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网购

增加 21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监督机构:'''工商局
|}
'''网购'''是指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交易行为。
在中国,网购的付款方式主要包括款到发货、货到付款等。
==发展背景==
1999年底,随着互联网高潮来临。中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 。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延续用户规模、交易规模的双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5000亿,达4980.0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同时,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8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30.8%(《2013-2017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对于一些传统企业而言,通过一些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对现今的市场形成什么重大的改变了。如果想将企业的销售渠道完全打开,企业就必需引进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而网络购物正好为现今的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平台,传统企业通过借助第三方平台和建立自有平台纷纷试水网络购物,构建合理的网络购物平台、整合渠道、完善产业布局成为传统企业未来发展重心和出路
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延续用户规模、交易规模的双增长态势。 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5000亿,达4980.0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同时,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8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30.8%(《2013-2017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对于一些传统企业而言,通过一些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很难对现今的市场形成什么重大的改变了。如果想将企业的销售渠道完全打开,企业就必需引进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而网络购物正好为现今的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平台,传统企业通过借助第三方平台和建立自有平台纷纷试水网络购物,构建合理的网络购物平台、整合渠道、完善产业布局成为传统企业未来发展重心和出路。 ==发展历 ==中国第一宗网络购物发生在1996年的11月,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他通过实华开公司的网点,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   早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但这种做法在当时遭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①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会在线购物?②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③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网络支付的问题?)然而,在之后的时间看来,这些质疑却都不是问题了,它们已经被大型购物网站和除了邮政以外的快递公司及众多与各大银行对接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所解决。
自1991年起,中国先后在海关、外贸、交通航运的部门开展了EDI(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启动了金卡、金关、金税过程。1996年,外贸部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7年,网上书店开始出现,网上购物及中国商品订货系统初现端倪。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与市场网站正式运行,北京、上海启动了电子商务工程。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国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先生通过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在京正式宣布了这条消息。事隔不久,满载价值166万元的COMPAQ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是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网络上生成的中国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始,因特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从概念走入应用。[2]
1999年底,正值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2000年,这些网络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网络购物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寒冬时期”。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43亿元;2007年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18亿元。(《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发展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的优点更加突出,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2009年以来,以网络购物、网上支付、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商务类应用持续快速增长,并引领其他互联网应用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突出特点。2011年这一态势依然延续,中国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处于较快发展通道。
但是,由于新网民总量减少和老网民转化乏力,网购用户增长放缓。并且伴随着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增长速度和绝对增长量双双出现回落。   自2008年开始,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一直高位增长,2008-2010年增长率均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用户年增长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增大 。2011  2011 年,虽然网购渗透率仍在提升,但是网购用户年增长率却下滑至20.8%,年新增用户绝对数明显下降,为3344万人,与2010年相比减少1907万。在网民网络购物使用深度增加的同时,网络购物的用户增速已有所放缓。
1、百万企业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企业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消费群体和服务群体,企业间的交易额仍然占据电子商务的大部分市场比率。
5、互动功能满足网民多种需求:影响网民购买商城商品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他网民对产品的评价。特别是要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此时网民需要能真实了解产品实际情况的信息渠道和平台,只有消费者面对消费者进行沟通时,消费警惕性才会降到最低,甚至直接将无意识消费转化为主动消费。此时,SNS的“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特点,就恰恰满足了网民的信息共享需求。
2014年3月15日《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施行,此前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新版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1  1 、不得确定最低消费标准 ;2  2 、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3  3 、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强制交易 ;4  4 、未经同意不得发送商业信息 ;5  5 、不得以虚构交易提升信誉)
==网购技巧==
title
title
===购买前===
===低价诱惑===
网购注意
在网站上,如果许多产品以市场价的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时就要提高警惕性,想想为什么它会这么便宜,特别是名牌产品,因为知名品牌产品除了二手货或次品货,正规渠道进货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场价相差那么远的。<ref>[https://tech.cnr.cn/techyw/kan/20220823/t20220823_525982447.shtml: 中消协点评网购十大霸王条款 遇到这些消费者可以说“不” ],央广网 </ref>
对于消费者来说
可以在家“逛商店”,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   网上支付较传统拿现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现金丢失或遭到抢劫;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   由于网上商品省去租店面、招雇员及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总的来说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物美价廉;   可以保护个人隐私,很多人喜欢在网上购买成人用品,去实体店购买显得尴尬难堪。
对于商家来说:
由于网上销售库存压力较小、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等。在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再次,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综上可以看出,网上购物突破了传统商务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新经济时期无疑是达到“多赢”效果的理想模式。<ref>[https://www.sohu.com/a/579167920_121124432 网购助力更多非洲商品走进中国市场 ],搜狐网</ref>
===缺点===
此次监测抽查了淘宝网、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中关村电子商城、聚美优品等平台,以电子产品、儿童用品、汽车配件、服装、化妆品和农资等为重点监测种类,以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等为重点取样商品品牌。
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非正品率为41.3%。其中非正品包括假冒伪劣产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非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产品等各类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据监测结果显示,手机行业正品率仅为28.57%;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法律规定==
也就是说,《处罚办法》施行后,“由……享有最终解释权”、“概不退换”等诸如此类的霸王条款将一概视为违法行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財經商業事件]]
[[Category:中國大陸財經商業事件‎ ]]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