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5G通信网核心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

增加 68 位元組, 8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5G通信网核心设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针对烽火通信U系列产品特点,项目打通市场、研发、 [[ 计划 ]] 、采购、仓储、生产、 [[ 物流 ]] 、服务等整个价值链,通过集成供应链管理(ISC),实现半成品基于准确预测的推动式生产,缩短交货周期;通过线索到现金管理(LTC),实现成品基于可配置合同的拉动式生产,满足定制化需求,并最终达成光通信设备个性化定制生产的 Y 型智能制造新模式。
==一、案例简介==
烽火通信以 [[ 数字化 ]] 贯通全制造过程,以关键制造环节工艺装备智能化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通过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工艺终端的集成应用,通过 PCT 让生产过程透明可控,建设了烽火通信 U 系列产品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光通信设备个性化定制生产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二、案例背景介绍==
以云计算、大数据、 [[ 物联网 ]] 、移动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孕育兴起,烽火通信正在从传统的通信设备提供商,向全面的信息通信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型,充分发挥技术及产业整合优势,围绕5G技术和ICT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深度融合,快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1)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烽火通信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化的生产制造管理,国际化的产品交付,以及全球化的产品品质竞争,成为烽火通信面临制造升级的新挑战,需要解决跨区域的协同制造,订单的快速响应, [[ 工艺 ]] 品质的一致性,售后运维服务等。
===(2)产品与客户的需求===
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是 [[ 通信 ]] 产品的一大特点。每年烽火通信的新产品投产、产品升级的种类多达上千种;产品更迭的同时,对制造的工艺难度也在提升,器件的小型化、组装的高密度化、产品的差异化定制已经成为趋势。因此,对生产装备和技术能力都提出了升级与优化的需求。
===(3)企业运营的需求===
随着烽火通信规模的不断发展,生产交货金额从公司初创时期的几亿到现在的近三百亿,生产管理的复杂度和规模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由于工厂内各生产工序产能与实际需求波动的不完全匹配,不同工序间的 [[ 自动化 ]] 水平也存在差异,不同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生产线的柔性不足,精细化品质管理与追溯,加上越来越高企的人力成本,成为企业继续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案例应用详情==
烽火通信针对 5G 通信网核心设备——U 系列产品个性化定制、工艺复杂、品质管控要求高等特点,围绕装联、测试、集成、组网、运维等核心业务需求,以数字化贯通全制造过程,以关键制造环节工艺装备智能化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通过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工艺终端的集成应用,通过 PCT 让生产过程透明可控,建设烽火通信 U 系列产品智能制造工厂,实现光 [[ 通信 ]] 设备个性化定制生产的Y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微信截图_20211124152248.png
针对烽火通信U系列产品特点,需要打通市场、研发、 [[ 计划 ]] 、采购、仓储、生产、物流、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烽火通过集成供应链管理(ISC),实现半成品基于准确预测的推动式生产,缩短交货周期;通过线索到现金管理(LTC),实现成品基于可配置合同的拉动式生产,满足定制化需求,并最终达成光通信设备个性化定制生产的 Y 型智能制造新模式。
实现Y型智能制造新模式,是通过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支撑;包括由RDM、PLM、数字化设计 [[ 软件 ]] 、DFM、CAPP等组成的数字化产品集成研发设计平台,以ERP、SRM、CRM、B2B、PCT等为基础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以MES、APS、WMS、QMS构成的数字化精益制造平台,MRO智能运维平台,以及多门类、多台套的各型智能化生产装备等。
本项目具体实施与应用情况如下:
===1) 夯实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
进一步夯实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和企业 IT 架构。一是全面梳理工业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利用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手段实现制造全流程资源要素的数据采集;三是开展中间件技术 [[ 研究 ]] ,实现底层装备数据和过程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融合,并实现与上层业务系统的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交互集成;四是建立大数据支撑平台,实现对过程数据的关联处理,为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 完善八大运营系统===
进一步完善八大运营系统并实现对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的流程贯通。集成八大运营系统(FHRDM、PLM、ERP、SRM、APS、MES、PCT、MRO)以及 CAPP、WMS、QMS 等核心业务系统,对公司内部的研发、计划、采购、 [[ 制造 ]] 、物流、质量、销售、服务、财务、管理等进行集成,打破原来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以及业务功能之间的“信息孤岛”局面,实现全流程信息的互联互通。
===3) 突破短板装备关键技术===
进一步采用国产智能化部件/装备及软件,突破针对关键工艺的短板装备的关键技术。一是采用国产化 RFID、工业视觉、伺服控制等智能部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采集、跟踪、管控;二是在生产工艺、物流、质量三大环节采用国产化智能装备和系统软件,实现智能工艺终端、智能物流及物料执行、云检测平台;三是突破 [[ 视觉 ]] 定位、柔性机械手、多运动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光适配器保护帽自动拆装机器人、散热器涂胶贴装设备等关键瓶颈设备;四是通过 M2M 交互集成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运营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集成。
===4) 建立透明化管理决策平台===
建立以数据驱动为基础、 [[ 大数据 ]] 为支撑的透明化管理决策平台。一是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质量大数据系统,通过质量分析决策,建立市场对质量苛刻要求的评估体系;二是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通讯架构,实现系统间信息的自由流通和无缝衔接,并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智能决策中心(PCT)。
==四、创新性与优势==
通过建设本项目,烽火通信有效地整合了上下游供应链和制造生态圈,研发应用了光接收机排针引脚自动激光焊接机器人、光适配器保护帽自动拆装机器人、散热器涂胶贴装设备、LCR 量测一体化装备等关键瓶颈设备,提高了关键装备、 [[ 软件 ]] 的国产化率,从而有效确保了产品自主安全可控。
==五、案例应用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烽火通信生产效率提高了37.12%,产品研制后期缩短了31.32%,产品不良率下降了51.05%,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26%,生产交付周期缩短了30天,出货金额由2015年的33.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5.2亿元(预计),进一步巩固了烽火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目前以烽火通信为核心的供应商有 120 家,其中产值过亿的国内供应商 90 家。通过烽火通信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实现与供应商业务的集成,将整体提高整个国内供应链的制造能力与制造水平。同时,从 [[ 成本 ]] 节省角度出发,国内供应商可以节省运营成本30%以上,人均效益提高 20%,目前已为国内直接供应商新增产值 151 亿元/年,拉动整个供应链体系规模 500 亿以上。
同时,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烽火通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倒逼其供应商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供应链 [[ 制造 ]] 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714,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