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傅抱石

移除 1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樂夫天命」贵人相助 ==
抱石生平,處處可以看到「造化」對他的眷顧,一輩子都有貴人相助,難怪他用「樂夫天命」這方閑章了。他出身貧苦, 父親傅聚和是修傘匠,在江西南昌街頭擺攤。傅抱石卻喜歡藝術,從小就喜歡到裱畫店看畫,到街邊刻字攤學篆刻。傅抱石幼小時,有鄰居幫忙,得以完成高小學業,還考上師範學校。師範學校免費,但抱石母親體弱多病, 抱石要設法賺錢幫補家用。傅抱石利用自己刻印技藝,仿刻名家卬章騙錢,但最終為買家發覺,鬧到了學校,為校長知道,校長不以為忤,反而重視其才華, 抱石竟因此而聲名大噪,遂以自己名義「抱石齋主人」 接件刻印,後來乾脆改名為傳抱石。 一九二六年 抱石在第一師範藝術科畢業後,留校任教。
===徐悲鴻===
===郭沫若===
一九三三年三月,傅抱石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研究部,從金原省吾攻東方美術史和雕塑。造化又安排傅抱石認識剛好在東京的[[郭沫若]],郭熱心幫助,介紹傅找文求堂老板田中慶太郎商量出版傅所著《摹印學》一書事宜,又為傅在東京開首次個人畫展事 寫了不少介紹信函,復為其畫作題詩題字。自此傅抱石與郭沫若相交一輩子<ref name="张成觉2014">{{cite book|author=张成觉|title=1957'中国美术|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sIpZAwAAQBAJ&pg=PA131|date=13 April 2014|publisher=China Independent Writers Publishing Inc.|isbn=978-988-12656-3-0|pages=131–}}</ref>。1942 年 6 月,由郭沫若编剧的历史剧《屈原》在山城上演,那种弘扬民族正气的力量鼓舞了抗战中的国民,也对傅抱石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傅抱石创作了《屈子行吟图》,面容惟悖、形容枯稿的屈原行走于浩森的烟波上。与此同时,傅抱石还选取了一系列屈原作品中的人物或内容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形成了他在人物画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题材<ref name="傅抱石陈履生1999">{{cite book|author1=傅抱石|author2=陈履生|title=傅抱石画论|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7IpAQAAIAAJ|year=1999|publisher=河南人民出版社}}</ref>。
大约在1950年,傅抱石就开始了以毛泽东诗意为题材的创 作,如《七律·长征诗意》、《沁园·雪词意》、《清平乐·六盘山 词意》,而这肘毛泽东的这诗词还没有公开发表,但是傅抱石的上述作品就已经参加了这一年的“南京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 1953年,他的另两幅毛泽东诗意画《抢渡大渡河》和《更喜岷山 千里雪》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国画展” 那么, 亻尃 抱石是从哪里得到毛泽东这些诗词的呢? 傅抱石的这些画得益于郭沫若<ref name="杜忠明2014">{{cite book|author=杜忠明|title=毛主席《沁園春﹒雪》的傳奇故事|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vKpcDwAAQBAJ&pg=PA311|date=1 January 2014|publisher=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07710-5|pages=311–}}</ref>。
==「往往醉後」 腦溢血過世於文革前==
傅抱石在畫作上常鈐一印:「往往醉後」,他喜歡喝酒,而要寫出好畫,則往往醉後所作。六十年代,傅抱石有高血壓、心臟病,醫生下禁酒令,友朋也相勸,沒有用,傅公照樣飲酒,他曾說:「悲鴻只活了五十八歲,唐伯虎還不如悲鴻,我今年已是虛度六十了,即使死也不算短命。」所以有人說傅抱石寫畫時,左手握玻璃杯,右手才能落紙。
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傅抱石應邀到上海,為新落成的虹橋國際機場候機大廳作畫,當時並未動筆,只是提出畫井岡山等建議。中共華東局魏文伯等領導熱情招呼,吃喝在所難免,返南京前(九月二十八日)的午飯,聽說傅抱石飲了半瓶茅台,傅抱石一輩子最怕坐飛機,但喝了酒壯膽登機。返家後睡眠呼嚕特響亮。第二天早上,跟 夫人 羅時慧說感到很不舒服,羅叫他睡覺,由她來應付客人。果然不久有客人來訪,夫人下樓打點,及客人離去,已近十一時,夫人上樓,見傅抱石仍然打呼嚕,推他也不醒,喚醫生來,一檢查,無可救藥了,是腦溢血,就此不起。算不幸還是有幸呢,這就見仁見智了。聽說夫人羅時慧問醫生救活後會怎樣?醫生說沒法畫畫,廢人一個,夫人當機立斷,不要搶救(其實也無法搶救),不要苦害傅公折騰,遂於當天下午一時卒於南京漢口路一三二號寓所,春秋六十有二。傅公死得及時,避過文革一役。文革間,江青點了傅抱石的名字,紅衞兵把傅公在雨花台的墳砸個稀巴爛,挖出骨灰盒,打翻在地,踏上一腳,要你永世不得翻身。還把過程拍照,寄傅厚崗六號向家屬示威<ref>[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E8%A8%B1%E7%A6%AE%E5%B9%B3/daily/article/20131006/18451421 許禮平︰樂夫天命傅抱石]</ref>。
==「其命维新」 山水画与人物画 双峰并峙==
===金剛坡時期 抱石皴===
唐人李商隱曾寫過一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描摹蜀地雨景,傅 抱石便以《巴山夜雨》為題,創作了一幅雨景山水畫作。該畫完成 於1943年,屬藝術家「金剛坡時期」代表作,立軸紙本,呈現風雨 中的山色迷濛與樹影繽紛。《巴山夜雨》並非畫家憑空想來,而是 他在親眼見到蜀地奇崛山水後有感而成。傅抱石旅居四川期間的所 見所聞及生活體悟均被寫進畫中,那幾年也成為畫家藝術生涯的重 要轉捩點。 由於戰事動蕩,或由於個人喜好,中國許多近現代畫家都曾在 四川臨摹寫生甚至長期居住,比如黃賓虹、李可染以及傅抱石等。 1939 至丨947 至1947 年間,傅抱石在川東,居於重慶西郊金剛坡下。蜀地山 水, 飛瀑深澗,激發起畫家的創作靈感。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抱石皴」,便是在那一時期開始出現在傅氏畫作中。抱石皴講求大力塗擦, 於橫揮豎掃間展現筆墨勁道以及山水氣勢。這些 · 在《巴山夜雨》以及傅抱石其它雨景山水作品如《聽雨圖》和《萬竿煙雨》中, 均有呈現<ref name="李夢2018">{{cite book|author=李夢|title=繪畫中的日常|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Q6WDwAAQBAJ&pg=PT13|date=1 August 2018|publisher=聯合電子出版有限公司|isbn=978-988-8368-56-3|pages=13–}}</ref>。
===人物 借古寄情 着重眼神刻画===以山水画名世的傅抱石,原来是不画人物的。有两个原因促使他开始兼攻人物画,一是爱史成癖的他为了"研究中国画上'线'的变化史" ,二是他"认为画山水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人物技术。他说“我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 就是这偶然的创作,亦使他在人物画领域占据了重要一席。因为对画史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对东晋与六朝、明清之际这两个时期的极为关注,使得他常常以这两个时期的故事为题材,如《赤壁沽酒图》、《东山逸致》、《兰亭图》等等。傅抱石非常尊崇[[石涛]],对石涛的研究颇深,有关石涛的故事亦成为他热衷表现的画材<ref name="裔萼2008">{{cite book|author=裔萼|title=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zr8PAQAAMAAJ|year=2008|publisher=河北教育出版社|isbn=978-7-5434-6929-7}}</ref>。
他的人物画借古寄情,表现一些自己所崇敬的人物或借以提倡高风亮节。他画恒玄对艺术的珍爱,画石涛之不屈,云林之高洁,屈子之幽愤和国残之悲壮等等,画法简古,多取自六朝如顾恺之等人的画法。由于历史人物本来距现实较远,注入自我情感可较那些围于写生的一类山水画更容易、更自由,也更少一些消极的干扰<ref name="林木2000">{{cite book|author=林木|title=二十世纪中囯画硏究: 现代部分|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VsspAQAAIAAJ|year=2000|publisher=广西美术出版社|isbn=978-7-80625-747-0}}</ref>。
晋[[顾恺之]]的人物画"传神"理论及绘画作品《洛神赋》从美学意识和笔墨技巧上都给他深刻的影响。顾恺之说: "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是阿堵中。"十分强调描绘人的眼神的重要性。傅抱石在创作人物画时特别注重眼神'的刻 。他在"画美人眼睛时,专注得甚至有点紧张的神情,不断把眼睛摘下又戴上,不时地弯下腰准备动笔,又挺起身仔细端详, 仿 佛自语,又似与画中人相聊,手中一只细笔,沾了墨,不断地在唇上舔弄,心有成竹才伏下身去点睛。“<ref name="黃鸿仪1997">{{cite book|author=黃鸿仪|title=现代中国画名家硏究论集|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83kRAQAAMAAJ|year=1997|publisher=古吴轩出版社}}</ref>
江山如此多娇:https://name.388g.com/d/file/mingren/2016-08-20/0e0a3ce465fefc6f71bfd9efca52e0f6.jpg
https://fubaoshi.artron.net/about
==人物畫拍賣價 屢創巔峰==
佳士得香港預展,傅抱石的「琵琶行」特別規劃一個展區。這幅畫作在1945年創作,之後由[[孔祥熙]]家族收藏,輾轉台灣、美國,之後就沒有在公開場合亮相,2010年才在佳士得拍賣,當時成交價就創拍賣紀錄,這次藏家釋出,難得能在展場內一睹「琵琶行」風采,此次拍賣「琵琶行」以港幣2.05億元(約新台幣7.96億元)成交,刷新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品類拍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