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35
次編輯
變更
麦芒(紫扁豆)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麦芒'''<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609584/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麦芒'''<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609584/pexels-photo-1060958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麦芒》'''是[[中国]]当代作家紫扁豆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麦芒===
六月的西南风简直就不是风,那是燎人的焰,炙着草、炙着树、炙着天、炙着地,裸露着白色盐碱的土地象块干透的馍,掉着渣渣儿。随风扬起的尘土颗粒裹挟进滚滚的热浪里,烫的喉咙又痒又咸,人们喊话的声音都冒着烟。巴掌大的树荫守着一壶水,那是割麦人佝偻着腰往返一遭的目标,缓歇一口气的理由。黝黑的臂膀上淌下的汗滴淬硬了麦芒的锋,一根根直挺挺的熠熠生辉。这就是我记忆里儿时的麦收季,那是勇敢者的游戏。
“芒种三天见麦茬”,又是抢收抢种的季节,免不了回忆起这样的情景。我们“七零后”这代人切身体会过“汗滴禾下土”辛苦,同样见证了从牲畜、手工到机械化的耕作变革。见证、亲历这场千年一遇的伟大变革,作为七零一代是何其幸运,每到这麦收季不免感慨万千。
记得当年每逢这个时候,我家的庭院或门洞里就会燃起一堆锯末,锯末烧起来很有意思,没有焰,全是暗火,一点点往里烧,表面看去就是一堆死灰,其实里面是个熔炉,有高涨和饱满的热情。爷爷是木匠,就是利用这一堆火,为乡亲们义务修理农具。那时收麦的农具大都是木制的,如木锨、木叉、木耙、木刮板……爷爷总会把各种木条、木棍、木板埋在火堆里,加热后塑性,本来直直硬硬的家伙,在他手中就像面条一样任意弯曲,晾凉后就成了各种弧度的叉股、耙齿、锨头、把杆……
使用这样的木质农具不知沿袭了多少年,那是自古以来农耕文明的结晶。用起来轻便,效率也高,伤不了粮食、场地,也伤不了人、畜,取自自然、用于改造自然,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哲学。这样的木质农具就像我的祖辈、父辈们纯朴而坚毅的臂膀,平常又平凡,弯曲处可触摸到他们的韧,黝黑处可见到他们经历过的火的锤炼。但那火没有张扬的焰,是不为人识的炽烈,那锤炼没有叮当作响的[[激越]],是无语的[[铿锵]]。那是一种纯度,一种精度,一种卑微里的坚毅,就像麦芒的锋尖在烈日与汗水中淬硬。
总记得奶奶和母亲在地头、场边捋莛子,掐头去尾挑拣那些长短、粗细匀称的麦秸,剥掉枯干的叶子,露出光亮笔直的莛杆儿。那是一场选秀,黄白色的肌肤泛着晶莹的光彩,骨感的身姿俊美而细腻,让人联想到君子之竹。抓一把在手扎扎实实,捋一根指尖滑滑爽爽,闻一闻,甜甜的,那是阳光的味道,就像麦芒一样瞬间在鼻腔炸开,继而遍布周身,所有的疲劳困顿一扫而空。
莛子的用途是蒸馍,把它均匀的铺在笼屉上,放上馒头,大火蒸熟,白面馍就渗入了鲜麦秸的味道,就像粽子,米与叶的味道混在一起,效果奇佳。过了忙收、忙种的日子,得遇闲暇,把麦莛编成宽宽厚厚的席子,到了暑期铺在树荫里,[[乘凉]]时躺上去十分的惬意。偶尔掐一节麦莛,把玩在手,轻轻划在脸上,放入唇边、舌尖[[咀嚼]],体悟丰收、品味自然,那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修行。所有的这些场景随着[[机械化]]的普及都成了回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亲历了这些[[过往]]、这场[[变革]]。这变革之中也许什么都会变,但唯有麦的芒不会变,因为它是在阳光和汗水中淬硬的。
说起农村、农民,说起这场变革,不能不提小岗村。凤阳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出过大名鼎鼎的皇帝朱元璋,可让更多现代人知道凤阳、了解凤阳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小岗村。那一枚枚红手印按开了一道闸门,一切关于土地、关于粮食,甚至关于体制的话题,像被久困的洪流喷涌而出、势不可挡。那一根根戳下的手指,其实就是一根根麦芒,它的勇气、它的锋芒刺穿了纸背,撩拨着历史的洪流!
这麦的芒,是[[卑微]]的、是细小的,但却倔强的、执着的,直直的,向着阳光!所以它又是[[勇敢]]的、且[[无所畏惧]]的!
<ref>[https://www.sanwenzx.com/jingdian/mingjia/2010/15161.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紫扁豆,江苏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center>'''麦芒'''<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0609584/pexels-photo-1060958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麦芒》'''是[[中国]]当代作家紫扁豆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麦芒===
六月的西南风简直就不是风,那是燎人的焰,炙着草、炙着树、炙着天、炙着地,裸露着白色盐碱的土地象块干透的馍,掉着渣渣儿。随风扬起的尘土颗粒裹挟进滚滚的热浪里,烫的喉咙又痒又咸,人们喊话的声音都冒着烟。巴掌大的树荫守着一壶水,那是割麦人佝偻着腰往返一遭的目标,缓歇一口气的理由。黝黑的臂膀上淌下的汗滴淬硬了麦芒的锋,一根根直挺挺的熠熠生辉。这就是我记忆里儿时的麦收季,那是勇敢者的游戏。
“芒种三天见麦茬”,又是抢收抢种的季节,免不了回忆起这样的情景。我们“七零后”这代人切身体会过“汗滴禾下土”辛苦,同样见证了从牲畜、手工到机械化的耕作变革。见证、亲历这场千年一遇的伟大变革,作为七零一代是何其幸运,每到这麦收季不免感慨万千。
记得当年每逢这个时候,我家的庭院或门洞里就会燃起一堆锯末,锯末烧起来很有意思,没有焰,全是暗火,一点点往里烧,表面看去就是一堆死灰,其实里面是个熔炉,有高涨和饱满的热情。爷爷是木匠,就是利用这一堆火,为乡亲们义务修理农具。那时收麦的农具大都是木制的,如木锨、木叉、木耙、木刮板……爷爷总会把各种木条、木棍、木板埋在火堆里,加热后塑性,本来直直硬硬的家伙,在他手中就像面条一样任意弯曲,晾凉后就成了各种弧度的叉股、耙齿、锨头、把杆……
使用这样的木质农具不知沿袭了多少年,那是自古以来农耕文明的结晶。用起来轻便,效率也高,伤不了粮食、场地,也伤不了人、畜,取自自然、用于改造自然,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哲学。这样的木质农具就像我的祖辈、父辈们纯朴而坚毅的臂膀,平常又平凡,弯曲处可触摸到他们的韧,黝黑处可见到他们经历过的火的锤炼。但那火没有张扬的焰,是不为人识的炽烈,那锤炼没有叮当作响的[[激越]],是无语的[[铿锵]]。那是一种纯度,一种精度,一种卑微里的坚毅,就像麦芒的锋尖在烈日与汗水中淬硬。
总记得奶奶和母亲在地头、场边捋莛子,掐头去尾挑拣那些长短、粗细匀称的麦秸,剥掉枯干的叶子,露出光亮笔直的莛杆儿。那是一场选秀,黄白色的肌肤泛着晶莹的光彩,骨感的身姿俊美而细腻,让人联想到君子之竹。抓一把在手扎扎实实,捋一根指尖滑滑爽爽,闻一闻,甜甜的,那是阳光的味道,就像麦芒一样瞬间在鼻腔炸开,继而遍布周身,所有的疲劳困顿一扫而空。
莛子的用途是蒸馍,把它均匀的铺在笼屉上,放上馒头,大火蒸熟,白面馍就渗入了鲜麦秸的味道,就像粽子,米与叶的味道混在一起,效果奇佳。过了忙收、忙种的日子,得遇闲暇,把麦莛编成宽宽厚厚的席子,到了暑期铺在树荫里,[[乘凉]]时躺上去十分的惬意。偶尔掐一节麦莛,把玩在手,轻轻划在脸上,放入唇边、舌尖[[咀嚼]],体悟丰收、品味自然,那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修行。所有的这些场景随着[[机械化]]的普及都成了回忆,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亲历了这些[[过往]]、这场[[变革]]。这变革之中也许什么都会变,但唯有麦的芒不会变,因为它是在阳光和汗水中淬硬的。
说起农村、农民,说起这场变革,不能不提小岗村。凤阳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出过大名鼎鼎的皇帝朱元璋,可让更多现代人知道凤阳、了解凤阳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小岗村。那一枚枚红手印按开了一道闸门,一切关于土地、关于粮食,甚至关于体制的话题,像被久困的洪流喷涌而出、势不可挡。那一根根戳下的手指,其实就是一根根麦芒,它的勇气、它的锋芒刺穿了纸背,撩拨着历史的洪流!
这麦的芒,是[[卑微]]的、是细小的,但却倔强的、执着的,直直的,向着阳光!所以它又是[[勇敢]]的、且[[无所畏惧]]的!
<ref>[https://www.sanwenzx.com/jingdian/mingjia/2010/15161.html 散文在线网]</ref>
==作者简介==
紫扁豆,江苏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