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11
次編輯
變更
王衡
,增加分类
'''王衡''',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九日(1562年10月6日),卒于万历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1609年3月4日),字'''辰玉''',号'''缑山''',别署'''蘅芜室主人''',[[江苏]][[太仓]]人。<ref>王衡.缑山先生集[Z].[[山东]]:[[齐鲁书社]],1997:233.</ref>
==基本情况==
[[万历]]时期首辅[[王锡爵]]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之父。万历十六年(1588年)顺天[[乡试]],王衡因是大学士之子,当时首辅申时行的儿婿也中举。有言官弹劾主试官,认为有作弊嫌疑。虽然王衡在随后的复试中取得第一获准参与会试,但言官们仍不依不饶,为避免父亲王锡爵陷入更大的党争之中。王衡在他父亲执政期间没再参加考试。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王锡爵致仕后,王衡再次走进科场,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后辞官归隐,中年早卒。王衡著有《缑山集》等,同时他又是明代南剧的名家,编写有《郁轮袍》、《真傀儡》、《没奈何》等杂剧名篇。<ref>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Z].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7.</ref>
==人物生平==
===少年成名===
万历十六年(1588年)秋,王衡举顺天乡试第一,而王锡爵时为大学士。
万历十七年(1589年)正月,礼部客司郎中[[高桂]]以该科有作弊嫌疑上疏请求复试,嫌疑考生中本无王衡,但高桂在疏文最后补充道:“今辅臣王锡爵之子素号多才,岂其不能致身青云之上?而人疑信相半,亦乞并将榜首王衡与茅一桂等一同覆试,庶大臣之心迹亦明矣。” 。 万历命众考官对试卷进行复校,众考官一致认为王衡才气逼人,名符其实。春闱前王衡参加复试,仍位列第一,获准参加会试。但随后刑部云南司主事饶伸又以乡试案为由上疏罢斥王锡爵和申时行。王锡爵与申时行只有上疏求去,万历帝震怒令镇抚司查办饶伸,罢职为民,高桂也降两级调边使用。 王衡一面劝父亲上疏救言官,一面表示不应试以免争端再起。而王锡爵也发誓,只要自己在朝为官,儿子王衡就不再应试,免得瓜田李下之嫌。此后,王衡回太仓老家,“闭置一室”,“谢客读书”,他当时写诗自叹“生长宰官家,心情春后花”,那种矛盾,郁闷、无奈的心情可见一斑。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王衡母亲病危,望子成龙的王母强命王衡参加会试。会试头场过后,王衡无心继续考试急奔回家侍母。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此时离王锡爵请辞回太仓休养已十年了。为了证明自己并非背靠大树好乘凉,王衡第二次上京会试。会试名列第二名,继而又在殿试中以第二名得中榜眼。王衡以过硬的才学向天下人昭示了自己的清白,昭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因当年 王锡爵也是榜眼,故朝野以“父子榜眼”传为美谈。 此后,王衡被授 翰林院编修。由于王衡自感“长于边务”之才无法贡献朝廷,对仕途颇感失望,就索性借奉使江南之机,辞官回故里。回太仓后的王衡过着平谈的读书著书生活,终其一生,再未出仕。
===终老故乡===
二、对人性的两面性的描写,避免元代剧的人物刻画的单一。
在王衡戏曲中的官场描写与元代杂剧中的也有不同之处,元代戏曲中稗与恶、忠与奸的界限十分明晰,好官就是好官,贪官就是贪官,剧作家对二者的态度是爱僧分明。而王衡出身于内阁首辅之家,深谙官场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在他的笔下更多的是对官场以及与官场结合在一起的众生相,杂剧的批判反思力度更加深刻。 如《真傀儡》中的杜衍辞官后,穿着道袍骑着毛驴,粗茶淡饭,每日棍迹市井,过着通世逃名悠然自在的生活,王衡并没有给他顶上过多贤良的光环,而极力把他描绘得和普通百姓一般。而对愚盆可笑、附庸风雅的赵大爷、商员外他们,作者也没有把他们刻画成十恶不赦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可信,符合生活。
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情景交融,幽静与雄浑之气。
王衡在他的山水诗歌中,创造了多种意象,除了“淡”,就要数在诗人笔下“雄”和“幽”的意象了,这两种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及“清淡”这样的主流愈象,但其艺术造诣却有独到之处,“雄”与“幽”是对王衡诗歌主流意象之外的一个孟要补充,是使其诗歌艺术风格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原因。 如《太湖》中有“萧然吾意在沧浪,乱水如天不可量。千片晓滩千片月,芦花白似夜来霜。”又如《登泰山日观观日》“扪星夜半历虚台,海畔青阳左个开。阳谷先含诸界动,涛光忽拥众山来。封中云气成宫阙,栏外扶桑落酒杯。晴色渐分轻谒后,岛烟点点辨蓬莱。”
三、逞性任气,慷慨悲凉
王衡的诗歌还有沉雄悲壮的一面,虽然此类诗歌数量不多,但别具特色,感概万千。王衡才兼文武,胸怀大略,为人也重义倜傥,然而历经几十年的科考风雨使他心力憔悴,故发而为诗,其诗内容雄厚深沉,格调悲壮。这种风格的作品一般体现在王衡科举官场诗中,一般为他人生后半期所作,是诗人历经沧桑之后对人生的一种体验,透露着一种悲凉慷慨之气。 如《渡黄河》“客思如流急,河声带雨浑。滔滔今古恨,淡淡夕阳痕。壮甚吕梁水,高于云梦村。孤舟去飘忽,倚棹寂无言。”又如《登大观楼》“愁看夕鸟投遥岸,曾此伐船拥上游。无限壮心销欲尽,一年头白两瓜州。”
===书法成就===
清人[[王士禛]]评剧:“鹤尹大父缑山先生作《郁轮袍》、《裴湛和合》二曲,词曲家称本色当行。”
[[沈德符]]读王衡试卷赞:“余读兄戊子乡卷时,甫能文耳,不谓今日结衣钵之缘。”<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805040309903749&wfr=spider&for=pc 明朝万历:顺天乡试案王衡与政坛清算有何缘由? 智英说历史百家号2019-01-05]</ref>
===史籍记载===
《[[本朝分省人物考]]》
王衡及其家族故居在位于 [[苏州]] [[太仓市]] 城厢镇新华东路60号,始建于明代万历年,现存门屋(俗称“太师第门楼”)与王氏宗祠三进,门楼面阔五间,门厅左右为上下二层。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中国艺术人物、明朝官员、南剧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