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傅抱石

增加 68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其篆书基于汉印,化入秦篆、两周金文,典雅端穆。楷书、行书具晋唐风韵,谨严遒劲,方直险峻。治印初学[[赵之谦]],后融各家之长,自成一格,雅正刚劲,奇崛多姿。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5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用中国画形式画欧洲风光尚属罕见。1959年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美,[[毛泽东]]亲为题句<ref>[http://www.hosane.com/auction/detail/20669009 傅抱石 幽对鸣泉]</ref>。
== 贵人相助 「樂夫天命」贵人相助 ==
傳抱石生平,處處可以看到「造化」對他的眷顧,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難怪他用「樂夫天命」這方閑章了。他出身貧苦, 父親傅聚和是修傘匠,在江西南昌街頭擺攤。傅抱石卻喜歡藝術,從小就喜歡到裱畫店看畫,到街邊刻字攤學篆刻。傅抱石幼小時,有鄰居幫忙,得以完成高小學業,還考上師範學校。師範學校免費,但抱石母親體弱多病,傳抱石要設法賺錢幫補家用。傅抱石利用自己刻印技藝,仿刻名家卬章騙錢,但最終為買家發覺,鬧到了學校,為校長知道,校長不以為忤,反而重視其才華,傳抱石竟因此而聲名大噪,遂以自己名義「抱石齋主人」 接件刻印,後來乾脆改名為傳抱石。 一九二六年傳抱石在第一師範藝術科畢業後,留校任教。
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傅抱石應邀到上海,為新落成的虹橋國際機場候機大廳作畫,當時並未動筆,只是提出畫井岡山等建議。中共華東局魏文伯等領導熱情招呼,吃喝在所難免,返南京前(九月二十八日)的午飯,聽說傅抱石飲了半瓶茅台,傅抱石一輩子最怕坐飛機,但喝了酒壯膽登機。返家後睡眠呼嚕特響亮。第二天早上,跟羅時慧說感到很不舒服,羅叫他睡覺,由她來應付客人。果然不久有客人來訪,夫人下樓打點,及客人離去,已近十一時,夫人上樓,見傅抱石仍然打呼嚕,推他也不醒,喚醫生來,一檢查,無可救藥了,是腦溢血,就此不起。算不幸還是有幸呢,這就見仁見智了。聽說夫人羅時慧問醫生救活後會怎樣?醫生說沒法畫畫,廢人一個,夫人當機立斷,不要搶救(其實也無法搶救),不要苦害傅公折騰,遂於當天下午一時卒於南京漢口路一三二號寓所,春秋六十有二。傅公死得及時,避過文革一役。文革間,江青點了傅抱石的名字,紅衞兵把傅公在雨花台的墳砸個稀巴爛,挖出骨灰盒,打翻在地,踏上一腳,要你永世不得翻身。還把過程拍照,寄傅厚崗六號向家屬示威<ref>[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E8%A8%B1%E7%A6%AE%E5%B9%B3/daily/article/20131006/18451421 許禮平︰樂夫天命傅抱石]</ref>。
== 「其命维新」 山水画与人物画 双峰并峙==他在四十年代的作品上,常常喜欢加盖一方“其命维新”、“踪迹大化”的闲章,勉励自己勇于革新<ref>{{cite book|title=造型艺术硏究|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eagrAAAAMAAJ|year=1988|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ref>。并常引石涛的话“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他创作的准绳,提出"思想变,笔墨就不能不变"。他所生活的时代使他早期潜心于传统的技法,后来力图摆脱陈规旧律,演化成自己独特的风格<ref>{{cite book|title=中國画|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QBLAQAAIAAJ|year=1984|publisher=北京出版社}}</ref>。 
傅抱石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未入蜀前,是认识古人、临仿古人的阶段。第二阶段为入蜀后,即1939年-1949年,客居重庆金刚坡时期。他将皴擦与渲染结合起来,使水、墨、彩在快速的用笔驾驭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皴法上,他以独创的“抱石皴”把勾斫和皴法糅为一体,喜用长锋笔,笔头、笔锋、笔根并用,结合山形和山脉的分坡走向,自由挥洒,形成许多飞白,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三阶段是1949年-1965年去世,是傅抱石山水画技艺的再次变化、成熟完善的阶段。晚年的傅抱石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大胆革新,强化写生,强调从生活中汲取艺术养分,完成了绘画思想的转变和风格样式的革新,以卓越的成绩令人瞩目。诸如1960年两万三千里长途写生、1961年东北写生等写生绘画方式,成了他晚年八年生命历程里的主要创作状态,也成为了他晚年绘画的最为重要的特色<ref>[http://collection.sina.com.cn/auction/zjgd/2017-08-25/doc-ifykiuaz0638897.shtml 假如没有徐悲鸿和郭沫若 傅抱石会不会成拍场传奇]</ref>。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