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吴昌硕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他自 20 世纪初定居上海以后,不断受到日本和欧美市场的启示和赞助,在艺术实践和学术观念上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1912 年他应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东方部主任冈仓天心( 1863 — 1919 )之邀,为该馆题写了“与古为徒”的篆书匾额,表明了传统东方艺术在新的世界文化艺术潮流中的位置。翌年 10 月,他在《中华名画:史德匿藏画影本》序文中提出“与古为新”的重要口号<ref>{{cite book|title=黃宾虹与笔墨问题文集: 关山月美术馆首屆学术论坛|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Lr1HAQAAIAAJ|year=2008|publisher=广西美术出版社}}</ref>。
 
===国际影响===
国际上,其影响近及于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其后继者[[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正是在这一历史巨流中,继续探索前进而取得成就者。
 
根据史籍所载,最先与吴昌硕交游的日本学者是日下部鸣鹤。[[日下部鸣鹤]]原名东作,字子旸,号署野鹤、鸣鹤,法谥清闲院鸣鹤德音居士,日本近江彦根人, 1838 年生,是日本碑学始祖。他始创回腕悬腕折笔法,直接影响到今天的日本书坛。昌硕老人与鸣鹤经常在一起诗歌酬唱为乐。在鸣鹤归国后,两人依然鱼雁往还不断。日下部鸣鹤归国后,对昌硕先生的高超艺术,宣扬备至,受其影响而接踵来华者大不乏人,[[河井仙郎]]即是其中一人<ref name="吴长邺1997">{{cite book|author=吴长邺|title=我的祖父吴昌硕|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kYhpAAAAIAAJ|year=1997|publisher=上海书店出版社}}</ref>。
 
===西冷印社===
1904 年夏,他与叶品三、丁辅之、吴石潜等一起,聚集在杭州西湖附近,筹划创立西泠印社。1913 年,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担任第一任社长。印社一方面收集、拓印西泠八家的作品,另一方面复印历代金石书画真迹。这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术遗产,影响了一批有志于美术事业的青年学子,扩大了中外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贡献很大<ref name="朱汉国杨群2006">{{cite book|author1=朱汉国|author2=杨群|title=中華民國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_xRNAAAAIAAJ|year=2006|publisher=四川出版集团}}</ref>。
 ==为人=====交友===
除任伯年外,吴昌硕在上海等地还结识了[[蒲作英]]、[[胡公寿]]、[[张子祥]]、[[吴秋农]]、[[陆廉夫]]等画家。以苏州为中心的游学生涯,使吴昌硕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艺术知识,诗文、书法水平全面提高,篆刻艺术成就突出,绘画艺术也渐人门径<ref name="边平恕2003">{{cite book|author=边平恕|title=吴昌硕|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4oRpAAAAIAAJ|year=2003|publish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05009-6}}</ref>。
吴昌硕与沈石友的友情持续了 30 余年,直至沈石友去世。除了任伯年、沈石友之外,另一位在吴昌硕的游学时代与之有着密切交往,开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画家当属后来被黄宾虹推作"海上绘画第一人"的蒲华(宇作英,号肯山野史,浙江嘉江人)了。吴昌硕因从小受到家庭教育,青少年时流落外乡五年,吃够苦头,及至后来,他对朋友情义深重,对一般人也和善可亲,时时给予关心帮助。他对朋友,如前述与蒲作英的交往,蒲去世时孑然一身,萧条凄凉,吴昌硕为其棺殓治丧、书碑等。在苏州时应卖浆者索画而赠之,在上海六三园为歌伎挥毫等等,都可说明他对一般人也能平等对待,慷慨乐为助之<ref name="刘江2004">{{cite book|author=刘江|title=吴昌硕印论图释|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5t46AAAAMAAJ|year=2004|publisher=西泠印社出版社}}</ref>。
国际上,其影响近及于日本、东南亚以及欧美。其后继者[[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等,正是在这一历史巨流中,继续探索前进而取得成就者。 根据史籍所载,最先与吴昌硕交游的日本学者是日下部鸣鹤。[[日下部鸣鹤]]原名东作,字子旸,号署野鹤、鸣鹤,法谥清闲院鸣鹤德音居士,日本近江彦根人, 1838 年生,是日本碑学始祖。他始创回腕悬腕折笔法,直接影响到今天的日本书坛。昌硕老人与鸣鹤经常在一起诗歌酬唱为乐。在鸣鹤归国后,两人依然鱼雁往还不断。日下部鸣鹤归国后,对昌硕先生的高超艺术,宣扬备至,受其影响而接踵来华者大不乏人,[[河井仙郎]]即是其中一人<ref name="吴长邺1997">{{cite book|author=吴长邺|title=我的祖父吴昌硕|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kYhpAAAAIAAJ|year=1997|publisher=上海书店出版社}}</ref>。 ==家庭===
为了躲避战乱,吴昌硕和家人随全村两千多人一起开始了将近五年的流浪生活。在流亡期间,吴昌硕与家人被战争冲散了。吳昌硕初配夫人章氏,安吉过山村人。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兵安吉、孝丰一带,战争期间,吴昌硕的生母万氏和他未结婚的妻子章氏同时死去。他曾作《烕梦》长诗,刻“明月前身”一印,并在印侧造章夫人背影像,。款文日: “元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伍记”<ref name="吴颐人1994">{{cite book|author=吴颐人|title=篆刻五十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8JQLAQAAMAAJ|year=1994|publisher=上海人民出版社}}</ref>。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