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地质灾害防治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地质灾害防治</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地质灾害防治</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ref>[ ], , --</ref>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从而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基本内涵==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成因==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特点==
(1)呈长期高发态势
我国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据预测,本世纪前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致使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孕育暴雨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趋于活跃,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加大,造成地质灾害的总体形势可能更加严重,未来数年内仍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2)有上升趋势
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干扰破坏地质环境,难免导致或加剧地质灾害,使之呈不断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剧烈,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库蓄水等人为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东部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圈逐渐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全国各地采矿挖掘形成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在矿区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
(3)灾害点多面广
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国家重大工程与城镇安全,防治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已发现的约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山区铁路干线、国家公路主干线工程区和400多个城镇、100余个大型工厂、几百座大型矿山和上万个村庄所在地,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28万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800多个。
(4)多问题有待解决
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基础调查资料,调查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
②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薄弱,只有部分地区进行了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试点,绝大部分地区仍主要局限于较低水平的群测群防。
③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多,许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待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④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意识需要进一步普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队伍人员数量、水平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⑤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程度低,未能充分利用各种防灾信息。
⑥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治措施==
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地质灾害中是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灾种,有效地减轻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常对这三类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治,主要工程措施如下:
(1)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
②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③锚固。板状、柱状和倒锥状危岩体极易发生崩塌错落,利用预应力锚杆(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崩塌的发生。锚固措施可使临空面附近的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
④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一般先进行锚固,再逐段灌浆加固。
⑤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对于滑坡体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孔隙水压力、减低地下水对滑坡岩土体的软化作用。
⑥削坡与清除。削坡减载是指对危岩或滑坡体上部削坡,减轻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和滑坡体的稳定性。对规模小、危险程度高的危岩体可采用爆破或手工方法进行清除,彻底消除崩塌隐患,防止造成危害。
⑦软基加固。保护和加固软基是崩塌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陡崖、悬崖和危岩下裸露的泥岩基座,在一定范围内喷浆护壁可防止进一步风化,同时增加软基的强度。若软基已形成风化槽,应根据其深浅采用嵌补或支撑方式进行加固。
⑧线路绕避。对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的地段,即使是采用坚固的建筑物,也经受不了大型崩塌的破坏,故铁路或公路必须设法绕避。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或绕到河谷对岩、远离崩塌体,或移至稳定山体内以隧道通过。
⑨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大的危石威胁行车安全,则应采用修筑与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或是用锚固方法予以加固;对深凹的坡面须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进行灌浆处理。
(2)滑坡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滑坡滑动多与地表水或地下水活动有关。因此在滑坡防治中往往要设法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滑体,减少地表水对滑坡岩土体的冲蚀和地下水对滑体的浮托,提高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和滑坡的整体稳定性。
②减重与加载。通过削方减载或填方加载方式来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也可以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这种措施只有在滑坡的抗滑地段加载,主滑地段或牵引地段减重才有效果。
如果滑坡的滑动方式为推动式,并具有上陡下缓的滑动面,采取后部主滑地段和牵引地段减重的治理方法可起到治理滑坡的作用。减重时需经过滑坡推力计算,求出沿各滑动面的推力,才能判断各段滑体的稳定性。减重不当,不但不能稳定滑坡,还会加剧滑坡的发展。
加载,即在滑坡前部或滑坡剪出口附近填方压脚,以增大滑坡抗滑段的抗滑能力。采用此项措施的前提条件是滑坡前缘必须有抗滑地段存在。与减重一样,滑坡前部加载也要经过精确计算,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
③抗滑挡土墙。抗滑挡土墙工程破坏山体平衡小,稳定滑坡收效快,是滑坡整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于中小型滑坡可以单独采用,对于大型复杂滑坡,抗滑挡土墙可作为综合措施的一部分。设置抗滑挡土墙时必须弄清滑坡滑动范围、滑动面层数及位置和推力方向及大小等,并要查清挡墙基底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挡墙变形,甚至挡墙随滑坡滑动,造成工程失效。
④锚索。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⑤抗滑桩。抗滑桩是以桩作为抵抗滑坡滑动的工程,抗滑桩是在滑体和滑床间打入若干大尺寸锚固桩并使两者成为一体,从而起到抗滑作用,所以又称锚固桩。桩的材料有木桩、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桩等。近年来,抗滑桩已成为滑坡整治的一种关键工程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⑥微型桩。微型桩指直径小于300mm、长细比大于30的插入桩或灌注桩,其桩径较小,可以达到很大的深度,穿过各种岩石和障碍物,甚至可以做到任何斜度;因其配筋量很大,可承受弯曲应力,而位移很小;施工时震动、地面扰动和噪音小,既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也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并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安设;在场地狭窄、出入困难、环境和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显示出明显的优点。
⑦护坡工程。护坡工程主要是指对滑坡坡面的加固处理,目的是防止地表水冲刷和渗入坡体。对于黄土和膨胀土滑坡,坡面加固护理较为有效。具体方法有混凝土方格骨架护坡和浆砌片石护坡。在混凝土方格骨架护坡的方格内铺种草皮,不仅绿化,更可起到防冲刷作用。
⑧绕避。绕避属于预防措施而非治理措施。对于大型滑坡或滑坡群的防治,由于工程难度大,防治工程造价高,工期长,有时不得不采取绕避的方式来预防滑坡灾害。
⑨其它措施。针对滑带土的不良工程性质,通过提高滑带土强度的方法防止滑坡滑动。这种方法包括钻孔爆破、焙烧、化学加固和电渗排水等。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方法是可行的,但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还很少应用。
(3)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跨越工程。在泥石流沟上方修筑桥梁、涵洞跨越避险工程,使泥石流有排泄通道,又能保证道路的畅通。
②穿越工程。在泥石流下方修筑隧道、明洞和渡槽的穿越工程,使泥石流从上方排泄,下方交通不受影响。这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种主要工程形式,对于隧道、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③防护工程。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重要工程设施修筑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防护工程,从而抵御泥石流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危害。
④排导工程。修筑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排导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
⑤拦挡工程。修筑拦砂坝、固床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拦挡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缓泥石流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
对于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常须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应用。最常见的有拦碴坝与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导流堤、拦砂坝和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拦砂坝、急流槽和渡槽相结合的明洞(或渡槽)工程等。防护工程也常与其它工程配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配合使用,比单纯采用某一种工程措施要更为有效,也更为经济合理。
防治地质灾害,除上述工程措施外,还要加强灾害监测,有效地进行灾害预测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并且合理保护和治理各个区域的地质自然环境,以削弱灾害活动的基础条件。其基本途径是根据区域条件,科学地进行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特别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在山区应广泛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涵养水土,防治水土流失;在城镇和沿海地区,也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人为出,以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强化隐患调查排查和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群测群防,推进群专结合,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是分级分类,属地管理。
按照险情灾情等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分级负责,承担主体责任,中央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人为工程活动等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等责任。
三是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部署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任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四是依法依规,科学减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和动态变化性特点,强化基础研究,把握其发生变化规律,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科学防灾减灾。
==防治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据此目标,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和基层防御能力建设。
实施调查评价,查清地质灾害发生地质背景,完善调查评价体系,是有效管控地质灾害风险的基础工作。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以县(市、区)为单元的1:5万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岩溶塌陷重点防治区1:5万岩溶地面塌陷综合地质调查,全面完成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1:5万地面沉降地裂缝综合地质调查。二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三查”。三是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示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全面完成4000个重点集镇的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集镇周边20000处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
实施监测预警,强化监测队伍力量,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是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主要工作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实现山地丘陵县(市、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推广网格化管理等先进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监测作用,完善专业监测队伍驻守制度,构建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有机融合的监测网络,开展威胁城镇、重大工程所在区域、交通干线及其它重要设施的3000处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三是健全完善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推进国土、水利、规划、建设等部门的监测网络数据共享。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通过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措施。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对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40万户140万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二是部署300条特大型泥石流沟、1500处特大型及大型崩塌滑坡、20000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三是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风险可控。
建立健全适应公共管理需求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是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举措。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健全完善地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指导机构。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基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二是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提高应急值守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国家、地方、部门间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应急平台。
地质灾害防治关键在基层,基层防灾能力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的根本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为:一是大力培育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力量,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二是继续推进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四省和其他省份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三是构建网格化、智能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体系,完善远程会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有效提升应急处置和服务社会能力。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区内的县及乡镇地质灾害防治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2020个山地丘陵县(市、区)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参加培训和应急演练2500万人次。五是充分发挥“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推进深空对地观测应用,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等研究,提升特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与应急处置专业化支撑能力。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地质灾害防治</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ref>[ ], , --</ref>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从而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基本内涵==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成因==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
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
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特点==
(1)呈长期高发态势
我国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据预测,本世纪前期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致使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孕育暴雨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趋于活跃,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加大,造成地质灾害的总体形势可能更加严重,未来数年内仍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2)有上升趋势
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干扰破坏地质环境,难免导致或加剧地质灾害,使之呈不断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剧烈,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库蓄水等人为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东部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圈逐渐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全国各地采矿挖掘形成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在矿区和矿业城市普遍存在。
(3)灾害点多面广
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国家重大工程与城镇安全,防治任务十分繁重。我国已发现的约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山区铁路干线、国家公路主干线工程区和400多个城镇、100余个大型工厂、几百座大型矿山和上万个村庄所在地,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28万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800多个。
(4)多问题有待解决
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基础调查资料,调查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
②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薄弱,只有部分地区进行了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试点,绝大部分地区仍主要局限于较低水平的群测群防。
③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多,许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待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④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意识需要进一步普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管理队伍人员数量、水平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⑤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程度低,未能充分利用各种防灾信息。
⑥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治措施==
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地质灾害中是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严重的灾种,有效地减轻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常对这三类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治,主要工程措施如下:
(1)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
②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坠落的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③锚固。板状、柱状和倒锥状危岩体极易发生崩塌错落,利用预应力锚杆(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崩塌的发生。锚固措施可使临空面附近的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
④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一般先进行锚固,再逐段灌浆加固。
⑤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对于滑坡体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孔隙水压力、减低地下水对滑坡岩土体的软化作用。
⑥削坡与清除。削坡减载是指对危岩或滑坡体上部削坡,减轻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和滑坡体的稳定性。对规模小、危险程度高的危岩体可采用爆破或手工方法进行清除,彻底消除崩塌隐患,防止造成危害。
⑦软基加固。保护和加固软基是崩塌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陡崖、悬崖和危岩下裸露的泥岩基座,在一定范围内喷浆护壁可防止进一步风化,同时增加软基的强度。若软基已形成风化槽,应根据其深浅采用嵌补或支撑方式进行加固。
⑧线路绕避。对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的地段,即使是采用坚固的建筑物,也经受不了大型崩塌的破坏,故铁路或公路必须设法绕避。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或绕到河谷对岩、远离崩塌体,或移至稳定山体内以隧道通过。
⑨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大的危石威胁行车安全,则应采用修筑与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或是用锚固方法予以加固;对深凹的坡面须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进行灌浆处理。
(2)滑坡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滑坡滑动多与地表水或地下水活动有关。因此在滑坡防治中往往要设法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避免地表水渗入滑体,减少地表水对滑坡岩土体的冲蚀和地下水对滑体的浮托,提高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和滑坡的整体稳定性。
②减重与加载。通过削方减载或填方加载方式来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也可以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但这种措施只有在滑坡的抗滑地段加载,主滑地段或牵引地段减重才有效果。
如果滑坡的滑动方式为推动式,并具有上陡下缓的滑动面,采取后部主滑地段和牵引地段减重的治理方法可起到治理滑坡的作用。减重时需经过滑坡推力计算,求出沿各滑动面的推力,才能判断各段滑体的稳定性。减重不当,不但不能稳定滑坡,还会加剧滑坡的发展。
加载,即在滑坡前部或滑坡剪出口附近填方压脚,以增大滑坡抗滑段的抗滑能力。采用此项措施的前提条件是滑坡前缘必须有抗滑地段存在。与减重一样,滑坡前部加载也要经过精确计算,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
③抗滑挡土墙。抗滑挡土墙工程破坏山体平衡小,稳定滑坡收效快,是滑坡整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于中小型滑坡可以单独采用,对于大型复杂滑坡,抗滑挡土墙可作为综合措施的一部分。设置抗滑挡土墙时必须弄清滑坡滑动范围、滑动面层数及位置和推力方向及大小等,并要查清挡墙基底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挡墙变形,甚至挡墙随滑坡滑动,造成工程失效。
④锚索。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⑤抗滑桩。抗滑桩是以桩作为抵抗滑坡滑动的工程,抗滑桩是在滑体和滑床间打入若干大尺寸锚固桩并使两者成为一体,从而起到抗滑作用,所以又称锚固桩。桩的材料有木桩、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桩等。近年来,抗滑桩已成为滑坡整治的一种关键工程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⑥微型桩。微型桩指直径小于300mm、长细比大于30的插入桩或灌注桩,其桩径较小,可以达到很大的深度,穿过各种岩石和障碍物,甚至可以做到任何斜度;因其配筋量很大,可承受弯曲应力,而位移很小;施工时震动、地面扰动和噪音小,既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也能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并能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安设;在场地狭窄、出入困难、环境和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显示出明显的优点。
⑦护坡工程。护坡工程主要是指对滑坡坡面的加固处理,目的是防止地表水冲刷和渗入坡体。对于黄土和膨胀土滑坡,坡面加固护理较为有效。具体方法有混凝土方格骨架护坡和浆砌片石护坡。在混凝土方格骨架护坡的方格内铺种草皮,不仅绿化,更可起到防冲刷作用。
⑧绕避。绕避属于预防措施而非治理措施。对于大型滑坡或滑坡群的防治,由于工程难度大,防治工程造价高,工期长,有时不得不采取绕避的方式来预防滑坡灾害。
⑨其它措施。针对滑带土的不良工程性质,通过提高滑带土强度的方法防止滑坡滑动。这种方法包括钻孔爆破、焙烧、化学加固和电渗排水等。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方法是可行的,但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还很少应用。
(3)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
①跨越工程。在泥石流沟上方修筑桥梁、涵洞跨越避险工程,使泥石流有排泄通道,又能保证道路的畅通。
②穿越工程。在泥石流下方修筑隧道、明洞和渡槽的穿越工程,使泥石流从上方排泄,下方交通不受影响。这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种主要工程形式,对于隧道、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③防护工程。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重要工程设施修筑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防护工程,从而抵御泥石流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危害。
④排导工程。修筑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排导工程,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
⑤拦挡工程。修筑拦砂坝、固床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拦挡工程,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缓泥石流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
对于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常须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应用。最常见的有拦碴坝与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导流堤、拦砂坝和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拦砂坝、急流槽和渡槽相结合的明洞(或渡槽)工程等。防护工程也常与其它工程配合应用。多种工程措施配合使用,比单纯采用某一种工程措施要更为有效,也更为经济合理。
防治地质灾害,除上述工程措施外,还要加强灾害监测,有效地进行灾害预测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并且合理保护和治理各个区域的地质自然环境,以削弱灾害活动的基础条件。其基本途径是根据区域条件,科学地进行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特别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在山区应广泛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涵养水土,防治水土流失;在城镇和沿海地区,也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人为出,以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强化隐患调查排查和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群测群防,推进群专结合,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是分级分类,属地管理。
按照险情灾情等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分级负责,承担主体责任,中央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人为工程活动等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等责任。
三是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部署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任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四是依法依规,科学减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和动态变化性特点,强化基础研究,把握其发生变化规律,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科学防灾减灾。
==防治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是,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岩溶塌陷调查,全面完成全国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山地丘陵区市、县两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到2020年,建成系统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据此目标,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和基层防御能力建设。
实施调查评价,查清地质灾害发生地质背景,完善调查评价体系,是有效管控地质灾害风险的基础工作。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全面完成山地丘陵区以县(市、区)为单元的1:5万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岩溶塌陷重点防治区1:5万岩溶地面塌陷综合地质调查,全面完成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1:5万地面沉降地裂缝综合地质调查。二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三查”。三是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示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全面完成4000个重点集镇的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集镇周边20000处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
实施监测预警,强化监测队伍力量,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是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主要工作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实现山地丘陵县(市、区)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推广网格化管理等先进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监测作用,完善专业监测队伍驻守制度,构建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有机融合的监测网络,开展威胁城镇、重大工程所在区域、交通干线及其它重要设施的3000处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三是健全完善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推进国土、水利、规划、建设等部门的监测网络数据共享。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通过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措施。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对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40万户140万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二是部署300条特大型泥石流沟、1500处特大型及大型崩塌滑坡、20000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三是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风险可控。
建立健全适应公共管理需求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是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关键举措。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健全完善地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指导机构。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基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二是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提高应急值守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国家、地方、部门间互联互通的地质灾害应急平台。
地质灾害防治关键在基层,基层防灾能力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的根本保障。主要工作任务为:一是大力培育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力量,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二是继续推进云南、四川、湖南、甘肃四省和其他省份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三是构建网格化、智能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体系,完善远程会商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有效提升应急处置和服务社会能力。四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区内的县及乡镇地质灾害防治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2020个山地丘陵县(市、区)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参加培训和应急演练2500万人次。五是充分发挥“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推进深空对地观测应用,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等研究,提升特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与应急处置专业化支撑能力。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