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移除 49 位元組, 4 年前
軍旅生涯
1939年返回[[美國]]後相繼在華盛頓特區、加州和德州擔任副團長及參謀長並晉升為准將。<ref> {{cite news | url =https://www.ydn.com.tw/News/326490 | title =【戎裝名人錄】艾森豪將軍 未上過戰場卻備受愛戴 | publisher = 青年日報 | date=2019-03-03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ref name="《视觉天下.百科知识丛书》编委会 2013">{{cite book|author=《视觉天下.百科知识丛书》编委会 |title=残酷的文明:军事百科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7514606491 |year=2013 |publisher=中国画报出版社 }}</ref>
===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嶄露頭角 登陸北非「火炬行動」一鳴驚人 === 
1941年[[艾森豪]]晉升為少將,雖然他的行政能力已受到重視,但從未執掌過大型部隊的指揮權,也還未被視為是主要作戰行動的潛在指揮官。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對[[軸心國]]宣戰。[[馬歇爾]]考慮到[[艾森豪]]有豐富的參謀工作經驗,迅速召他回到華盛頓,並任命為美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不久即升為少將。此時的[[艾森豪]]注意到,美國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而[[羅斯福]]和[[馬歇爾]]卻要「先歐後亞」。他贊同這種戰略觀點,雖然沒有資格參與有關[[同盟國]]戰略問題的高層會議,但已經具備最高統帥的眼光。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36488.html | title =從壞孩子到五星上將再到總統,艾森豪如何達到軍政兩界的巔峰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6-03-31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 登陸北非「火炬行動」一鳴驚人 ===
1942年6月,[[歐洲]]戰區盟軍司令部成立。經[[羅斯福]]和[[馬歇爾]]總參謀長反覆挑選,艾森豪被任命為司令並晉升中將。1942年7月[[北非]]英軍及美軍接連受挫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極力支持,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
同年8月[[艾森豪]]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在北非代號為「火炬」的登陸行動。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分別占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對敗退[[突尼西亞]]的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地完成[[北非]]戰局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前他從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然而這次指揮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進展順利,[[艾森豪]]也因此聲名大噪,並於1943年晉升上將。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military/ynzxggb.html | title =艾森豪是如何一步步從士兵走向美國總統,看完之後你會佩服他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7-09-24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艾森豪威尔]]曾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决定承认正在北非的法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
並於[[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後立即派[[巴顿]]将军接替[[费里登达]]。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美英联军占领了突尼斯市,同时北方美军占领了比塞大。此時德军无法撤退只能于5月13日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36488.html | title =從壞孩子到五星上將再到總統,艾森豪如何達到軍政兩界的巔峰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6-03-31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