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丘堤

移除 3 位元組, 5 年前
特殊历史环境制肘  无法自由创作
抗日战争后期,丘堤念念不忘的是抗战胜利回上海去。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消息传来后,丘堤不顾一切地行动起来,廉价变卖了家里的东西,她叫孩子们不再去学校。全家动身去重庆,想办法买飞机票回上海。从庞蕭杲的回忆录中得知,因为山东大学聘请他为外语教授,而被列人购买机票的名单之内。但这只是有资格买机票,"我最少去了机场四五十次,才算坐上了去上海的飞机。"而得以坐上飞机的关键情节,却是丘堤的大发脾气。就在庞薰琹跑飞机场四五十次之际,丘堤去重庆珊瑚坝飞机场,她看到排队等候买飞机票的人们的惨状,勃然大怒,在售票处大声痛骂。从航空公司骂到国民政府,使人声嗜杂的售票厅安静下来。官员看见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太太大发脾气,赶紧向前赔礼: "太太息怒,太太息怒,你嚷天走?要几张票?明天就送去! "这位官员说话算数,丘堤一家就这样结束了八年离乱岁月。丘堤和她的家庭满怀喜悦地从重庆回到了上海,但那并不是幸福岁月的开始。他们继续迁徙于上海、杭州、广州之间。在杭州和庐山,她和庞薰杲画了许多西湖和庐山的风景画,现在可以者到的那幅《平湖秋月〉,是丘堤的作品中出现了少有的阳光的作品 <ref>{{cite book|title=美朮研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iu0AAAAIAAJ|year=1997|publisher=上海人民美朮出版社}}</ref>。
== 特殊 历史环境制肘  无 个人创作 自由 创作==
1948年下半年,丘堤和庞薰琹回到上海。在此后的一年中,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准备迎接上海解放。庞薰琹的回忆录所描述的这种生活俨然是从事地下活动的共产党员。丘堤也投身于这种斗争生活,1949年5月27曰上海解放,43位上海美术家联名发表宣言,拥护共产党,拥护解放军。这个宣言刊登在《大公报》上,庞薰琹和丘堤均列名其中。五十年代初期,她随庞薰琹到杭州艺专,参加了浙江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画过一些宣传土改政策、鼓动劳动热情的大幅宣传画。但这些画与她所向往的艺术不是一回事,她崇拜的是现代派画家[[亨利·卢梭]]和[[乔治·勃拉克]]。而这些西方艺术家已经成为国内艺术院校思想改造运动中批判的靶子,社会环境决定了丘堤不再可能自由地从事她个人的绘画创作<ref>{{cite book|title=中国女性主义|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hIUoAQAAIAAJ|year=2004|publisher=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33-4442-0}}</ref>。
1953年,他们从杭州搬到北京,庞薰琹到中央美术学院,开始筹建工艺美术学院。丘堤则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实用美术研究室人员,从此成为"工艺美术工作者" ,决定性因 不是她自己志趣的转变,而是由于她与庞薰琹是夫妻。实用美术研究室的主任是庞薰琹,日常工作是由丘堤办理,但她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名义,她是研究室的不是"负贵同志"的"负责同志"。在家里,孩子们觉得丘堤越来越频繁地自称身体不好,丘堤的健康使他们担心。1956年春天,全国服装展览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开幕,丘堤为这个展览付出了大量劳动。丘堤发表于《美术》杂志一篇《谈谈服装的式样》文章中提出了许多十分具体的建议,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不要千篇一律,而应该多种多样"。除了设计日常服装,丘堤还参加设计了舞蹈服装,她设计的"采茶扑蝶"舞蹈服装荣获嘉奖<ref>{{cite book|title=美术史论季刊|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5Z-6AAAAIAAJ|year=1994|publisher=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ref>。
1957年,一直追求进步靠拢革命的庞薰琹在这一年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丘堤心脏病复发住院治疗,在病床上听到批判"右派分子庞薰琹"的广播,使她的病情陡然加剧,她不想在庞蕉某遭受打击时置身事外,便坚持出院。但在工艺美术学院里等待她的是铺天盖地的揭发批判庞京菜的大字报。她沉默不语地看大字报,病重时病床上的丘堤对庞薰琹说: "你今后的生活将很艰难,我不愿连累你"。" 不久(1958年春天)她就死了 <ref>{{cite book|title=美朮研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iu0AAAAIAAJ|year=1997|publisher=上海人民美朮出版社}}</ref>。
== 參考资料==
{{Reflist}}
5,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