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8
次編輯
變更
时大彬
,無編輯摘要
}}
'''<big>时大彬</big>''' <p style="text-indent:2em;">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是 [[ 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 ]] 人,是著名的紫砂“ [[ 四大家 ]] ”之一 [[ 时朋 ]] 的儿子。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 [[ 砂粗质古肌理匀 ]] ”,别具情趣。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ref>[http://www.360kuai.com/pc/90d77840adcdfe050?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时大彬是谁?他为紫砂艺术作出哪些贡献推动?]快咨讯网,2019-07-31</ref>
==人物简介==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ref>[http://fashion.eastday.com/a/190805021939273.html 关于紫砂历史巨匠时大彬]东方咨询网,2019-08-05</ref>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时 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作小壶,所制砂壶,具有朴雅坚致的特色,是当时的制壶大师。时大彬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都不满 意,就一只不留。他制壶特点,是紫泥中带有白点,而壶盖一经合上,随手拈盖提起,壶身不坠。作品朴雅坚致,后人称为“时壶”。<ref>[http://www.360kuai.com/pc/97d3915edce1a6597?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 明朝时大彬紫砂雕漆方壶,世上仅此一件]快咨讯网,2019-05-24</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还擅长创新,“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为前后名家不能及。”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落墨,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书,字体闲雅,在黄庭乐毅之间。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有两个徒弟 [[ 徐友泉 ]] 和 [[ 李仲芳 ]] 排行老,,都是制壶名家,有“壶家妙手三大高手”之誉。时大彬傅世作品有圆壶、六方、三足、提梁、书扁、僧帽、印包、葵花、开光方等形式,蔚为大观,被推崇为壶艺正宗。<p style="text-indent:2em;">时 [[ 大彬 ]] 所处的明朝,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元朝推行的徭役制度,奴隶工匠制度逐步废止,手工业者获得了完全的创作自由。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进 行艺术创造。同时明朝以来,茶叶生产也有了极大的发展,茶叶工艺也有了质的飞跃,从原来的团饼状的茶,发展到了与现代基本相同的散叶状茶。当时社会上由于 市民阶层的发展,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极力提倡,茶与文学与文人相结合,以茶文化为号召,茶风空前盛行。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时代理念,也对紫砂创作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紫砂壶大师时大彬是紫砂艺术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紫砂创作与文人紧密结合的先河,他从文人那里了解社会的需 求,了解什么是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指导自己的紫砂壶设计和创作。他在游历苏州、松江、太仓等地以后,与当时的文人学者 [[ 陈继儒 ]] 、 [[ 董其昌 ]] 、 [[ 王时敏 ]] 、 [[ 王鉴 ]] 等结 交以后,他的壶艺风格又有了新的转变。时大彬吸取他们的意见,原来做大壶,后改制小壶。以竹代刀,在壶上刊刻铭文款识。这些更符合文人意趣。<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也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在题材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当时紫砂壶有两种风格,繁缛纤巧和朴实大度。时大彬坚持了朴实的风格。这种风格从现存的,或在明代纪 年墓中出土的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中,可见一斑。如他的“ [[ 六方壶 ]] ”、“ [[ 如意纹三足圆壶 ]] ”、“ [[ 扁鼎足盖圆壶 ]] ”、“僧帽壶”等作品,都反映出“时壶” 的朴实风格。
==艺术风格==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距今约300余年,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海内外也有许多私家收藏,因无从查考,莫辨真伪,因此暂不统算在内。时壶大多有「大彬」款识,以此识别。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所制紫砂壶,今尚存十六七器,其中五器为近些年考古发掘所获,皆处于明人 [[ 墓葬 ]] 。其余均为传世品,壶式多样,有园壶、六方壶、三足壶、开光方壶、提梁壶、书扁壶、僧帽壶、印包壶、菱花壶、半瓜水盂等,分藏于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各公私机构及藏家之手。
==艺术成就==
[[File:T0103b16faab8a077ec.jpg|有框|200px| right |清康熙.时大彬紫砂珐琅彩壶]]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紫砂珐琅彩壶, [[ 清康熙 ]] ,通高10cm,口径6.5cm。孔府旧藏。
<p style="text-indent:2em;">该壶胎选用宜兴上乘紫砂泥,圆体,圆口,曲流,环柄,圆足。通体饰珐琅彩,壶盖面饰有深浅不一的绒花树叶纹饰;壶肩绘有红白相间及黄色的吉祥如意图案;壶体两面开光,一面绘有荷花、一面绘有葡萄图案;象征着荣华富贵,吉祥如意,清香悠远,绵延不断。壶底钤有 “时大彬制”四字篆书款。整器制作规范,工艺精湛,如此雍容华贵的时大彬紫砂珐琅彩壶,实属罕见。
<p style="text-indent:2em;">“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紫砂自为器始,一直为文人雅士、茗友雅客所好。紫砂艺人在为 [[ 宫廷定制紫砂茗壶 ]] 时,大都以宜壶为胎底,上面添加剔红、珐琅、洋金、炉均等工艺,以增加其富贵气息。加彩紫砂器,在不同时期的制壶工艺和绘画风格是不一样的。该壶为康熙时期的紫砂珐琅彩制作风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br>
'''三足盖壶'''
<p style="text-indent:2em;">口径7.5厘米。现藏于 [[ 福建漳浦县博物馆 ]] 。1987年,福建漳浦县盘陀乡庙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 卢瑞峰 ]] 夫妇合葬墓出土。这件紫砂壶,泥呈粟红色,素面,无饰,但因泥坯不纯,烧结后就出现了梨皮样的黄白色小斑点,且有手感。壶身作平底、圈足、鼓腹状,显得十分平稳。肩上口沿缀短颈一圈,颈上置一较高的圜形壶盖,盖面与颈口的子母扣合口,相接严实。盖顶仿照春秋战国盛行青铜豆、敦、鼎、缶,盖上的环纽样式做出三个状似大指的扁足作为装饰,并兼有放置壶盖的作用。壶嘴稍稍高与壶口,好使壶内容量达到饱和。这是时大彬长期细心观察的科学设计,也是他善于移植传统工艺的最好的说明。刻在圈足内平底上的楷书"时大彬制"四字。 <p style="text-indent:2em;">六方壶」,红泥紫砂,系1965年于 [[ 扬州江都明代墓葬中出土 ]] ,有关专家大多认为是时壶真品。明墓系万历四十四年的。「六方壶」现存扬州博物馆。壶形制规整,壶底阴文刻「大彬」两字。
<p style="text-indent:2em;">「紫砂扁壶」,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该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p style="text-indent:2em;">「天香阁壶」,泥色紫黑。壶盖里刻「天香阁、大彬」五字。壶外观有大度之气,雍浑古朴,或认为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p style="text-indent:2em;">「僧帽壶」。「僧帽」造型,在唐宋以来的瓷器造型中已不少见。时大彬借鉴于紫砂造型中,所作「僧帽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精雅独到。底款「生莲居大彬」五字。该壶现存于上海友谊商店。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彬的作品,除茶具之外,还有 [[ 文房清玩 ]] 。其显著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自署款识。时大彬早先往往请人代笔署款。在交接许多文人雅士以后,时大彬便揣摩名家书体,发愤苦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时大彬终于写得一手好字。他削竹为刃,以竹代笔,在壶艺作品上署名。其书法深得许多名士的赞赏。以至于后来把大彬书法作为辨别作品真伪的标准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时大彬两位高足,李仲芳与徐友泉,师出名门,但创作风格各异。时大彬对有些作品十分欣赏,因此就在待弟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号款识。这是紫砂行业的一项「特权」,这是对自己徒弟的技艺的一种认可,也是最高的奖赏。那就有人讲︰「李大瓶、时大名」。即李仲芳做的壶,时大彬署的名。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时大彬的流传作品中,也有其徒弟之作。但确切是哪一件,俱不得而知了。即便如此,此壶的艺术价值也与时壶等同了,甚至会高出一筹。
<p style="text-indent:2em;">吴槎客藏时壶三品,注云︰予藏大彬壶三,皆不刻铭,一壶底有欧公诗二句为尤胜。吴槎客名骞,乾隆时人。着有《桃溪客语》等。
<p style="text-indent:2em;">「六合一家壶」。吴槎客云︰「长洲陆贯夫绍曾搏合土也,为予赏大彬壶……,底盖为一壶者,合之注茶,渗屑无漏,名六合一家壶,离之为六。」
<p style="text-indent:2em;">张燕昌家藏「菱花八角壶」,侧有款。见《 [[ 阳羡陶说 ]] 》。
<p style="text-indent:2em;">「汉方壶」张叔未藏。张叔未「得时少山壶」诗︰「黄土谁搏作汉方,一时千载姓名香。品题不假朱王重,弓冶何渐赵董良。自富技能须绝顶,可撑文字到枯肠,重吟田把真无奈,赢得壶中日月长」。壶通高三寸余,方二寸二,楷书四引在底中。
<p style="text-indent:2em;">清渔洋山人汪士祯藏「梅花壶」。汪有诗︰「苇村以时大彬所制梅花沙壶见赠,漫赋兹篇,志谢雅贶」。诗曰︰「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治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知。感君持赠白头客,知我平生清苦癖。清爱梅花苦爱茶,好逢花候贮灵芽。他年倘得帆 便,随我名山佐茶宴」。
===其他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另有两壶︰「张瓜国」藏「 [[ 僧帽壶 ]] 」。近人某赐蔡寒琼,后属李景康之时壶。=鉴赏=包括国内一些学者的统计,其壶主要见诸著述,图存、传器。作品署款各不相同,或有不署名者,有款「大彬」两字,有加姓如「时大彬制」者,有刻有诗句者。不一而足。可待大家作进一步考证。从中也可知时大彬作品之概貌,也可了解时大彬作品流传的大略了。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正传》:"撰壶款识,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大彬传器无多,且名高价重,赝鼎充斥,鉴别匪易。……当以楷书款字,而书法在黄庭乐毅间者为可靠。大彬早年倩能书者落墨,或恐书非一体,似难考证。然其后竟能运刀成字,书法娴雅,在黄庭乐毅帖间,则其代书者,必此两帖书法无疑,想必大彬刀刻日久,如久临字帖,故能得其法度也。"=视频=<center>{{#iDisplay:m0391l75wdq|500|460|qq}}{{#iDisplay:e0654v610g1|500|460|qq}}</center>=参考资料={{Reflist}}[[Category: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