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0
次編輯
變更
七宝镇
,创建页面,内容为“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 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
'''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
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北邻虹桥国际机场。
境内七莘路、漕宝路、吴中路、顾戴路、中春路、沪青平公路等纵横环道成网;2007年,从市区途径七宝至松江新城的轨道交通9号线正式通行。
全镇地域面积21.3平方公里,有56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2个经济合作社,人口20余万。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历史文化==
'''七宝的形成'''
从陆宝庵到七宝寺说到七宝的形成,首先要说一说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陆机、陆云二兄弟。
陆机生于公元261年,陆云生于公元262年,但兄弟俩都在公元303年被成都王司马颖所杀害。
他们都是吴郡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区)。
陆机、陆云出身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显赫贵族,祖父陆逊以军功历右都督,大都督,丞相,封侯,父陆抗拜奋威将军,大司马,领荆州牧。
三国归晋后,陆机、陆云得到晋帝的宽容,在家乡华亭苦读十年,从而渐有文名,兄弟俩在诗词文赋方面颇有建树,有“云间两陆”之美称。
晋室“八王之乱”起,陆机、陆云未能远祸,仅以遇赦得免。
嗣后归依成都王司马颖,至太安二年,成都王颖,河间王嗣举兵讨伐长沙王乂,陆机被封为前锋都督,因兵败,受到成都王颖的孟玖兄弟和卢志的诬害,秘密收治于军中,夷三族,兄弟俩同时被杀,时年陆机四十三岁,陆云四十二岁。临刑陆机曾悲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西晋著名的一代文学大家就这样死于兵祸。
陆机、陆云为当时的文学泰斗,当时人称陆云“为文辞藻丽密,旨意深雅”,而陆机更是“少有奇才,文章盖世”,可惜的是,二陆均作了当时统治阶级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徒留下“华亭鹤唳”的典故。
'''七宝古镇'''
二陆被司马颖杀害后,其后裔在松江立香火祠,名陆宝院。
院址初在松江境陆宝山,滨吴淞江。陆宝院的建立为宋初七宝镇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从陆宝院到七宝寺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陆宝院究竟建于什么年代,史料不详。
后陆宝院又改名陆宝庵,又因吴淞江江水 齿岸,陆宝庵三移其址,这中间经历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将近600年,一直到五代十国。
把五代十国划定为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七宝寺在五代十国时正式得名。
《松江府志》和《青浦县志》是这样记载七宝形成的:“七宝故庵也,初在陆宝山。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后徒于镇,遂以名”。短短的一句话,点出了七宝的由来。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个历史过渡时期,吴越王钱镠在位年代是公元907年到931年,吴越王钱镠到陆宝庵,并赠给陆宝庵一卷由其妃花五年时间,用金粉正楷在蓝色绡纸上书写的莲花经,还说:“此乃一宝也。”由此,陆宝庵改名七宝寺。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七宝寺在五代十国时得名,同时也三移其址,迁到了蒲汇塘之北。但规模很小,仅仅是一般的佛教活动庙宇。
从《蒲溪小志》看:宋初七宝镇得名后,仅指蒲汇塘以北区域,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属华亭,元十五年改为松江府。元二十九年割华亭县为上海县,这时,七宝镇又属上海县。
到明太祖洪武时,松江府管辖华亭、上海两县,明嘉靖二十一年,又割华亭、上海分置青浦县,此时,七宝镇又属青浦县。
到明万历元年,以蒲汇塘和横沥河为界,七宝镇分属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分治。具体分设为南为娄县,北为青浦,过横沥河为上海县。
虽然三县分治,但七宝镇的地域划分在明代已十分明确。东到横泾(现新泾港),西到小涞港,北到观音堂(沪青平公路),南到顾司徒庙(顾戴路)。
这一镇域历经几百年直到现在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明、清两代为何会一镇三治呢?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七宝在明清两代已是经济发达,赋税倚重之地了。
《蒲溪小志》云:“田赋百万,非一令所能经理”,将七宝分为三县分治,各收赋税,也就理在其中了。
从后汉到宋初是七宝镇的形成时期,宋初七宝镇“因寺得名”后,进入了一个发展期,明清两代是七宝镇的繁荣期。七宝是一个千年古镇,是从七宝镇得名后起始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七宝镇是“北宋遗存”下来的千年古镇。
'''张泽舍宅拓寺'''
在七宝寺尚未迁到蒲汇塘之北前,蒲汇塘两岸究竟是什么情况,似乎无从知道,因无资料记载。
但《蒲溪小志》有一记载,可供我们参考来论证蒲汇塘两岸的形成时期。“东栅小石桥西堍,沿横沥河西岸向南行者,为南横沥街。
向南行过丁家庄,……”这里的“丁家庄”,《蒲溪小志》记:“丁家庄即后汉丁建阳宅。”丁建阳是三国大将吕布的义父,七宝镇在没有地名时形成于后汉的依据就在此。
'''七宝老街羊肉店'''
七宝寺未迁到蒲汇塘北前,蒲汇塘两岸从后汉时已经有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则不过没有地名而已。当时有丁家庄,可能还有张家庄,王家庄。
当七宝寺迁到蒲汇塘北后,宋初张泽舍宅拓寺,为七宝的冠名奠定了基础。
关于宋初里人张泽的具体情况没有史料记载,但可以肯定,张泽在宋代的蒲汇塘北岸是一个地主,是一个在经济上有实力的人物。
从张泽能舍宅这一点来看,当时这一地区已经不是一个寻常的农村,已经具备了产生有相当经济和政治实力人物的环境。
否则,作为吴地望族的陆氏也不会将其家院很随意地择址在蒲汇塘北。
七宝寺迁到蒲汇塘北和周边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寺前有香花浜,右寺池浜转后接横沥港。左有横沥港。香花浜上有三座桥,寺的四面都有水,而且和蒲汇塘贯通。
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原来就是张泽的宅基地。张泽将这一风水宝地让出来拓展七宝寺,使七宝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扩展到有千余间佛殿僧舍,使七宝寺在宋初的蒲汇塘北有了一定的规模。
因寺得名
'''七宝镇“因寺得名”'''
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
当时的“七宝教寺”有“郡东第一刹”之称,它占地60亩,寺河6亩,整座寺庙绿水环抱,红墙琉瓦,晨钟暮鼓,香烟燎绕,景色十分优美。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人到七宝教寺进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这里烧香拜佛,吟诗作画,为七宝教寺的香火繁茂,人来人往,形成了人气很旺的局面。
而集镇形态模式在七宝教寺外围形成,元末明初七宝镇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时的七宝镇“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盖邑之巨镇。”蒲汇塘两岸的地区,因“七宝教寺”而得名“七宝镇”。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望的集镇和城市都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南翔,龙华,法华,真如等,都是因寺得名。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古代的城镇发展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有些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指出:城市规划在初始阶段一受宗教影响,二受经济影响。七宝镇的形成也是如此。
'''七宝传说'''
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人称“云间二陆”。陆氏后人曾建家祠于吴淞江畔之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更名陆宝庵。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巡游驻庵,赐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寺。后江水啮岸,三移其址于蒲汇塘之北。宋初七宝里人张泽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额“七宝教寺”。志云:“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
七宝历史千年绵延,有史可据。然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曰: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
飞来佛实为南教寺如来铁佛,传说由天上飞来,实系明万历年镇人徐泮募资筹铸;氽来钟系明永乐时七宝寺住持僧博洽筹建;传说从河中浮来。金字莲花经乃吴越王钱镠之妃用金粉工楷写成;梓树为千年古树,在原七宝教寺内。此四件为实物也。
而玉斧传说和建造蒲汇塘桥有关,建桥之初,难以合拱,众工匠无策之际,来一白发老者,顺手拿起桥堍店家一把斩肉之斧扔于桥下,以垫桥基,塘桥由是得以建成。玉筷说古时皇帝赐功臣一双玉筷,能驱毒避邪,功臣将其藏于镇北蒋家桥之东堍桥柱内,后被人盗走,桥柱上遗留下一双筷印。金鸡则说镇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银,由金鸡守护,而所埋金银须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
==地理位置==
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它隶属闵行区,人口约20余万,占地21.3平方公里。它北临华漕在沪青平公路,南界莘庄镇顾戴路,东倚梅陇镇、虹桥镇横泾港。历史上,七宝镇在繁盛时期规模较大,至今令一些人士引以为豪。
七宝古镇以七宝老街为中心,占地约86亩。七宝中心广场是其标志性设施,还拥有钟楼广场、蒲溪广场、古戏院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老街位于新街青年路旁,复古的老街广场气度不凡、气派古老。
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老街已成为了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
古镇七宝,已然成为继周庄、西塘、朱家角之后,上海人出行水乡的又一选择。优越的地理位置上,低廉的花销,更使七宝知名度渐升。
==交通==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立体交通网的西部聚焦点,它离七宝镇只有5公里,真是名副其实的近在咫尺。出入七宝的公交线路共有40余条,已通达全镇所有的村、居民区。镇内有轨道交通线3条,为9号线,10号线,12号线已通车,其中9号线在镇内设中春路、七宝、星中路三个站点。正在施工的还有规划中的17号线南延伸段。沪杭铁路(南新段)及沪杭高铁从镇西穿过。随着以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七宝人的出行将更为方便快捷。
==文化教育==
七宝镇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设施完善,教育体系完整,截止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所,其中幼儿园13所,小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2所,完全中学2所,特殊学校1所,高中2所,大学1所(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成校和社区学校各1所。通过几年的打造,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教育,投入巨大;各校教育发展均衡,品牌学校众多;管理和教学人才荟萃,结构合理等三大优势。
2004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将七宝镇确定为教育改革实验镇,为进一步推动全镇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保证。七宝镇全面实施“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教育重镇”战略,实行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品牌教育园区,也为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七宝镇抓住了房产开发的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二、三产共同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至2001年底,全镇完成GDP13.45亿元、税收4亿元。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是七宝镇的支柱产业。92年以来,七宝镇规划了约8000亩土地用于工业开发,建成了三个工业区。至2001年底招入外资企业200多户,合同吸引外资2.3亿美元;建成了私营经济城,招入私营企业460多户,注册资金3.2亿元。
房地产业和商业是七宝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92年以来,七宝镇规划了8000多亩土地用于房产开发,建成的各式小区有万科城市花园、大上海国际花园、古镇名邸、莱茵清境、东方花园、宏明雅舍等。商业方面,99年起七宝镇引入了乐购大卖场,至今日均营业额达200万元,最高日营业额超过700万元;七宝镇同时按照大商业、大流通的格局,抓好大市场建设,至今已建成的有九星综合批发市场、七宝商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七宝镇的社区商业红红火火,如万科城市花园有各式餐饮、美容、干洗、小百货等店面100多家,年营业额约达8000万元;七宝镇的娱乐业也非常发达,至今拥有热带风暴水上世界、大都会高尔夫球场、中残联体育艺术培训基地等娱乐场所。
2021年七宝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44.8%,完成区级地方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58.8%。
'''休闲旅游'''
七宝教寺,初为福寿庵晋陆机陆云家祠,在松江陆宝山,俗称陆宝庵、陆宝院。五代十国,庵迁往凇江,吴越王钱鏐赐以金宝莲花经,并云“此亦一宝也”。
七宝素有“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的美誉。
七宝老街,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古镇,整条街有丰富特色小吃,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等。
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
老街已成为了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
'''七宝古镇风光'''
闵行体育公园:在七宝镇新镇路上,里面有游泳池,保龄球馆,桌球馆,羽毛球馆,篮球场等,是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热带风暴:等至炎夏,附近的热带风暴水上乐园又会摩肩接踵。水上乐园位于新镇路顾戴路口,是亚洲最大的露天水上乐园之一。园中营造了湖泊、河流、沙滩,拥有30多种惊险、刺激的水上游乐项目。
七宝琉璃工房:工房里现拥有完整的琉璃制作流程设备和技术,已成为全世界最好的琉璃脱腊铸造室,位于七宝镇华中路488号。这里还建有艺术研究和成品展示的设施,自然也成了中外雕塑家们神往的艺术创造新天地。
==老街景点==
'''七宝酒坊'''
“七宝大曲”向为众人所周知。酒坊集传统大曲酿造过程,让人一目了然。又集全国各地所产酒类,琳琅满目,大开眼界。休闲可品酒、喝酒、知酒,陶醉于其间。
棉纺织馆
明、清时期,七宝隶属松江府,是“衣被天下”的主要集散地。馆展以植、收、纺、织、染为主线,全方位介绍七宝曾经辉煌的棉纺织业。并设“喜堂”,重现古七宝明间婚俗场景,并可参与模拟婚礼活动。
'''张充仁纪念馆'''
在七宝老街北西街。建筑为清江南码头墙走马楼风格,2003年3月17日开馆。占地800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分设6个展宝,展出张充仁20多件雕塑代表作品。
'''蟋蟀草堂'''
沪上指七宝者源自蟋蟀,曾因抓蟋蟀名噪申城,可见蟋蟀文化之深厚根底。蟋蟀草堂集蟋蟀标本,器具、捉、养、斗过程,并参与实战,乐趣无穷。
'''七宝当铺'''
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当铺,颇具规模,成为松郡之地金融活动重要场所。馆展重现传统当铺之场景,模拟当铺经营活动,表现古七宝商业文化风情,并可参与经营活动。
'''老行当'''
重现似曾相识的老行当,让人怀旧遐想。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劳动,记述了历史的昨天。铁匠铺、竹器坊、园木作铺等,都曾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走进老行当,就象回到了那已经逝去的年月。
'''周氏微雕馆'''
周氏父女以石刻,微雕为才艺,创作了颇具功力的艺术品,又微雕《华夏之宝》系列,红楼石刻系列,石壶石雕系列、金文汉碑系列等。陈列作品上千件,形态各异,匠心独具,给人以惊叹之观感。
'''斗姆阁'''
斗姆阁,是幢两层的楼阁式建筑,它的建造年代已经无从考证。它本来是为了供道教的斗姆神而造的。斗姆神,是道教信奉的女神,根据《道藏》所谈,她是北斗众星的母亲,斗是她的“魄”,水是她的“精”,号为“斗母元君”。斗姆神的像是三面四首,左右各有四个臂膀。但后来斗姆阁在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说是嘉庆年间(1796-1820),被改建成了戏台,阁前供奉斗姆神,阁后演戏给城隍看。
'''教寺'''
庵遂改名七宝寺。因江水啮岸,宋初再迁,移今七宝地。初以张泽舍宅为寺。地缘寺而趋旺,七宝遂成地名。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5年),请得宋真宗赐额。元代,赵孟頫有诗句“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以咏镇咏寺。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大寺殿,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修。引横沥水灌四围,建寺前中、东、西3座香花石桥,面正对镇大街,“巍然为邑中名刹”。至清中叶,广40余亩,寺舍千余间,有荷花池、竹林、梅园,五代桧,罗汉松,人称郡东第一刹。咸丰年间,终因兵燹而败。1947年,地方上绅以寺址,引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建分校,尚有遗存山门,莲涌堂、荷花池,梓树,明钟,金字莲花经。2000年,政府决定移址重建,越年落成。寺襟汇带沥,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配七层宝塔,筑西园、牡丹园,寺揉汉唐建筑风格,配以现代工艺和材料,庄严肃穆,经恢复为海上名刹,最胜道场。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13日,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荣誉称号。
==地方特产==
'''酒酿糟肉'''
上海的糟菜品种繁多,但最有特色的要数七宝糟肉,它改变了浸糟卤的传统制法,采用糯米加甜酒药来糟制,保持了猪肉的鲜嫩和米酒的香醇,令食者回味无穷。
'''七宝方糕'''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读书,他就把粥盛在盘子里冻结,然后割成一块一块的,肚子饿了就吃上一块。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后,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制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他们给方糕取名叫“白软糕”。如今的七宝方糕就是由此流传下来的,有祝愿高升的寓意。
'''七宝羊肉'''
羊肉营养丰富,每百克含有水6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13.3克,热量194千卡,碳水化合物1.5克,灰分0.8克,钙10毫克,磷178毫克,钠65.2克,钾292毫克,铁3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3.2毫克。
羊肉能腹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寒冷,滋养御风寒,生肋,健力,利胎产,愈疝止疼。
上海传统名菜——七宝红烧羊肉,最早是从清朝宫廷传出来的。据说是慈禧太后最喜好的宫膳。选精羊肉,冰糖,西洋参,红枣,上等酱油等,小火焖上4—6小时,质地软嫩,甜香如蜜。
'''其他产品'''
海棠糕、白切羊肉、熏癞蛤蟆、农家菜卤蛋、农家拆蹄、糟鱼、团子、粽子、七宝老酒等等。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