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熱爾梅娜·塔耶芙爾

增加 8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門格爾堡]],[[謝爾蓋·庫塞維茲基]]和[[阿爾弗雷德·科爾托]]表演了她的作品,以及她與[[紐約]]人雜誌藝術家[[拉爾夫巴頓]]的短暫婚姻,進一步提升了她的名人地位。她音樂之路重新復甦以及婚姻的破裂,使她又回到[[法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再次把她帶回到[[美國]]。戰爭年代嚴重扼殺了她的音樂創造力和生產力,並影響了基本的文化和藝術錯位。
1946年她返回[[法國]]後,塔耶芙爾繼續創作管弦樂作品,芭蕾舞和室內樂。然而,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死後出版的,其中大量的作品今天仍然未知。儘管如此,她還是繼續寫作,直到1983年她去世前幾週 ,以及 她的最後一部作品[[“ Concerto delafidelitépourcoloratura soprano et orchestra”]],1982年在[[巴黎歌劇院]]首演。<ref name=“interlude">{{cite web |url=http://www.interlude.hk/front/germaine-tailleferre-composer-of-the-month/ | title= Germaine Tailleferre “Perhaps women have always been in closer contact with reality than men” | language=en | date=2017-04-04 | publisher=Interlude | author= George Predota| accessdate=2019-08-11}}</ref>
塔耶芙爾在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她從未獲得Les Six六人團裡其他成員同樣的讚譽。兩次非常不愉快的婚姻之後,使她的創造力消耗殆盡,且由於財務問題,如果不是有作曲的佣金收入,她生活幾乎無法為繼,導致她許多不均勻和快速撰寫的作品。由於她的謙虛以及缺乏自信,使她無法更全面地宣傳自己。儘管如此,20世紀30年代的一些協奏曲讓她取得了一些成功,她經常被要求為電影創作。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她繼續為孩子們創作音樂,一些作家建議她要繼續保留的作品的自發性,新鮮感和魅力。<ref name=“msc"/>
==法國民族音樂==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称帝的背景下,法国的音乐渐渐的被德国和意大利的音乐所垄断,19世纪的法国,以法國作曲家[[法朗克]]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们最初创建了“民族音乐协会”,经过创作发展了本民族的音乐,埃里克·薩蒂与“六人團”的出现又将法国民族乐派展开一个新篇章。<ref name="freechat">{{cite web |url=https://freewechat.com/a/MzI2ODE2OTM3Mg==/2653066229/1 | title= 古典音乐的德法之争/十九世纪法国音乐是如何冲破德国音乐束缚的?民族乐派的兴起使法国成了新潮潮音乐的先锋,并引领了整个欧洲音乐。 | language=zh | date=2016-07-04 | publisher=自由微信 | author=西方音樂評論 艾佐 | accessdate=2019-08-14}}</ref> ===音樂的集體創作===[[File:六人團.jpg jpeg | thumb | 300px | 六人團,塔耶芙爾(左ㄧ)為唯一女性。 <br> [https://freewechat.com/a/MzI2ODE2OTM3Mg==/2653066229/1 原圖鏈接]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反浪漫主義、反印象主義,追求簡單樸素的想法下,巴黎電影製片家尚·考克多(Jean Cocteau,1889-1963)聚集了六位作曲家,包括乔治·奥里克、路易·迪雷、阿尔蒂尔·奥涅格、大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1892-1974)、[[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以及塔耶芙爾,希望能共同回歸法國藝術純粹優雅的傳統特質,並開創法國音樂新境界,後有記者稱其為六人團(Les six)沿用至今。1920年,柯克托為瑞典芭蕾舞團設計一套據他說是“介於希臘悲劇與耶誕劇之間”的劇本,藉著巴黎艾菲爾鐵塔前的一場婚禮派對,表現當時新興的小資產階級生活,不時穿插一些荒誕事物,最後竟然在婚禮大合照時,賓客全部消失。柯克托亦希望藉此劇,讓六人組創作一套配樂來宣揚其音樂理念,然而路易·迪雷卻不願意參與此一集體創作,其原因可能是覺得六人性格不同,音樂路線歧異。雖然少了杜蕾,六缺一的《[[艾菲爾鐵塔的婚禮]]》仍如期在1921年完成,也確實由瑞典芭蕾舞團成功公演,後來樂曲總譜也由舞團帶回瑞典收藏。<ref name=“musikair">{{cite web |url=https://read.muzikair.com/tw/articles/法國近代作曲家—從集體創作談起-8c189e82-813d-480f-9962-aafac378591a | title= 法國近代作曲家—從集體創作談起 | language=zh | date=2016-03-28 | publisher=MusikAir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8-12}}</ref>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