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在“振兴家乡座谈会”上的发言'''<br><img src="http" w…”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在“振兴家乡座谈会”上的发言'''<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在“振兴家乡座谈会”上的发言》'''是[[中国]]当代作家冯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在“振兴家乡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座的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县的各位“父母官”亲临兰州,主持召开“会宁籍在兰工作人员振兴家乡座谈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商振兴家乡的大计,我和在坐的每位同志一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谨代表在兰工作的会宁籍同志和曾在会宁工作过的在兰老领导说几句话。首先对会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表示衷心的谢意,对全县43万父老乡亲表示[[怀念]]和敬意。

我们说,振兴家乡就得热爱[[家乡]]。[[热爱]]家乡就得认识家乡。我是土生土长的会宁人,对会宁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50年代我在会宁做过一段时间的负责工作,跑的[[地方]]多了,了解的情况也就比较全面,认识到会宁确实是个好地方。那时的会宁有4多:粮多、油多、肉多、鸡蛋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农业]]生产的条件比50年代要好多了,现在保灌水地就有10万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民政策重新激发了会宁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再加上会宁现在的[[领导]]体察民情,热爱会宁,下决心振兴会宁,使会宁的面貌有了大的改观。我接触会宁的干部、工人和[[学生]]较多,通过和[[许多]]同乡的交谈,我大概了解到,现在,全县有三分之一以上农户的存粮能吃3年多,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的存粮能吃两年多,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农户的存粮能吃一年或稍多一点的时间。我觉得这个估计有低不高。这说明会宁的形势是好的,是令人鼓舞的。

去年我到北京,在孔庙碑刻上发现:光绪20年至30年的11年内,会宁就有进士6名。他们是刘庆笃、秦望澜、苏耀泉、杨思、苏源泉、万宝成。这 11 年总共开考 5 次,每次都有会宁人。光绪 30年,一次开考就有两名进士是会宁人。明、清时会宁出了不少人才。全国有“无林不开榜”,甘肃有“无会宁不开榜”之称,至于秀才、举人那就更多了。我在这里并不是赞美科举制度,从上面说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在明、清时代,会宁人的文化水平并不比其它地方差,也许还比周围的县高一些。高考制度恢复以后,1977年至1984年8年时间,会宁有300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学校。不但在定西地区,而且在全省也小有名气,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会宁地大,全县总面积有6400多平方公里,宜农、宜林、宜牧;会宁物博,有几十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矿藏资源;人才众多,县领导的施政方针、措施对头得力。前些日子一位会宁同志对我讲:从前有人问他“哪里人?”他回答:“会宁人。”对方说:“噢,就是最干旱的那个县。”后来又有人问他:“你是哪里人?”听到他的回答后,对方说:“就是出过王大娘的那个县。”近年来,又有人问他:“哪里人?”当听到他是会宁人时,对方有些羡慕地说:“哎哟!就是每年考上大学生最多的那个县。”这说明,会宁的形象在外界人心目中也在发生变化,这和会宁的领导同志花费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为了振兴会宁,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兰工作的会宁籍同志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继去年7月发出集资办学的倡仪后,随后县人民政府又聘请了一批顾问。为了召开好这个座谈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俊武同志带领工作组,专门在兰州进行了半个月的调查摸底工作。最近,县政府又由副县长李迎春同志带领几位同志进行筹备工作,今天,县上的领导同志几乎全都亲临会议,使在兰工作的会宁籍同志有愧对乡亲之感。有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认为不完全,应该再加一句:“好男儿不忘家乡”。我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不忘父老乡亲的嘱托,出力献计,把振兴会宁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和几位老同志磋商,先对会宁的建设提几点建议,一来表达心意,二来抛砖引玉。

一、教育方面

当前,会宁的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数量可观的中、小学办学网点,其特点是教师队伍素质好、年轻、教风学风好。除继续按县上的决策抓好普通中、小学教育外,有必要狠抓两件事:一是幼儿教育;二是大办农职业中学和成人技术学校。许多教育家提出“开发儿童早期智力”。实践也证明,儿童上过幼儿园与不上幼儿园大不一样,会宁教师进修学校可以培训幼儿师资。会宁是农业地区,开办农职业中学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振兴家乡的建设。另外,还可以把人数不少的高、初中毕业生组织起来,因地制宜地举办农副加工、财会、建筑等技术学校,先投资于智力,然后事半功倍地在经济建设上发挥效益。

二、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上下功夫

耕地多,地域辽阔是我们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在抓好种树种草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地调整作物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的品种,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如:胡麻、黄豆、大麻、党参、甜菜、葵花、籽瓜、西瓜、百合、各种水果、西红柿、大蒜、紫花苜蓿等,这些已有种植的作物多多益善。同时还可以引进一些经挤作物。羊、马、牛、猪、驴、骡、鸡、兔,过去养的多,群众很习惯,又有经验。羊,一户就养几百只,马,一户养100多匹,像过去锁北塬的锁家,新疆的细毛羊、秦川牛都可以引进来养,在北京的司理同志建议会宁养猫,这是值得重视的,俗话说:“雌牛不雌牛,三年五头牛”,说明会宁人对养殖业早有重视,今天我们应更加重视。武威请来北京人帮他们加工细粉丝、豆乳等,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我们会宁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搞加工业的潜力很大,前途当然很光明,例如可以把荞皮做成枕头芯出售,这样搞,就是会做生意,解放前,北京有个高级粮店,出售的还有扁豆面和荞麦面,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扁豆、荞麦加工,拉到北京去卖。甜醅子,任何地方的人都爱吃,原料最好的是莜麦,而莜麦我们会宁有的是,我们不要光抓大的,对小的也不能放过,兰州市的很多居民不大会腌菜,特别对会宁的腌菜,很欣赏,这方面有没有生意可做?大家可以考虑。今后,对我们本地有出产的农副产品,能加工的要尽量想办法加工,这样,就由提供原料变为向市场提供商品,我们还可以搞一些劳动密集的加工业,如缝纫业,一台缝纫机140,150元,100台不到两万元,投资小,适宜我们县上搞,高、初中毕业的女娃娃,有文化、心灵手巧,可以派她们到有名气的服装店学习缝纫,也可以高薪聘请上海等地退休的高级裁缝,让他们带徒弟、创牌子,目前,全国服装畅销,缝纫业的生产供不应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做一套考究的西裝手工费70元钱,一个裁缝一月做3套,就是200多元钱。

三、胆子要大,办法要活

我们会宁人,吃苦耐劳,忠厚老实,是人公认的,但也存在思想保守、狭隘的弱点。这个弱点不克服,要振兴,很难,希望县领导带头,胆子放大,因为现在有中央的政策撑腰,没什么后顾之忧,胆子大了,办法才能活,现在有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这几年来,我们会宁可以说已经稳了,但还不富、不活、不兴,要活,就要经商,要开阔眼界,目光投向周围,投向全省,全国、沿海,甚至投向香港、世界,办加工企业,向通渭学习,通渭的毛纺厂、味精厂多红火,搞建筑队,向靖远北湾学习,邻近处都知道,北湾的建筑队很挣钱,我们要办加工业,有两难:一缺资金,二少技术,中外可以合资办企业,我们也可以和外地合作办加工业,利用人家的资金和技术,这方面,渭源、通渭等许多县都在搞,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和邻近的白银、兰州联系挂钩,和外省、市挂钩,和北京、广州、深圳都可以挂钩,这就需要信息。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的一个重要任务。人才从哪里来?一靠本县、二要聘请,外地的有些我们急需的人才,县上无力培养的,可以选派人员到外地进修与本人签订合同,学习成才后最少要在会宁干十年八年。我们自己有人才,和别人搞协作,心里有谱,腰杆子也硬。需要从外地聘请的,县上需要什么人才,可来兰找今天在座的同志[[商量]]。向家乡举荐人才,这是我们每个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县上各位领导放心,以前我看县志,说会宁有矿藏资源,现在主要是底子不清,如大理石,定西地区有,会宁是否有,搞地质、矿业、化工的同志应助一臂之力,让县上采集标本,你们可以化验、鉴定。还可以下去实地[[考察]]。总之,今天在座的同志,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把家乡的振兴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家乡振兴了,我们就无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于本职工作。我们[[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志一定会从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给家乡以切实有效的帮助。

最后,我建议在兰的会宁籍同志都为家乡的振兴提几条[[建议]],写成书面材料,寄给会宁县商品生产办公室,供县领导参考。

谢谢大家!<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0728148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冯琯,字莹庵,又名一平,男,汉族,生于1922年2月,[[甘肃]]省会宁县桃花山乡教场社人;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8,0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