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骊山避暑图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big> 骊山避暑图 》是清代袁江创作 </big>'''|-|<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28de2d1a9ee2c0fd.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60933&sid=8135028 来自 呢图网 的 一幅绢本青绿设色画,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材质;绢本
画作类型;青绿设色画 规格;纵224厘米,横134厘米 现收藏地;首都博物馆|} 《'''骊山避暑图'''》是清代袁江创作的一幅绢本 青绿设色画,现藏于[[首都博物馆]]。<ref>[https://news.sina.com.cn/o/2020-07-26/doc-iivhvpwx7484591.shtml 古画里的“骊山避暑”] , 新浪网 2020-07-26 </ref>
款识:"骊山避暑图。壬午壮月以南宋人笔意拟之。邗上袁江。"
钤印:袁江之印(白)、文涛(朱)。
该画作山水画常用的构图形式,以山水景致占领画面大部,并构成视觉整体的基本轮廓,从而确定了作品的艺术倾向,作者将富丽堂皇的主殿,精心安排在了画面偏下的最佳视觉位置,以便观者不仅能在欣赏时很快捕捉到主体所在,而且能从微观上欣赏殿堂的每一细节部分,其匠心尤如人物创作的脸部处理。
骊山并不临海,而画家在图中避暑宫前平添了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波。这是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把另一时空,即主人公在东海仙山相会的情节隐喻出来,使生前死后的爱情纠葛幻化在同一画面里。给这幅写实的画幅注入了神话的色彩。
2017年5月11日,首都博物馆的"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书画"展览中,《骊山避暑图》被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