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金龙

移除 2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个人生活==
石缝间倔强而顽强的生命,常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张金龙律师张金龙律师
成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就好像被石头压着的一粒种子,不能顺其自然的发芽、自由自在地生长。一些人始终没扛过足以让其窒息的压力而没有了生机。而那些生存欲望尚未消失殆尽的人,当他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他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缕石缝里。他们要读书,因为只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最好养料。出生于1960年的张金龙没有因生命飘落在石缝间而期期艾艾。他认识到,生长于石缝间的小花小草其精神诚然可贵,但最令人赞叹的还有生长于石岩缝隙间的松柏,它们是那样苍劲、挺拔。 [3]
张金龙律师现为河北省首家司法厅直属个人律师事务所主任,并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河北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律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今天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或许张金龙还不是心目中那棵“松柏”,但这成绩的背后却有着同“松柏”一样的精神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向上、向上、再向上。
张金龙主任参加“两高”司法解释座谈会张金龙主任参加“两高”司法解释座谈会
1975年,在一场空前绝后的政治运动中父亲成为了专政对象,正在读初中的张金龙也因此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这一年他刚15岁。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锻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张金龙以坚强的生活毅力和执着的求学信念,自学了初、高中全部课程。1979年,父亲的冤案被平反,张金龙又回到了学校。
1981年,他顺利地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四年优秀的学习成绩使他获得了在本校继续读法学硕士学位的机会。毕业后,他到黑龙江大学任教;1992年,被调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搞法学研究工作。但张金龙对法学研究痴狂的热爱并未将其局限于对法律文字的理解上,他要用实践来证明法理的真伪。1993年,他做了专职律师,1998年参与了“三和时代”的组建工作,并于2003年创建了河北省司法厅直属的第一家个人律师事务所。
 
“律师”就如直升机的起飞平台,它成了张金龙律师自由飞翔的依托。做律师是实践性极强的工作,但张金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二十多年的律师工作使他对中国的法律的理解更完整。他先后在《中国法学》、《中国律师》、《人民检察》、《河北法学》、《学习与探索》、《求实学刊》等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数三十余篇,并有论文获奖。这或许也正是周围人将其归结为“学者型律师”的原因所在。
左起:邱兴隆教授、高铭暄教授、张金龙律师左起:邱兴隆教授、高铭暄教授、张金龙律师
张金龙律师喜欢做学问,也同样喜欢结交潜心于学问研究的老师、朋友。邱兴隆,可谓是中国法学界的才子。1997年,当张金龙律师得知邱兴隆因官司需要律师帮助时,主动与邱兴隆及其家人联系,担任了邱兴隆的辩护人。在艰难的诉讼过程中,张律师为邱兴隆提供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帮助。1998年,邱兴隆被无罪释放。“邱兴隆是我国法学界、特别是刑法学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中国刑法学研究将起不可估量的作用。”张律师如是说。(邱兴隆,男,法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全国法律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
或许,这些在张律师的经历中仅为一斑,但同样映衬着超然的人生境界。
129,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