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和下西洋

增加 669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郑和1.jpg|缩略图|郑和:'''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场连续的大规模远洋航海,跨越了[[东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各地,被认爲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项目。]]
'''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间的七场连续的大规模远洋航海,跨越了[[东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各地,被认爲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海项目。从1405年(明[[永乐 (明朝)|永乐]]三年)到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馀个[[太平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这段时期是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八十年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航海项目。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总航程达到七万多海里,长度相当于[[地球]]圆周的三倍有馀
这段时期是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八十年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航航海项目。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的总航程达到七万多海里,长度相当于[[地球]]圆周的三倍有馀。 郑和船队曾经航行至[[东海]]、[[南海]]、[[泰国湾]],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安达曼海]]及[[孟加拉湾]],再绕过整个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湾]],从[[亚丁湾]]进入[[红海]],亦有航行至东非[[马达加斯加]]北部更远的海域,到达沿海三十多个[[国家]]及岛屿,包括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柬埔寨|真腊]]、[[暹罗]];印度的[[古里]]、[[孟加拉|榜葛刺]];阿拉伯半岛的[[亚丁(也门)|阿丹]]、[[麦加|天方]]、[[左法尔]]、[[霍尔木兹海峡|忽鲁谟斯]];东非的[[摩加迪沙|木骨都束]]、[[莫桑比克]]贝拉港。 [[File:郑和下西洋2.jpg|缩略图|左|郑和下西洋: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舰队的七次远洋有六次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1402年至1424年)开始,而最后的第七次远航是在[[明宣宗]]宣德元年(1425年至1435年)开始。   前三次远航最远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最远航行至[[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最后,船队远航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肯尼亚]]<ref>{{cite web|title=肯尼亚现人骨遗骸 且有中国血缘|url=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7-07/31/content_30305141.htm|website=新华网|publisher=中国日报|accessdate=2017-07-31}}</ref><ref>{{cite news|title=肯尼亚发现郑和下西洋时代中国血缘遗骸|url=http://news.qq.com/a/20170730/016627.htm?t=1501389813667#p=1|accessdate=2017-07-31|agency=新华社}}</ref>。[[File:郑和下西洋1.jpg|缩略图|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ref>{{cite news|author1=周慧心|title=【历史今日】郑和七次下西洋 传播华夏文明|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5/7/10/n4477555.htm|agency=[[大纪元时报]]|date=2015-07-10}}</ref>。
海禁是一项锁国性质的国策,严格禁止人民对外通商贸易,规定人民不但「片板不许入海」<ref>《明史》卷二百五《朱纨传》</ref>,甚至民船造得稍大一些就是违法。《大明律》规定:“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此外,亦会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ref>[[#佐久间|佐久间1992]] 197-199页、[[#熊|熊1997]] 90页、[[#檀上2005|檀上2005]] 147,162页、[[#上田|上田2005]] 95页</ref>。明朝唯恐禁海不力,有关海禁的诏令每过几年就会重申一遍。
海禁的原因有指是为了防止沿海反叛势力私通倭寇。明朝前期[[倭寇]]猖獗。据《[[明史]]》及《[[明实录]]》记载,仅洪武元年至七年 (1368年至1374年) 间,倭寇对中国沿岸的侵扰次数就多达二十三次<ref>[[#熊|熊1997]] 90页</ref>。此时正值日本的[[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北朝内战]],流离失所的日本平民为逃避战乱,纷纷流亡海上。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北朝的[[足利氏]]吞併南朝,不少南朝遗臣相继逃亡出海,与日本浪人组成武装,形成倭寇,侵扰中国沿岸地区<ref name="mi一ng start japanese rob">{{cite book |title = 析论中国历史《治乱因果篇》(上册) |publisher = 永柏出版有限公司 |author = 吕振基、苏荣 编著 |year = 2005年4月初版、2005年8月第二版 |pages = 第266页 |isbn = 988-98403-1-6}}</ref>。   另一方面,曾割据[[江南]]沿海州县的[[张士诚]]和[[方国珍]],自被朱元璋击败后,其部下亡命海上,勾结日本[[浪人]],侵扰[[山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有鉴于[[苏州|苏]]、[[松江府|松]]、[[常州府|常]]、[[嘉兴府|嘉]]、[[湖州府|湖]]等州是张士诚的旧地,朱元璋因而对以上地区採取歧视性政策,所征[[田赋]]较其他地区高出十倍以上,当地百姓不堪其苦,流亡他乡,或作为倭寇嚮导。   此外,闽浙大族亦为了利益私通倭寇。有见及此,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ref>《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ref>;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禁海令」,规定:“……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撤销了自[[唐朝]]起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今宁波)、广东广州三处[[市舶司]]。
=== 破例入洋 ===
=== 第一次下西洋 ===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郑和与[[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大船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六月三十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西王畏惧,献黄金六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参|《明成祖实录》 卷52}}。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参|[[马欢]]著 《[[瀛涯胜览]]·旧港国》}},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58页}}。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参|[[马欢]]著 《[[瀛涯胜览]]·[[古里]]国》}}。   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参|郑鹤声:《从新史料考证郑和下西洋事之年岁》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67页 ISBN 978-7-5027-6377-0/K}}。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明朝设立宣慰使司,治理边疆少数民族,以从三品宣慰使为首,见明史卷七十六《职官志》《宣慰司》}}。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参|《[[明成祖实录]]》 卷52)。
=== 第二次下西洋 ===
=== 第三次下西洋 ===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与[[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浏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刺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貌]],[[淡洋]],[[苏门答刺]],[[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刺]],卜[[刺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参|明陆容 《菽园杂记》卷三}}。[[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满刺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刺加国,暹罗不敢扰{{参|明[[费信]]《星差胜览·满刺加国》}}。中国宝船到此,立排栅,城设四门更鼓楼,夜间提令巡警。满刺加九州山盛产[[沉香]],[[黄熟香]];太监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参|明[[费信]] 《[[星差胜览]]·九洲山》}}。   永乐七年,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参|明[[费信]] 《[[星差胜览]]·锡兰山国》}}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参|《明成祖实录》 卷77}}。选贤者邪把乃耶,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   永乐九年(1411年)满刺加国王拜里米苏刺,率领妻子陪臣540多人来朝,朝廷赐海船回国守卫疆土{{参|《[[明史]]·满刺加传》}}。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参|《[[明史]]》 卷326 《锡兰山传》}}。八月礼部、兵部议奏,对锡兰战役有功将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头功,头功次等,各有升职,并赏赐钞银,彩币锦布等。
:21条航线(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32-133页):
=== 第四次下西洋 ===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监郑和与[[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参|明[[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出使[[满刺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刺]],[[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刺]],[[溜山]],[[孙刺]]等国{{参|《明成祖实录》 卷86}}。郑和使团中包括官员八百六十八人,兵二万六千八百人,指挥九十三人,都指挥两人,书手一百四十人,百户四百三十人,户部郎中一人,阴阳官一人,教谕一人,舍人两人,医官医士一百八十人,正使太监七人,监丞五人,少监十人,内官内使五十三人{{参|明[[马欢]]《[[瀛涯胜览]]·占城国》}}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77页}}。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77页}} 。1413  1413 年郑和船队到苏门答刺,当时伪王苏干刺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刺送京伏诛。{{参|明[[费信]]《[[星差胜览]]·苏门答刺国》}}1413年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071页}}。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fn|4}}
=== 第五次下西洋 ===
永乐十五年五月十五日(1417年5月30日)总兵太监郑和,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参|[[泉州]]镇抚[[蒲日和]]《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86页}},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护送[[古里]]、[[爪哇]]、[[满刺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刺哇]]、[[苏门答刺]]、[[麻林]]、[[刺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85页}}。   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586页}}。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刺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参|向达校注 《西洋番国志》附录二·五《长乐山南山寺天妃之神灵应记》,53页 中华书局}}。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太监郑和,奉敕往西洋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蒲日和传》,郑鹤声等编,《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14页)。
[[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来朝贡,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参|《[[明史]]》卷三百四 《郑和传》}},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参|[[向达]]校注 《[[西洋番国志]]·宣德帝宣德五年五日敕书 》10页 ISBN 978-7-101-02025-0}}。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根据明代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向达]]校注 《[[西洋番国志]]》附录六: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55-56页 ISBN 978-7-101-02025-0)。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0年1月),郑和率领二万七千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经徐山、十日到江苏太仓,二十日出太仓附子门、二十一日到刘家港,驻留约一个月,在此期间,郑和在刘家港北漕口修建[[天妃宫]],宣德六年(1431年)春天,天妃宫修建完毕,郑和立「通番事迹记碑」:“……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苍溟十万余里……明宣德六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左少监张达等立”{{参|郑和《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 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598-599页 14页}}。”。   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抵达福建长乐港。郑和船队在长乐停留约半年,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参|清 杨俊说 《湄州屿志略》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602页}}。又在长乐县南山[[圣寿宝塔|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十一月建成,树立[[天妃灵应之记碑|《天妃灵验之记》碑]]{{参|郑鹤声等编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601页}},并铸造铜钟一口,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郑鹤声等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603页)  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从占城起航,二月六日抵达爪哇。六月十六日起航,二十七日抵达旧港。七月一日启航,八日抵达满刺加。八月八日启航,十八日抵达苏门答刺。十月十日启航,十一月六日抵达锡兰山。十日启航,十八日抵达古里国。二十二日启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忽鲁谟斯。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国
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从占城起航,二月六日抵达爪哇。六月十六日起航,二十七日抵达旧港。七月一日启航,八日抵达满刺加。八月八日启航,十八日抵达苏门答刺。十月十日启航,十一月六日抵达锡兰山。十日启航,十八日抵达古里国。二十二日启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忽鲁谟斯。八年二月十八日开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国。 返航途中,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参|康熙《江宁县志》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入西洋,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船队由[[王景弘]]率领返航。二十日大船回洋。四月六日到苏门答刺。十二日开船,二十日到满刺加。五月十日回昆仑洋,二十六日到占城。六月一日启航,经南澳山,望郎回山,碗碟屿,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到南京{{参|[[向达]]校注 《[[西洋番国志]]》附录六: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56-57页 ISBN 978-7-101-02025-0}}。
== 船舶建造 ==
宝船的船体设计爲宽度56米,船体的长宽比值为2.45左右,如此大的长宽比值令其避免了因船身过于狭长而经不起大浪发生断裂。近年来有学者根据宝船的尺度,从船体强度理论研究,推算出为承受纵向总弯曲力距,船底板和甲板的厚度分别约为340和380毫米。
明代中国东南海域常见的[[福船]],是当时一种性能佳的远洋海船,特徵为艏艉两端高翘,一般吃水四米。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多用于海上贸易与交通往来。从现代船舶机械工程学研究对福船的研究,可得知其航海性能。以接近一般帆船的速率来看,若是能提供 5kW 的功率,福船可达 4.7 节的速率。关于扶正力臂曲线对于船隻稳定性的影响,福船稳定范围甚大,能在天候险恶的海域航行,是理想的航运船隻船型。普通福船的稳度消失角为123°,为沙船的两倍,遇上大风浪也不会轻易倾侧,适合远洋航海。   从稳度安全域的表现来看,福船的稳度安全性佳,遇到大浪时,福船式的船有较大机会存活。<ref>[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XwquOKINclUJ:myweb.ncku.edu.tw/~chenjh/research/zheng-he/4ships.PDF+&cd=7&hl=en&ct=clnk&gl=us 许智超,陈政宏,"四种典型中国式古帆船性能之比较",[[国立成功大学]]造船暨船舶机械工程学系]</ref>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可见当时中国有能力造出像文献上所记载的庞大远洋海船。
== 航海 ==
据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1451年定稿)记录:宝船六十三只,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明 马欢原著 万明校注 明钞本 《[[瀛涯胜览]]》校注 第5页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027-6378-7),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换算成国际单位则为长一百五十一点一八[[公尺|米]],宽六十一点六米。船上的九枝桅可以同时悬挂十二张船[[帆]],[[锚]]重数千斤,一艘船可容纳上千人。<ref>《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ref>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史料所载有误,可能马欢著作在传抄修订刻印时错录有关船隻大小的数据,其他书籍都採信马欢著述故而踵谬。此观点并指出:从古至今都无如此规模的类似木帆船出现。比较具代表性的论点是于198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大会上,杨宗英宣读的论文《略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尺度》。   在分析了史料常有失实;船舶尺度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以及受材料强度限制等几点后,作者提出:「明史上记载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若将其宽作为长,将长度的单位丈改为尺,而改为四丈四广,十八丈长,则与一般法式估算的尺度相当接近了。」,除这一论文所述观点,还有学者认为「广十八丈」是「广于八丈」之误。<ref>[https://read01.com/8oKJ4Q.html 郑和宝船堪称古代的航空母舰,明朝真的能造的出来吗? read01]</ref>即使是保守估计的十八丈长度,即约爲六十米,在当时来说也是庞然巨物,相当于三个半世纪以后,英国海军旗舰[[胜利号战舰|胜利号]]的船身长度。
[[马欢]]著《[[瀛涯胜览]]》记录:计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力士、通士、民稍、买办、 书手、通共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监七员、少监十员、监丞五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都指挥二员。指挥九十三员、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四百三员。教谕一员、阴阳官一员、舍人二名、余丁一名。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名。
明初之时,食品加工方法已能处理保鲜期短暂的食物,例如将肉类、水产、蔬莱以盐、酱、醋、酒糟醃製,或烟燻、晒乾。将水果曝晒成果脯,或以蜜、糖渍,或用火焙。郑和船队的食物,除了盐、酱、茶、酒及饮用水之外,还包括不易变质的米麦等穀物、豆类,还有加工处理过的果菜、肉类、水产以及醋、蜜、糖等调料。
郑和船队可就地捕钓水产类,并在船舱中以活水养殖;家禽类也可在船上畜养;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种。按十四世纪上半叶[[北非]][[丹吉尔]]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描写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隻,其船员常在木盆中栽种蔬莱、生薑,提供日常食用。然而,船上的产量毕竟有限。   大量的新鲜蔬果、肉类及饮用水,势必待上岸时补给,尤其是不可或缺的淡水。正如[[巩珍]]在《[[西洋番国志]]》的自序中所述「缺其食饮,则劳困弗胜,况海水卤咸,不可入口,皆于附近川泽及滨海港湾,汲汲淡水。水船载运,积贮仓粮舟者,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弛。」。
=== 船队通讯 ===
{{reflist}}
=== 外部连结 ===
* [http://www.gmw.cn/content/2010-04/11/content_1090668.htm 中国专家将赴非洲寻找郑和沉船]
* [http://world.huanqiu.com/well_read/2013-01/3594565.html 肯尼亚出土中国明朝永乐铜钱 或可证明郑和曾远涉至此]
 
[[category:明朝航海史、明朝历史事件]]
129,2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