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7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吴兴华(现代诗人)''' 吴兴华(1921年-196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诗人、学者、翻译家。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
'''吴兴华(现代诗人)'''
吴兴华(1921年-196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诗人、学者、翻译家。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吴兴华'''<br><img src="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5461664&lemmaId=4239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7057%2F20170711073945-1494200874.jpg%2F0&type=1&category="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8E%B0%E4%BB%A3%E8%AF%97&src=tab_www&correct=%E7%8E%B0%E4%BB%A3%E8%AF%97&ancestor=list&cmsid=01a57764b092ffec9cce079812e3cd21&cmras=0&cn=0&gn=0&kn=0&crn=0&bxn=20&fsn=80&cuben=0&pornn=0&manun=36&adstar=0&clw=254#id=d2489a5e23d0b7870d83a649b60940ad&currsn=0&ps=95&pc=95 圖片來自搜狗网]</small>
|}
16岁他发表的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1957年,因与苏联专家持有不同意见被错划为右派。他的翻译作品有《[[亨利四世]]》。1966年,惨死于文革初期的暴虐之中,年仅45岁。
== 人物简介 ==
吴兴华(1921年11月21日—1966年8月3日),原籍江
[[杭州]],生于[[天津]][[塘沽]];笔名兴华、钦江,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副系主任,教授;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
1937年未满16岁即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6岁时即发表无韵体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了诗坛。他的诗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另辟蹊径,融合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在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作为翻译家,他是第一位把《尤利西斯》引进到中国来的人,他翻译的《神曲》和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被翻译界推崇为“神品”。
作为学者,他写下了大量诗歌理论,并翻译了大量文艺理论,可惜由于岁月的湮没他的大部分文稿散佚不知所之。
王世襄曾经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钟书式的人物。你应该写写他。”而曾经教过吴兴华的英籍导师谢迪克则这样追忆他的学生:他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
== 人物生平 ==
本文由吴兴华先生妻子口述给钱钟书的《谈艺录》提意见
吴兴华先生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留日的医生。他的中学是在崇德中学念的,就是现在绒线胡同的三十一中,他家就在那一带。兴华从小就被称为“神童”,记忆力超人,很多文章他看过一遍就能背诵。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让他的老师感到惊奇。1937年,兴华考取了燕京大学。他入学考试的作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燕京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惊叹于一个未满16岁的孩子能够写出水平那么高的作文。 在学校期间,他写了很多诗。他跟我说起那段时光的时候,兴华说当时有激情,也有灵感,加上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不觉竟然写下了那么多的诗。他的诗后来经过同学宋淇的介绍,辗转到了一些国外的专家那里,获得了他们很高的评价,包括叶维廉、贺麦晓等人,这些专家认为兴华的诗开创了一个新的诗路。但是他的诗又是很超前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些文学和历史的根基,看起来会比较困难,兴华的有些诗我也看不懂,只是有一种感觉,觉得很好。 还在兴华读书的时候,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出版,兴华提了一些意见,都被钱先生接受。兴华也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小钱钟书”。钱先生因此很器重他,兴华去世之后,钱先生对我们家一直很好。当时我的大女儿十几岁,从兵团回来之后没有工作,钱先生就让她帮着抄一些东西,变相给我们一些帮助。 兴华在学校里修的是英国文学,他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很好了,又加修了意大利文、法文和德文, 这些是他的第二、三、四种外语。
由师生恋而结合
我认识兴华是在1949年底。那一年我从上海的沪江大学转考到燕京,到了燕京之后,根据燕京的传统,无论什么系都要读两年的英文。我第一学期是跟张景榆老师读的,张老师的英语讲得非常好,人也非常能干。 我跟张老师读完一学期之后,就分到了兴华的班上。兴华讲课时口若悬河的风采让我非常佩服,我经常去找他借一些小说,慢慢地我们的关系走得很近。兴华的学问我并不了解,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会给我讲一些侦探小说,很吸引人。有时我们还会用英文在一起唱歌,兴华轻轻地唱:“像一个向日葵,升起也好,落下也好,总是对着它,它崇拜的偶像。”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我很希望能够给母亲一个安定的生活,当时兴华已经是燕京大学副教授了,学问人品一流,而且我母亲也很喜欢兴华,觉得兴华很优秀。就这样,一毕业,我们就结婚了。 我1952年毕业,7月份我和兴华举行了婚礼。当时燕京刚刚要和北大合并,婚礼是系里给举行的,在燕东园的一个大花园里,弄了很多大桌子,好多的饮料和蛋糕摆在桌子上。结婚没有多久,燕京就被合并了,兴华被任命为英语教研室主任。
断断续续的治学经历
随后运动来了。“三反五反”的时候,一些人对兴华有看法,他检讨说自己过去埋在故纸堆里,对革命了解得很少。这样的态度,加上兴华年纪轻,历史清白,院校合并之后,他被任命为北大英语教研室主任。 当时北大英语教研室人才济济,有朱光潜先生、钱钟书先生、李赋宁先生等人。对于他当教研室主任,这些老先生都很赞成,但是却让一些人嫉妒。 “反右”时,兴华因为质疑苏联专家教英文的方法,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他也没有怨言,他总是对我说:你放心,我尽量改造,争取把“帽子”摘掉,不连累你和孩子。在他的身上,我也看不到一点的怨恨。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字报、开会批判接踵而来。我们走在路边上,人们都绕着走。女儿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却被别的孩子欺负,她的那些同学围着她取笑:“你的爸爸是右派!”后来由于周培源及朱光潜先生等人说兴华精通那么多种语言及文学,北大实在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将兴华留在了北大,没有让他去劳改,但是级别从二级教授降到四级,也不允许他教书及写作了。那以后兴华就整理一些资料,编了一本《英语常用词词典》,但是出版的时候也没有署名,作为集体成果。 戴上“右派”的帽子以后,兴华在家里开始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我在家里经常看到他读,看到他做笔记。当时李健吾对兴华不错,就让他翻译了大量的拉丁文及希腊文戏剧理论,但是这些译稿后来都不知去向了。 1962年,兴华的右派帽子摘去了,算是摘得比较早的。虽然摘帽右派和正常人还是不一样,但是总算让他讲课了。一开始兴华教公共英语,他教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兴华也被认为是西语系最好的老师之一。 那段时间我被下放,常常不在家。1964年我回到家里,看到他的状态还算不错。
== 人物成就 ==
他在诗歌、学术研究、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陈寅恪、钱钟书同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学养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吴兴华的诗歌处女作,发表于1936年北平吴奔星主编的《小雅》诗刊第2期,题为《歌》。他的诗崛起于抗战时期的沦陷区,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另辟蹊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意境、汉语文字的特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力图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
他学贯中西,博通文史,一手写出《威尼斯商人-冲突与解决》,一手写出《读通鉴札记》和《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被海外学者誉为现代中国真正学贯中西的少数几位学人之一。
他是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第一人,他那现已佚失的《神曲》译稿被誉为译林神品,他译的莎翁剧作《亨利四世》受到广泛推崇。此外,他还为现在流行的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译本作了大量校译工作。
== 人物作品 ==
吴兴华诗文集
作者:吴兴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2-1
版次:1
页数:447
字数:455000
印刷时间:2005-2-1
ISBN:7-208-05257-3
内容简介
<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 名人名言]</ref>
本书收录作者创作的诗“森林的沉默”、“星光下”、“柳毅和洞庭龙女”、“Sonnet”以及翻译的诗“拜伦诗钞”、“济慈诗钞”等作品。
== 人物评价 ==
吴兴华1921年出生,少年时便有神童的美誉,1937年他在《新诗》上发表《森林的沉默》的时候,不过16岁,这首诗意象瑰丽,节奏舒缓,在当时刚刚开始兴起的现代派潮流之外,独立开辟出一条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新道路,可以想像,若能假以时日,作者应该能开拓出新诗的一种新意境。可惜作者后来深陷政治运动,并最终于1966年猝死于劳改队中,关于诗人的死因至今都没有定论,何况他那些散佚的诗歌。 吴兴华不容于主流的文学史,大致有两个原因。首先自然是政治运动,诗人生前努力配合当时的政治气氛,深信自己身上的“原罪”,实际上属于自我改造的典型。他成为“右派”,主要的原因也不在他的诗歌创作,而在于他对文学与苏联专家有一些不同看法。当时即使是他身边的好友一般也只是把他看做翻译家,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在写诗,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他的诗歌流传不广,流传的也以翻译为主。不过时过境迁,当年的“右派”诗人在平反之后大都能获得发言的资格,独有吴兴华的名字不彰,这就引出了吴兴华诗歌的一个独特层面,也是吴兴华文学地位不明确的最重要原因:他是独自在开拓一条自己的诗歌道路,这条道路基本上不具备复制的可能,而在这条道路还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诗人却已经去世了。 吴兴华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代大致是1941年前后,当时中国诗歌主流一是解放区如贺敬之类似民谣的创作,一是以穆旦等九叶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风格。吴兴华却和两者都不相同,他虽然精通西文,却有意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养分,最后雕琢出一种既具古典之美,又有现代诗自由风格的新古典诗歌。可以想像,这样的写作要求诗人在穿透语言的能力之外,同时具有极深的中西古典文化修养,这也就注定了这种写作方式不可能复制,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流派。吴兴华在这条诗歌道路上只能独自前进,不能登顶,就只有湮没。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吴兴华虽然诗名不显,但他的诗却推动了当代华语诗歌的进程。
<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6997/ 名人励志故事]</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吴兴华(1921年-196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诗人、学者、翻译家。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吴兴华'''<br><img src="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5461664&lemmaId=4239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7057%2F20170711073945-1494200874.jpg%2F0&type=1&category="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8E%B0%E4%BB%A3%E8%AF%97&src=tab_www&correct=%E7%8E%B0%E4%BB%A3%E8%AF%97&ancestor=list&cmsid=01a57764b092ffec9cce079812e3cd21&cmras=0&cn=0&gn=0&kn=0&crn=0&bxn=20&fsn=80&cuben=0&pornn=0&manun=36&adstar=0&clw=254#id=d2489a5e23d0b7870d83a649b60940ad&currsn=0&ps=95&pc=95 圖片來自搜狗网]</small>
|}
16岁他发表的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1957年,因与苏联专家持有不同意见被错划为右派。他的翻译作品有《[[亨利四世]]》。1966年,惨死于文革初期的暴虐之中,年仅45岁。
== 人物简介 ==
吴兴华(1921年11月21日—1966年8月3日),原籍江
[[杭州]],生于[[天津]][[塘沽]];笔名兴华、钦江,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副系主任,教授;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
1937年未满16岁即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16岁时即发表无韵体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了诗坛。他的诗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另辟蹊径,融合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在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作为翻译家,他是第一位把《尤利西斯》引进到中国来的人,他翻译的《神曲》和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被翻译界推崇为“神品”。
作为学者,他写下了大量诗歌理论,并翻译了大量文艺理论,可惜由于岁月的湮没他的大部分文稿散佚不知所之。
王世襄曾经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钟书式的人物。你应该写写他。”而曾经教过吴兴华的英籍导师谢迪克则这样追忆他的学生:他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
== 人物生平 ==
本文由吴兴华先生妻子口述给钱钟书的《谈艺录》提意见
吴兴华先生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留日的医生。他的中学是在崇德中学念的,就是现在绒线胡同的三十一中,他家就在那一带。兴华从小就被称为“神童”,记忆力超人,很多文章他看过一遍就能背诵。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让他的老师感到惊奇。1937年,兴华考取了燕京大学。他入学考试的作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燕京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惊叹于一个未满16岁的孩子能够写出水平那么高的作文。 在学校期间,他写了很多诗。他跟我说起那段时光的时候,兴华说当时有激情,也有灵感,加上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不觉竟然写下了那么多的诗。他的诗后来经过同学宋淇的介绍,辗转到了一些国外的专家那里,获得了他们很高的评价,包括叶维廉、贺麦晓等人,这些专家认为兴华的诗开创了一个新的诗路。但是他的诗又是很超前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些文学和历史的根基,看起来会比较困难,兴华的有些诗我也看不懂,只是有一种感觉,觉得很好。 还在兴华读书的时候,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出版,兴华提了一些意见,都被钱先生接受。兴华也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小钱钟书”。钱先生因此很器重他,兴华去世之后,钱先生对我们家一直很好。当时我的大女儿十几岁,从兵团回来之后没有工作,钱先生就让她帮着抄一些东西,变相给我们一些帮助。 兴华在学校里修的是英国文学,他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很好了,又加修了意大利文、法文和德文, 这些是他的第二、三、四种外语。
由师生恋而结合
我认识兴华是在1949年底。那一年我从上海的沪江大学转考到燕京,到了燕京之后,根据燕京的传统,无论什么系都要读两年的英文。我第一学期是跟张景榆老师读的,张老师的英语讲得非常好,人也非常能干。 我跟张老师读完一学期之后,就分到了兴华的班上。兴华讲课时口若悬河的风采让我非常佩服,我经常去找他借一些小说,慢慢地我们的关系走得很近。兴华的学问我并不了解,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会给我讲一些侦探小说,很吸引人。有时我们还会用英文在一起唱歌,兴华轻轻地唱:“像一个向日葵,升起也好,落下也好,总是对着它,它崇拜的偶像。”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我很希望能够给母亲一个安定的生活,当时兴华已经是燕京大学副教授了,学问人品一流,而且我母亲也很喜欢兴华,觉得兴华很优秀。就这样,一毕业,我们就结婚了。 我1952年毕业,7月份我和兴华举行了婚礼。当时燕京刚刚要和北大合并,婚礼是系里给举行的,在燕东园的一个大花园里,弄了很多大桌子,好多的饮料和蛋糕摆在桌子上。结婚没有多久,燕京就被合并了,兴华被任命为英语教研室主任。
断断续续的治学经历
随后运动来了。“三反五反”的时候,一些人对兴华有看法,他检讨说自己过去埋在故纸堆里,对革命了解得很少。这样的态度,加上兴华年纪轻,历史清白,院校合并之后,他被任命为北大英语教研室主任。 当时北大英语教研室人才济济,有朱光潜先生、钱钟书先生、李赋宁先生等人。对于他当教研室主任,这些老先生都很赞成,但是却让一些人嫉妒。 “反右”时,兴华因为质疑苏联专家教英文的方法,被扣上“右派”的帽子,他也没有怨言,他总是对我说:你放心,我尽量改造,争取把“帽子”摘掉,不连累你和孩子。在他的身上,我也看不到一点的怨恨。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大字报、开会批判接踵而来。我们走在路边上,人们都绕着走。女儿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却被别的孩子欺负,她的那些同学围着她取笑:“你的爸爸是右派!”后来由于周培源及朱光潜先生等人说兴华精通那么多种语言及文学,北大实在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将兴华留在了北大,没有让他去劳改,但是级别从二级教授降到四级,也不允许他教书及写作了。那以后兴华就整理一些资料,编了一本《英语常用词词典》,但是出版的时候也没有署名,作为集体成果。 戴上“右派”的帽子以后,兴华在家里开始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我在家里经常看到他读,看到他做笔记。当时李健吾对兴华不错,就让他翻译了大量的拉丁文及希腊文戏剧理论,但是这些译稿后来都不知去向了。 1962年,兴华的右派帽子摘去了,算是摘得比较早的。虽然摘帽右派和正常人还是不一样,但是总算让他讲课了。一开始兴华教公共英语,他教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兴华也被认为是西语系最好的老师之一。 那段时间我被下放,常常不在家。1964年我回到家里,看到他的状态还算不错。
== 人物成就 ==
他在诗歌、学术研究、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陈寅恪、钱钟书同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学养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吴兴华的诗歌处女作,发表于1936年北平吴奔星主编的《小雅》诗刊第2期,题为《歌》。他的诗崛起于抗战时期的沦陷区,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外另辟蹊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意境、汉语文字的特质和西洋诗歌的形式,力图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
他学贯中西,博通文史,一手写出《威尼斯商人-冲突与解决》,一手写出《读通鉴札记》和《读〈国朝常州骈体文录〉》,被海外学者誉为现代中国真正学贯中西的少数几位学人之一。
他是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第一人,他那现已佚失的《神曲》译稿被誉为译林神品,他译的莎翁剧作《亨利四世》受到广泛推崇。此外,他还为现在流行的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译本作了大量校译工作。
== 人物作品 ==
吴兴华诗文集
作者:吴兴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2-1
版次:1
页数:447
字数:455000
印刷时间:2005-2-1
ISBN:7-208-05257-3
内容简介
<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 名人名言]</ref>
本书收录作者创作的诗“森林的沉默”、“星光下”、“柳毅和洞庭龙女”、“Sonnet”以及翻译的诗“拜伦诗钞”、“济慈诗钞”等作品。
== 人物评价 ==
吴兴华1921年出生,少年时便有神童的美誉,1937年他在《新诗》上发表《森林的沉默》的时候,不过16岁,这首诗意象瑰丽,节奏舒缓,在当时刚刚开始兴起的现代派潮流之外,独立开辟出一条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新道路,可以想像,若能假以时日,作者应该能开拓出新诗的一种新意境。可惜作者后来深陷政治运动,并最终于1966年猝死于劳改队中,关于诗人的死因至今都没有定论,何况他那些散佚的诗歌。 吴兴华不容于主流的文学史,大致有两个原因。首先自然是政治运动,诗人生前努力配合当时的政治气氛,深信自己身上的“原罪”,实际上属于自我改造的典型。他成为“右派”,主要的原因也不在他的诗歌创作,而在于他对文学与苏联专家有一些不同看法。当时即使是他身边的好友一般也只是把他看做翻译家,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在写诗,这种情况客观上导致了他的诗歌流传不广,流传的也以翻译为主。不过时过境迁,当年的“右派”诗人在平反之后大都能获得发言的资格,独有吴兴华的名字不彰,这就引出了吴兴华诗歌的一个独特层面,也是吴兴华文学地位不明确的最重要原因:他是独自在开拓一条自己的诗歌道路,这条道路基本上不具备复制的可能,而在这条道路还没有达到顶峰的时候诗人却已经去世了。 吴兴华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代大致是1941年前后,当时中国诗歌主流一是解放区如贺敬之类似民谣的创作,一是以穆旦等九叶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风格。吴兴华却和两者都不相同,他虽然精通西文,却有意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养分,最后雕琢出一种既具古典之美,又有现代诗自由风格的新古典诗歌。可以想像,这样的写作要求诗人在穿透语言的能力之外,同时具有极深的中西古典文化修养,这也就注定了这种写作方式不可能复制,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流派。吴兴华在这条诗歌道路上只能独自前进,不能登顶,就只有湮没。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吴兴华虽然诗名不显,但他的诗却推动了当代华语诗歌的进程。
<ref>[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6997/ 名人励志故事]</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