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宁县

增加 1,637 位元組, 1 年前
add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ref>[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政府网,2012-04-20</ref>,中宁县常住总人口312921人,其中,[[宁安镇]]74330人,鸣沙镇19038人,石空镇25608人,新堡镇22356人,恩和镇19276人,舟塔乡23794人,白马乡7118人,余丁乡12322人,大战场乡49680人,喊叫水乡30913人,徐套乡3915人,长山头农场8732人,渠口农场15839人。
 
==情感教育==
 
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ref>[https://www.doc88.com/p-0913269291410.html 浅析儿歌的审美特点],道客巴巴,2015-03-18</ref>。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ref>[https://edu.pcbaby.com.cn/278/2784552.html 童谣:圣野的童谣《布娃娃》],太平洋亲子网,2016-03-22</ref>:“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ref>[https://www.sohu.com/a/64715499_391516 为何我应该为孩子念儿歌?【今天是世界儿歌日】],搜狐,2016-03-21</ref>。
==视频==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