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力舟

增加 59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杨力舟]]'''(Yang Li Zhou) 杨力舟,1942年生于 [[ 山西临猗 ]] [[ 画家 ]] 。兼擅 [[ 油画、中国画、书法、 ]] 美术评论。先后毕业于 [[ 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 。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2018年12月,当选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1749 中国美协第九届名誉主席、顾问名单公布 ] , 澎湃新闻,2018-12-25]</ref>.
== 人物概述 ==
杨力舟,又名 [[ 王海林 ]] 。1942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绘画、雕塑。1959年与王迎春首次合作工笔四条屏《 [[ 四女图 ]] 》,并发表。1961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1968年在山西太原印刷厂从事印刷设计。1972年调进山西省美术创作组专事油画、国画创作。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1980年与爱人王迎春合作三联画《黄河在咆哮》《农乐图》,获叶浅予奖学金。毕业后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工作,参加筹建中国画研究院。
杨力舟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美术评论。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 [[ 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 ,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 艺术生涯 ==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深造。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诸多名家指点,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班毕业,与王迎春合作三联画《 [[ 黄河在咆哮 ]] 》及《 [[ 农乐图 ]] 》获叶浅予奖学金,同年赴杭州展出,后又到沈阳、重庆、广州展出。在香港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分配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工作,参加筹建中国画研究院。
1982年在河南开封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联展》,展出作品70幅。
1985年《太行铁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评奖大奖。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6年《 [[ 小二黑结婚 ]] 》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二等奖。曾参加香港《当代中国画展》,苏联莫斯科、明斯克《中国现代绘画展览》,印度新德里《中国当代绘画展》,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览。
1987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新作展》。1988年在台湾台北举办画展。
[[File:杨代表作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169461293,1431142085&fm=26&gp=0.jpg 原图链接]]]
1989年调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版有:《 [[ 杨力舟画集 ]] 》《 [[ 杨力舟画选 ]] 》《 [[ 杨力舟速写集 ]] 》《 [[ 杨力舟·王迎春画集 ]] 》《当 [[ 代画史经典作品集·杨力舟卷 ]]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画家作品集·王迎春杨力舟卷》《艺苑摭言》(文集)等。
== 艺术之旅 ==
艺术伉俪
[[File:杨力舟与王迎春.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7fb418d9720e0cf3a4f749f93a44f23d/a044ad345982b2b73f448c0f31adcbef77099b26.jpg 原图链接]]]1966年他们毕业分配到北京,却又因故离职,双双回到山西太原,到一家印刷厂上班。1970年,杨力舟与王迎春联手创作了油画《平型关大捷》,是他们从西安美院毕业之后的第一幅主题性创作,当时曾专门到某部体验生活,沿晋北长城一带收集素材,直到作品出炉,历时达一年之久。《 [[ 平型关大捷 ]] 》以写实手法刻画了典型环境下的英雄群像。到了1972年,这对从未放下过画笔的“ [[ 黄金搭档 ]] ”创作了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后创作了国画《 [[ 挖山不止 ]] 》。他们同陈永贵很熟,早在多年前就曾给他画过像,画罢了请他签名,老陈笑说,我这两天刚学会写“陈永贵”这三个字,这会儿就用上了。他们曾多次到大寨体验生活,协助大寨展览馆开展工作,与陈永贵一同参加劳动,耳濡目染,作画时的心情迫不及待,白天下地干活,收工之后连夜画出素描稿。
如果说《文武之道》《挖山不止》《给毛主席写信》等作品还只是开局,是其成名作,那么,《黄河在咆哮》《火线上的姐妹》《太行铁壁》《小二黑结婚》等则是其代表作,标志杨力舟、王迎春的创作迎来巅峰期。
诗意哲思
杨力舟是受人喜爱的国画家、评论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 [[ 雍容恬静 ]] ,其国画更是脍炙人口。在杨力舟的作品中,国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
他的许多画,都是以人物为题材,例如《小二黑结婚》《四女图》等。杨力舟的画,让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融会贯通
杨力舟是中西兼学的典范。观念上认准中西融合;治学上广泛涉猎吸收;能力上具备了中西兼长,以及工写兼长。水墨以外,亦作重彩;人物画以外,亦工山水、花鸟。杨力舟对于中国画的深入理解及其绘画实践,发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发生在“文革”干扰在前、社会转型于后的特定时期,中国画的发展进程起伏跌宕,莫衷一是。他认为中国画需要具象写实,又要以意象美为核心,强调精神性,并在实践中予以贯彻。同时融入浪漫主义、立体主义以及表现性与象征性,最终形成他的绘画格。追求气势雄浑,富有激情,深沉悲壮,俯仰吟哦,以其内心独白式的情感渲泄,求得艺术真诚,以笔墨的书写性与色彩的灵动性相结合,创造了不拘成法、充满活力的画面语言<ref>[http://collection.sina.com.cn/famous/yanglizhou/index.shtml 杨力舟 ] ,新浪收藏,2013-01-18]</ref> <ref>[http://arts.cntv.cn/art/special/hl/20120905/105123.shtml 水中天:历史环境与艺术创造 ] ,中国网络电视台,2013-01-18]</ref> == 视频 == {{#ev:youku|XNzEwNjM5ODcy|640|inline|风尚影画之杨力舟、王迎春《扶犁回望》大型画家纪录片_北京站 |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画家]]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