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3
次編輯
變更
炸薯条(方戎)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炸薯条'''<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50209/…”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炸薯条'''<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50209/pexels-photo-95020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炸薯条》'''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炸薯条===
小时候出生,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可能是妈妈怀孕时亏了嘴,从小我便是个馋嘴丫头,到现在上了年纪,对任何事情都不太感兴趣了,只是唯独嘴馋的毛病依然照旧。
小时候住在一家医院的家属院里。院子东、南、北三个方向各有一排平房,北面一排是医院的妇产科病房和产房,东面和南面两排住人。院子中央偏西是东西走向的防空洞,[[防空洞]]屋顶高出地面近2米,平顶,有200个平方大,东西各有一个门,门是水泥做成的坡形,像滑梯一样;偏东部有棵大槐树,树下有一排自来水管和水池子。在院子的东南角比较隐蔽的地方是整个院子的人们排泄的地方。院子东面平房的东外侧,是一个村子的菜地。整个院子让防空洞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地方,入口有两个:西北进院子,要从防空洞和妇产科病房中间的过道走进来;西南进院子,是防空洞和南面一排房子夹着的走道,这边比西北面要宽一些。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本粮食本,每人都有定量,里面细粮粗粮都是搭配好的,细粮少些,像地瓜面,玉米面等杂粮多些。细粮的定量很少,每家都是留在过年过节时吃。粗粮里的玉米面还好办些,我姥姥会做成各种糊糊让我们喝,比如加上糖的甜糊糊,放上青菜叶子一起熬的菜糊糊;姥姥还会把各种菜剁成馅子包在里面做成菜团子、菜饼子让我们吃;有时候姥姥还会搁上糖做成两面焦黄的玉米面饼子让我们吃。我最喜欢吃带有[[饹馇]]的[[玉米]]面饼子了,因为家里只有煎[[带鱼]]时,才会配上玉米面饼子吃。那时我家住在南面平房的中间部位,中午放学回来,我从院子入口处便能闻到我[[姥姥]]煎的带鱼的香味。我老公经常说,他要给我的鼻子买个保险,因为我的鼻子天生对各种鱼做的菜肴的香味敏感,看来是与小时候的锻炼分不开的,哈哈。
说了半天,还在与题目岔开着,现在马上切入主题。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配给中的[[地瓜面]]只是做成窝窝头来吃,可能是因为它发甜的缘故吧,如若加上菜来吃,又甜又咸应该不好吃。所以只能做成[[窝窝头]]来吃。
说实在的,现在细粮和各种吃食吃多了,有时候还会买上一两个地瓜面窝头尝尝,吃起来感觉还挺好吃的。可是那时候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不信你试试,地瓜面窝窝头吃急了会噎着的,而且它的甜口吃多了也会起腻,胃里会泛酸难受的。
我妈妈是个医生,在城市的西头当时只有这一家医院,所以她平时上班很忙,爸爸在外地上班也很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来。医院有食堂,当时院里每家都有个三层的饭盒,平时都是在食堂打些饭菜回来,家里再做点稀的吃。医院的饭菜大家都知道,因为有营养师管着营养均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口味就没法说了,那时候和现在一样,医院食堂的饭菜从来就没有好吃过。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医院的食堂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它的炸薯条。因为地瓜也叫[[红薯]],是把地瓜面和好后搓成细条放在油锅里炸制而成的,所以我给它起了个时髦点的名字,叫它炸薯条。
炸薯条一定要趁热吃,香香脆脆的特别好吃,再也不会噎着,再也不会起腻,一会的功夫,我们可以把盛炸薯条的竹子编的篮子一篮子都能吃完。只是食堂当时一周只有周六晚饭卖,所以周六我们医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不管多早,就挎着篮子去食堂买炸薯条的窗口排队了。
前面说到我们院子的厕所位于院子的东南角,是整个院子的公共厕所。妇产科的赵阿姨住在院子东面中间的一间房子里,可能是妇产科医生的缘故,见识了无数妇女生产时的痛苦,结婚后她一直没有要孩子。这天她在产房值班,有个大出血的孕产妇在产房生产,疼的大呼小叫。产房因为就在我们院子北面那排房子,产妇的叫声经常能听到,对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可是这个妇女不一样,她不仅叫声大,而且夹叙夹议的骂她的丈夫,骂她的婆婆,骂的很是难听,很是不堪入耳,家长们怕我们学坏,把我们紧紧的关在屋子里不让出去。这天正是周六,是食堂买炸薯条的日子,我这个心焦呀,恨死这个孕妇了,急的直在屋里转圈圈,脑中不停的闪现刚刚出锅的炸薯条油汪汪,红彤彤香甜的样子,馋的嘴里不停地分泌着口水,脑子里急速的转着,想着出门的主意。于是,我想到了厕所。但是出门上厕所是不能拿着篮子的,怎么办?
我藏好饭票,在妈妈的监视下出门右拐去了东南角的厕所。前面说到我们院子的两个出口都在西面,此时我必须要避开我家门口的西南面的出口,选择有防空洞掩护的西北面的出口出去。
那时候的孩子们,能看到的电影就是《地雷战》,《地道战》这几部片子,而且都是打仗的。平时我们的游戏也都是模仿电影中的各种桥段进行“战斗”,所以我们都极具斗争经验,对院子里的地形地貌也很是熟悉。
我从厕所出来,快速奔向院中的水池子,以水池子作掩护,稍作喘息后,又快速的穿过大槐树跑向西北面的过道,那时的我只有一米二的个头,所以两米高度的防空洞将我遮挡的严严实实,就这样我顺利的“突围”出了院子,于是便有了刘医生家的馋嘴丫头用外套兜着炸薯条边吃边回家的故事在院中传开,深深印在院中人的脑海中直至现在。
事情过去五十年了,医院还在,但是小时候陪我们度过童年的院子已经没有了。时光流转,如今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各种美食泛滥,只要有钱,随时便可吃到口中。但是,再也没有像小时候医院食堂的炸薯条这样的食物让我念念不忘,回味不绝了。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方戎,军龄二十余年,曾担任过飞行学院教员、院刊编辑,现从事行政机关管理工作。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center>'''炸薯条'''<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950209/pexels-photo-95020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炸薯条》'''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炸薯条===
小时候出生,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可能是妈妈怀孕时亏了嘴,从小我便是个馋嘴丫头,到现在上了年纪,对任何事情都不太感兴趣了,只是唯独嘴馋的毛病依然照旧。
小时候住在一家医院的家属院里。院子东、南、北三个方向各有一排平房,北面一排是医院的妇产科病房和产房,东面和南面两排住人。院子中央偏西是东西走向的防空洞,[[防空洞]]屋顶高出地面近2米,平顶,有200个平方大,东西各有一个门,门是水泥做成的坡形,像滑梯一样;偏东部有棵大槐树,树下有一排自来水管和水池子。在院子的东南角比较隐蔽的地方是整个院子的人们排泄的地方。院子东面平房的东外侧,是一个村子的菜地。整个院子让防空洞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地方,入口有两个:西北进院子,要从防空洞和妇产科病房中间的过道走进来;西南进院子,是防空洞和南面一排房子夹着的走道,这边比西北面要宽一些。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本粮食本,每人都有定量,里面细粮粗粮都是搭配好的,细粮少些,像地瓜面,玉米面等杂粮多些。细粮的定量很少,每家都是留在过年过节时吃。粗粮里的玉米面还好办些,我姥姥会做成各种糊糊让我们喝,比如加上糖的甜糊糊,放上青菜叶子一起熬的菜糊糊;姥姥还会把各种菜剁成馅子包在里面做成菜团子、菜饼子让我们吃;有时候姥姥还会搁上糖做成两面焦黄的玉米面饼子让我们吃。我最喜欢吃带有[[饹馇]]的[[玉米]]面饼子了,因为家里只有煎[[带鱼]]时,才会配上玉米面饼子吃。那时我家住在南面平房的中间部位,中午放学回来,我从院子入口处便能闻到我[[姥姥]]煎的带鱼的香味。我老公经常说,他要给我的鼻子买个保险,因为我的鼻子天生对各种鱼做的菜肴的香味敏感,看来是与小时候的锻炼分不开的,哈哈。
说了半天,还在与题目岔开着,现在马上切入主题。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配给中的[[地瓜面]]只是做成窝窝头来吃,可能是因为它发甜的缘故吧,如若加上菜来吃,又甜又咸应该不好吃。所以只能做成[[窝窝头]]来吃。
说实在的,现在细粮和各种吃食吃多了,有时候还会买上一两个地瓜面窝头尝尝,吃起来感觉还挺好吃的。可是那时候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不信你试试,地瓜面窝窝头吃急了会噎着的,而且它的甜口吃多了也会起腻,胃里会泛酸难受的。
我妈妈是个医生,在城市的西头当时只有这一家医院,所以她平时上班很忙,爸爸在外地上班也很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来。医院有食堂,当时院里每家都有个三层的饭盒,平时都是在食堂打些饭菜回来,家里再做点稀的吃。医院的饭菜大家都知道,因为有营养师管着营养均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口味就没法说了,那时候和现在一样,医院食堂的饭菜从来就没有好吃过。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医院的食堂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它的炸薯条。因为地瓜也叫[[红薯]],是把地瓜面和好后搓成细条放在油锅里炸制而成的,所以我给它起了个时髦点的名字,叫它炸薯条。
炸薯条一定要趁热吃,香香脆脆的特别好吃,再也不会噎着,再也不会起腻,一会的功夫,我们可以把盛炸薯条的竹子编的篮子一篮子都能吃完。只是食堂当时一周只有周六晚饭卖,所以周六我们医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不管多早,就挎着篮子去食堂买炸薯条的窗口排队了。
前面说到我们院子的厕所位于院子的东南角,是整个院子的公共厕所。妇产科的赵阿姨住在院子东面中间的一间房子里,可能是妇产科医生的缘故,见识了无数妇女生产时的痛苦,结婚后她一直没有要孩子。这天她在产房值班,有个大出血的孕产妇在产房生产,疼的大呼小叫。产房因为就在我们院子北面那排房子,产妇的叫声经常能听到,对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可是这个妇女不一样,她不仅叫声大,而且夹叙夹议的骂她的丈夫,骂她的婆婆,骂的很是难听,很是不堪入耳,家长们怕我们学坏,把我们紧紧的关在屋子里不让出去。这天正是周六,是食堂买炸薯条的日子,我这个心焦呀,恨死这个孕妇了,急的直在屋里转圈圈,脑中不停的闪现刚刚出锅的炸薯条油汪汪,红彤彤香甜的样子,馋的嘴里不停地分泌着口水,脑子里急速的转着,想着出门的主意。于是,我想到了厕所。但是出门上厕所是不能拿着篮子的,怎么办?
我藏好饭票,在妈妈的监视下出门右拐去了东南角的厕所。前面说到我们院子的两个出口都在西面,此时我必须要避开我家门口的西南面的出口,选择有防空洞掩护的西北面的出口出去。
那时候的孩子们,能看到的电影就是《地雷战》,《地道战》这几部片子,而且都是打仗的。平时我们的游戏也都是模仿电影中的各种桥段进行“战斗”,所以我们都极具斗争经验,对院子里的地形地貌也很是熟悉。
我从厕所出来,快速奔向院中的水池子,以水池子作掩护,稍作喘息后,又快速的穿过大槐树跑向西北面的过道,那时的我只有一米二的个头,所以两米高度的防空洞将我遮挡的严严实实,就这样我顺利的“突围”出了院子,于是便有了刘医生家的馋嘴丫头用外套兜着炸薯条边吃边回家的故事在院中传开,深深印在院中人的脑海中直至现在。
事情过去五十年了,医院还在,但是小时候陪我们度过童年的院子已经没有了。时光流转,如今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各种美食泛滥,只要有钱,随时便可吃到口中。但是,再也没有像小时候医院食堂的炸薯条这样的食物让我念念不忘,回味不绝了。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方戎,军龄二十余年,曾担任过飞行学院教员、院刊编辑,现从事行政机关管理工作。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