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国际贸易术语

增加 266 位元組, 2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国际[[贸易术语]]'''(Trad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某些和价格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与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种报价的模式。每一模式都规定了买卖双方在某些贸易条件中所承担的义务。用来说明这种义务的术语,称之为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所表示的[[贸易条件]],主要分两个方面:其一,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是否包括成本以外的主要从属费用,即运费和保险;其二,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方面彼此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ref>[https://blog.csdn.net/amwicfmf/article/details/115012692 ERP - 国际贸易术语(Incoterm)总结]CSDN博客</ref>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表示价格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开报价中使用贸易术语,明确了双方在[[货物交接]]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构成。从而简化了交易磋商的手续,缩短了成交时间。由于规定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对买卖双方应该承担的义务,作了完整而确切的解释,因而避免了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在履约中可能产生的某些争议。
==法律规定==
对于国际贸易术语的使用,国际上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规范。《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称Incoterms)的宗旨是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解释的国际规则,以避免因各国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种不确定性。<ref>[https://www.sohu.com/a/672720679_121106875 【关税征管】国际贸易术语与海关成交方式_货物_目的地_买方]搜狐网</ref>
===规定宗旨===
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的情况时常出现。这就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名为Incoterms 1936,以后又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这次则是在2000年版本中做出补充和修订,以便使这些规则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12,5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