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自尊

增加 1,380 位元組, 1 年前
add
|}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 早年经历 ==
 
1960年12月22日,周华健出生于香港西营盘周记米店。[1]
 
1966年,进入香港鲁班小学就读。[2]
 
1967-1972年小学时期。常以天为家,以地为游乐场,家居附近的海边为平日玩耍厮混的场所。[2]
 
1973年,进入香港新法书院就读。[3] 获得生平第一只手表。
 
1974年,三哥豪健送了一把吉他,努力学习下颇有心得。从此与吉他结下不解之缘。
 
1975年,国中三年级。迷上温拿五虎,每周和同学办PARTY。因此功课每况愈下,留级一年。
 
1977年,顺利升上高三(高二升高三,香港学校需要通过考试),并通过音乐结交不少同好。
 
毕业舞会,受人青睐,幸运参加校内实验电影演出,饰演男主角,并与该剧导演演出“戏外戏”,戏名“人生的初恋”,献出初吻。
 
1978年,中学毕业,参加升学考试,不幸落败,决心重考。与好友三人自组“Dusty”乐团参加香港无线电视台组织的第二届“业余歌唱天才比赛”,参赛歌曲
 
《Wonderful World》获民歌、流行曲合唱组冠军,赢得奖金4000元(港币)的冠军及为期半年的免费歌唱训练,并因此和
 
杜德伟初相识。
 
1979年,远赴台湾求学 ,参加大学联考,进入侨大先修班。[4]
 
1981年,考上台湾大学数学系。
 
=='''简介'''==
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另一种观点,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综合价值的肯定。受社会比较、他人评价以及自己做事成败的自我肯定的影响。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W·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成功或许有许多制约因素,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但我们可以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期望值,这样,一个小的成功,就可能使我们欣喜不已”。真正受人欢迎、受人拥戴的人是用不着自尊的,因为这种状况下再“自尊”反倒是矫情了,反倒会遭人轻视了,所以“粉丝”众多的人在相应时间与状况下为了对得起“粉丝”,往往表现为[[谦逊]]的、不骄傲的、甚至是“自卑”的。(这也表现出自我抱负与社会尊重的反比关系)
59,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