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軟木塞

增加 4,27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它的密度和硬度要適中、柔韌性和彈性要好、還要有一定的滲透性和粘滯性,葡萄酒一旦裝瓶後,酒體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通道便由軟木塞把守着。
*天然軟木塞本身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特質能很好地密封瓶口,又不完全隔絕空氣,有利於瓶中的葡萄酒慢慢發育和成熟,使得葡萄酒口感更加醇香圓潤。
===認識葡萄酒的軟木塞===
*先前我們聊過曾有人問我關於「為什麼葡萄酒瓶底為什麼會有凹槽?」的問題,而這次跟朋友出去喝酒,開了幾支不同的東西後,就有人無聊玩起了軟木塞,然後問「為什麼這幾個軟木塞長得不一樣!?」
葡萄酒的軟木塞居然有那麼多種!?
*首先先來簡單講一下軟木塞的歷史,根據歷史資料,人類大約是在17世紀末開始使用軟木塞的,而製作軟木塞的「軟木」是用一種叫作「栓皮櫟」的樹皮製程,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軟木塞生產國是葡萄牙,全球50%以上的軟木塞用樹也都種植於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酒的軟木塞居然有那麼多種!?
*便宜的酒也可以很好喝!帶你品嚐20罐500元有找的低價紅酒 Sommelier Tries 20 Red Wines Under $15
*再來我們就來認識常見的8種不同的軟木塞吧!
*1. 天然軟木塞(one-piece natural)--顧名思義就是直接將整塊軟木切成瓶塞的一體成形瓶塞!這種軟木塞是全部的種類中價格最高的,不過也是所有的軟木塞中,在酒裝瓶後唯一能和酒體繼續產生「反應」,進而持續改變風味的!但天然塞的壞處也是容易乾掉龜裂,而造成你要開瓶時,都還沒開,木塞就在瓶口碎掉(也就是所謂的「斷塞」)的窘境……
**(解決之道就是務必讓酒瓶平躺,讓酒液能繼續保持瓶塞的濕潤。)
*2. 多片天然軟木塞(conical)--「多片天然軟木塞」顧名思義就是將多個整塊的天然塞拼湊而成,主要是用在「口徑」較大的酒瓶上。
*3. 聚合軟木塞(agglomerated)--把軟木打碎,再用「黏合劑」弄成一大塊,再切成瓶塞的就是「聚合軟木塞」啦!不過因為有「黏合劑」會使酒容易變味的關係,所以使用這種瓶塞的都是用在短飲、不適合久放的酒款!
**(相對的,使用前述天然軟木塞的酒就可以放很久,而且如果該天然塞質地好的話,酒至少可以存放30年以上,甚至也有百年以上的紀錄!)
*4. 貼片聚合軟木塞(twin-top agglomerated)--也叫作「技術軟木塞」,就是像夾漢堡一樣,由上下兩片天然塞、中間則是聚合塞組合而成,這算是後來比較常被拿來使用的瓶塞,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很「耐用」,可以相對承受很大的物理壓力。而使用效果介於天然塞跟聚合塞之間,能讓酒可以擺上個好幾年,但卻不如天然塞可以擺上個好幾十年……
*5. 氣泡酒塞(champagne)--雖然現在都會做成蕈菇狀,但形狀不是重點(有些氣泡酒塞基本上也是一般軟木塞的形狀),重點是它是接觸酒體的一端為天然塞、其餘的部份是聚合塞的「1+1塞」。
*6. 填充天然軟木塞(colmated)--這是指用軟木碎屑來填補孔隙較大的天然塞而成的瓶塞,是所有軟木塞種類中品質最低的!因為本體是用質量不好的天然塞做的,而會有比較多的雜質,所以基本上使用這種軟木塞的也都是品質較低的酒(嘿!我前面說「聚合塞」適合用在短飲酒上,並不是說它不好喔!這是兩件事!)
*7. 化工塞(synthetic)--這是最新型的軟木塞了,沒什麼好講的,就是「塑料塞」,最常用在價格低的酒款上!當然這是石化工業興起後的產物,在這些年來被大量取代上述的「填充天然塞」使用……
*8. 加頂軟木塞(bar-top)--顧名思義就是在軟木塞的上方多加陶瓷、塑料、木頭或是金屬的「頂」,這種瓶塞則是使用在烈酒上的,而軟木的部分有可能會是純粹的天然塞或聚合塞。 <ref name="Condé Nast">{{cite web |url=https://www.gq.com.tw/life/content-41135| title= 葡萄酒的軟木塞居然有那麼多種!?
By Daniel Hsu | language=zh | date=2019-10-29 | publisher=Condé Nast | author=Daniel Hsu | accessdate=2022-05-28}}</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軟木塞.jpg | thumb | 300px | 軟木塞<br> [https://www.gq.com.tw/life/content-41135 原圖鏈接]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0/bd05164233674c4689e3a269155809d5.jpeg 原圖連結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