀论文集 学版) ;,2011年;
7392. 《[[凝聚共识 《论行政法的目的、手段和体系 推进改革]] , 载《 政法论坛》1997 人民日报》,2011 第3期;
7493. 对行政诉讼审查范围 社会转型期:我们培养什么样 几点思考 法律人才 , 载《 行政 法学 研究》1997 杂志》,2011 第2期;
7594. 论行政组织 能动司 是社会稳定 几个基本问题 重要保障 , 载《 中国行政 人民 学新理念 院报 ,1997年11月,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
7695. 关于行政处罚主体制度 转型期法学教育 思考 改革构想 , 载《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法制资讯]]》,2011 第4期;
7796. 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 能动司法不是“和稀泥” , 载《 论坛》1993 制资讯》,2011 第4期;
7897. 行政机关编 法论纲 度建构推进社会转型 , 载《 法学研究》1993 新湘评论》,2011 第3期;
7998. 检察机关在 行政 机关的不作为引起的 诉讼 中的功能定位 , 载《 [[国家检察官学院 杂志》1993 报]]》,2013 第1期 [4]
== 折叠编辑本段 科研项目==
朔州市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研究"(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11-02-28-报告)
首都人口有序调控思路及对策研究 (横向超过4万不满15万,2011-11-23-报告)
转型期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9-06-30-专著 调研报告)
行政法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省部级其他项目,2009-09-10-报告)
[[ 人口发展法律保障体系研究]](省部级其他项目,2009-12-8-研究报告)
北京市广播电视地方立法调研(横向超过30万,2008.4-著作)
外国军队法制建设研究(省部级其他项目,2008年6月-课题报告)
《国外行政听证制度研究》,主持人,2007年国家发改委课题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子课题《府际关系》主持人,子课题《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主持人,2006年至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新农村与法治建设 ]] 》,主持人,2006年农业部项目
《中央与地方权力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主持人,2005年至2008年司法部项目
《北京市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体系改革的法律保障》,主持人, 2005年至2007年北京市社科项目
《建设法治政府》,子课题《 [[ 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 》主持人, 2005年至2006年"211项目"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研究报告》,参与人, 2004年国务院法制办课题
《"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参与人, 2003年至2008年教育部重点项目
《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法律制度研究》,主持人,2003年至2005年北京市课题
[[ 行政主体的理论及研究实践 ]] 》,主持人, 2002年至2007年教育部项目
《完善国家赔偿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参与人,2002年至2006年司法部重点项目
《农村法治建设研究》,主持人,2002年至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上海埔东新区职能转变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报告》,参与人,2002年上海埔东新区课题 [4]== 折叠编辑本段 研究成果==[[ 行政诉讼原理研究 ]] 》 2003年9月
[[ 行政诉讼法学 ]] 》 2003年2月
《行政诉讼原理研究》 2003年9月
《行政诉讼法学》 2003年2月
[[ 依法治理概论 ]] 》 2003年月12月
《行政判决制度研究》 2003年第2期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法治的呼唤-对孙志刚案的行政法思考》 2003年第1卷 中国诉讼法判解
[[ 居民身份证制度透视 ]] 》 2003年8月 法制与新闻
《行业腐败,是谁惹的祸》 2003年第1期 时代潮
《农村法治发展之思考》 2003年第5期 湖南社会科学
[[ 行政审判制度改革 ]] 》 2003年5月 诉讼法学研究
《从认识到规范-悄悄走近的特许经营制度》 2004.02.19 《法制日报》
《车牌拍卖是否违法》 2004.05.19 《法制日报》
[[ 谁应对三警员的损害负责 ]] 》 2004.第4期 《人民公安》
《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 2004.第1期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行政合同诉讼研究》 2004.第7卷 《诉讼法学研究》
《依法行政重在制度建设》 2004.04.28. 《 [[ 人民日报 ]]
《论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04.第4、5期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论公务员录用平等之保护-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的思考》 2004.09. 《依法治国新视点》吉林人民出版社
[[ 大陆行政法研讨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行政法研讨会综述 ]] 》 2004.第6期 《中国法学》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合著,主编) 2004.05. 人民出版社
《依法行政教程》 (教材) 2004.08.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File:Xuegangling5.jpg|缩略图|左|[https://p1.ssl.qhmsg.com/t014da90c9a0bed2987.jpg 原圖鏈結]]]
《行政诉讼法》 (教材) 2004.11. 法律出版社
[[ 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 ]] 》 2004.03.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WTO与法制建设》 2004.10. 中国法制出版社
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 2004.0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全面推进实施纲要》导读 2004.05. [[人事出版社]] 《行政法治道路探寻》,个 论文集,2006年11月,中国法制出版社;《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主编,2006年9月,北京大学 出版社 《[[4外国及港澳台行政诉讼制度]]》,主编,2006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折叠 《军事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主 辑本段 ,2006年4月,法律出版社;== 获奖情况==
2006年荣获"第五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3]
2006年荣获"2005~2006年度中国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6年《 [[ 行政体制改革基本问题研究 ]]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论文)
2004年《行政诉讼原理》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1年《行政诉权研究》中国法学会二等奖(专著)
2000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部教材三等奖《行政体制改革基本问题研究——兼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的关系》2006年8月获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论文) [4[行政法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2002年6月获中国法学会一等奖(论文); 《行政诉权研究》2001年7月获中国法学会二等奖(专著);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1998年8月获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二等奖(论文);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的发展思路》1997年6月获中国政法大学二等奖(论文);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00年获司法部三等奖(教材); 《国外农业合作组织立法比较研究》1999年12月获农业部一等奖(课题报告); 获2005—2006年度中国政法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7年1月,获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参与立法及讲学等情况 == 曾参与《[[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消防法]]》等多部法律、国务院及部门行政法规、规章的立法和北京市的立法论证工作,参加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起草和论证工作,还参与了《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专家试拟稿的论证。多次参与国务院部门和司法机关的疑难问题论证。 曾应邀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商务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出版署、监察部等多个部、委、办、局、署及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以及地方政府、法院讲学,受到一致好评。
折叠编辑 此外,参与中共中央政治局27次集体学习讲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法律制度]]》的写作,并撰写国外经验部分的内容。== 本段任免==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免去薛刚凌的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职务。[5]== 视频 ==薛刚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iDisplay:w0015dto5pd |480|360|qq}}
== 参考资料 ==1. 六位法学家履新最高法院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 . 2013-01-17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薛刚凌介绍 . .中国在职教育网 . 2012-10-293. 薛刚凌教授简介 . .中国政法大学官网 . 2012-07-074. 薛刚凌 . .中国政法大学官网 . 2013-10-095. 授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 .新华网 . 2015-07-02{{reflist}}
5,3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