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怀瓘

增加 14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張懷瓘''',生卒年不詳,唐代海陵(今江蘇泰州)人,活躍於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參軍,為著名的書法家及書學理論家。南宋[[陳思]]《書小史》稱張懷瓘善正、行、草書,且對自己書法十分矜恃,自稱:「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欲獨步於數百年間。」唯手跡無存。
著有《書議》、《書斷》、《書估 》、《畫斷 》、《評書藥石論》 <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X_R1DgAAQBAJ&pg=PT1588&dq=%E5%BC%A0%E6%80%80%E7%93%98&hl=zh-TW&sa=X&ved=0ahUKEwjlnb2B05XhAhUHTrwKHc_iDXUQ6AEIQTAE</ref> 、《六體書論》、《論用筆十法》、《玉堂禁經》、《文字論》等,為書學理論重要著作。
張懷瓘列書十體: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隸書、章草、行書、飛白和草書。他指出「十書之外,乃有龜、蛇、麟、虎、雲、龍、蟲、鳥之書,既非世要,悉所不取也」。 中國的文字及書法,自古迄今,形態、風韻各具特色。顯示了中華民族無比驚人的智慧和創造力。就書體分類而言,從狹義上說,人各一體;從廣義上講,應舍小異、取大同,儘量簡約。張懷瓘將書體歸納為十體,無疑是一大進步。今將漢字分為真、行、草、隸、篆五體,或真、草、隸、篆四大體,毫無疑問,是受了張懷瓘書體分類的很大影響。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2,0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