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移除 36 位元組, 4 年前
從將軍到校長
1950年[[杜鲁门]]任命他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又恢复了军职,向[[哥伦比亚]]大学“请长假”暂离,举家搬到法国居住。这样,他和学校的距离更远了。一位教授说,“[[艾森豪威尔]]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影响等于零,他在任期间,学校实际上等于没有校长。”[[艾森豪威尔]]在[[欧洲]]任职时,他的支持者们继续在国内制造舆论,用他们控制的报纸、电台等舆论工具,为他大力宣传。
=== 步入政壇 ===
支持他的这股势力是大有来头的。据[[美国]]一家杂志透露,[[洛克菲勒]]、摩根、杜邦和梅隆等大财团都看中了他,因为他战后发表的扩军备战、向外扩张的政策主张符合大财团的利益。最早出来推举他的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总经理汤姆斯·约翰·沃森。
此人在[[美国]]财界很有影响,当过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董事。支持他的还有[[洛克菲勒]]财团的首脑人物、大通银行董事长奥尔德里奇,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帕金斯。沃森是[[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董事,为了使[[艾森豪威尔]]有一个“文职”身份,他亲手导演了将军出任校长这幕戏。
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系的资本家,特别是那些与西欧有密切联系的富豪,在拥护[[艾森豪威尔]]的运动中尤为活跃。随着大选年的来临,两党的竞争逐渐进入高潮。因为[[艾森豪威尔]]不属任何党派,成为两党争取的对象。他感到经过三年经营,时机已经成熟,遂于当年5月,再次卸去军职,回国参加总统竞选活动。
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部不好,由于杜鲁门使[[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税收加重,生活费用高涨,战后的“经济繁荣”已不复存在,人民对政府不满,把希望寄托在共和党身上。在经过幕后几番密商之后,[[艾森豪威尔]]参加了共和党 。同年7月,在共和党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
在激烈的竞选运动中,他的支持者利用老百姓崇拜英雄的心理,大力宣传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丰功伟绩”。他向选民许下的停止[[朝鲜]]战争的诺言,对选民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尽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森]]一再批评他没有政治经验,对国际形势缺乏“深远的理解”,不具备作为总统的智慧和能力,他仍然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民主党执政20年的局面。1956年,他连选连任,前后主持白宫共八年之久。
 
=== 韓戰契機 ===
195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此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已两年。两年中,美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