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荫美

增加 43 位元組, 4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big>史萌美</big>''' <p style="text-indent:2em;">1889年生于 [[ 扬州 ]] ,民族音乐家,筝艺大师”。史荫美自幼聪明好学,喜好音乐,年轻时在北平拜清皇室宫廷乐师 [[ 黄勉之 ]] 先生为师,学习弹奏 [[ 古筝 ]] [[ 琵琶 ]] [[ 古琴 ]] ,他特别精于古琴,对笙、箫、管、笛等乐器,也样样精通,当时有“民乐奇才”的美誉。抗日战争前,荫美老师在北平四存中学(现北京八中)教授音乐,培养了许多民族音乐人才。在此期间,他结交了许多音乐界朋友,我国著名的 [[ 二胡 ]] 演奏家 [[ 刘天华 ]] 成为他的挚友;京剧大师 [[ 梅兰芳 ]] 与他也交往很深。
==人物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史荫美(1889-1954),扬州人。出身于书香寒士家庭,19 年随父旅京,就读北京顺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大预科,限于家庭经济,未能全修毕业。乃于1912年,始在交通部电政司,选充雇员、办事员、科员、主事 ;因早年曾师从清宫庭乐师黄勉之先生,得其所传,善于弹奏古筝、琵琶、琴。尤精于古筝,兼善吹奏笙、管、箫、笛,无不通晓,有“民乐奇才”之誉。之外,尚可以唱昆曲,教唱歌;终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间音乐曲谱资料,惜因生活颠沛,未成书传世。
 抗日战争前,同时受四存中学聘,任音乐教员,前后达十五年之久,培养了许多民族音乐人才。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之后,便投靠朋友,先后在华北、东北等地谋生(具体情况不详),直到 [[ 七七事变 ]] 才回到扬州故乡来。 著名古筝演奏家,“台湾古筝之父” [[ 梁在平 ]] 教授和音乐理论家张洪岛教授均曾从其受业。他运用现代音乐常识,改进不同风格的筝曲记谱方法,于1937年发表《对于昌明琴学之我见》一文,论述了“往昔旧谱宜详加整理”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振兴广陵琴学很有启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回扬州,参加广陵琴社活动,并精心传艺育人。扬州胡斗东从荫美先生学古琴琵琶,后又有扬州商校教师王剑飞和先生请益秦筝,过从颇密,先生将其弟子梁在平所赠《拟筝谱》一书转赠剑飞,足见老少筝人关系之亲密。 
先生晚年,以久居乡曲,壮志未酬为憾,平日以乐、酒自娱、乐必尽兴,饮则必醉,如此终生,亦可以见其心情矣。<ref>[http://www.fuzhongjun.cn/NewsDetail.asp?id=47 扬州琴筝名家史荫美先生 ]府中君/新闻资讯</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