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健雄

增加 2,20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另外一位追求者是一位名叫史丹利‧法蘭柯(Stanley Frankel)的年輕人。史丹利在研究所中是跟隨[[奧本海默]]一塊工作的理論學家,他有著[[猶太]]血統,是一位相當聰明的年輕科學家;吳健雄曾經和他單獨出游,他也曾經教吳健雄開汽車。這都是戀愛中的年輕人之間,相當尋常的事情。
[[File: Yuan_Wu_wedding_12Wu_wedding_v2.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wcscamp-register.com/wcs_web/wcs_dr03.html 圖片來源:袁家骝和吳健雄在加州理工大學校長密立肯家中舉行結婚儀式 ] ]]
[[File: Yuan_Wu_couple_11.jpg |缩略图|right|300px|[http://wcscamp-register.com/wcs_web/wcs_dr03.html 圖片來源:袁家骝和吳健雄 ] ]]
<br>
* 由於吳健雄在柏克萊時代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就是研究這一方面中子的吸收作用,於是費米便去找吳健雄那篇論文,看了那篇論文之後,核反應中子吸收的問題便解決了,才使得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順利的發展,得以於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爆成功。
* 也因為這工程成功順利地運作,讓吳健雄在世界二 次大 戰時「間接殺了30萬日本人」!<ref name="Wu-3"></ref>
==='''「宇称不守恒」與「β衰变」'''<ref name="Wu-6">[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INoA.htm 科技大觀園]</ref>===
* 在這個世界上,您覺得是左撇子多,還是右撇子多?一般人可能會認為「一樣多」,或是「幾乎一樣多」。
* [[諾貝爾]][[ 物理學獎]] 學獎 得主[[楊振寧]],在他的得獎致詞中說:「左右[[對稱]],是與人類文明一樣古老的觀念。自然界是否具有這樣一種[[對稱]]性,過去的哲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然而,物理定律過去卻一直顯示出左右之間的完全對稱性。」
* 這個左右對稱的觀念,卻因為[[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的論文,受到了挑戰。可是,理論必須靠實驗來印證,主導這個實驗的,其中之一就是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她所作的著名實驗,即是[[鈷-60]]原子核的[[β(Beta)衰變]]實驗。
[[File: parity_violation_v4.png |缩略图|center|500px|[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6244776655/17437bacf00100db14 圖片來源:宇称不守恒到底说了啥 ] ]]
 
=='''1957年吳健雄為何沒得諾貝爾物理獎?'''<ref name="Wu-7">[https://kknews.cc/zh-tw/science/p422zz8.html 1957年吳健雄沒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原因]</ref>==
1956年吳健雄的β衰變實驗,驗證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1957年,諾貝爾評委會把物理獎頒給提出該理論的李政道和楊振寧,而驗證理論的吳健雄未能同時得獎,為什麼?
 
* 一個理論,來源於實驗,之後還需實驗驗證。李楊(即李政道和楊振寧的簡稱,以下同)提出的理論的正確性需要實驗來驗證,吳健雄功不可沒。
 
* 李楊那篇獲獎文章在1956年6月22日才寄達美國最權威的物理期刊《物理評論》,10月1日刊出。
 
* 吳健雄和李政道同在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李政道找到吳健雄,與之討論新理論的實驗可行性。吳健雄決定在1956年6月份就開始準備做β衰變實驗,來驗證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是否守恆。
 
* 吳健䧺做實驗非常嚴謹,確認了很多次,終於在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的實驗結果的文章寄達《物理評論》。吳健雄是用β衰變體系來做實驗。
 
* 與之同時寄達的還有加爾文小組的實驗報告,同樣也驗證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加爾文是 π-μ-e 衰變體系來做實驗。
** 加爾文在實驗報告中表示,他們是在1957年1月4日聽到吳健雄的實驗結果後才開始實驗,3天後得到結果,1月8日結束實驗。整個過程只用了4天。加爾文寫好實驗報告後,等吳健雄的報告寄出,他們的報告才郵走。兩份實驗報告同時寄達雜誌社,1957年2月15日,同時發表在《物理評論》上。
 
* 一個諾貝爾獎項,最多頒給3人 ...
** 究竟誰擁有實驗的優先權?要按實驗報告寄達雜誌社的時間為準,即報告的收稿日期為準。雖然兩個實驗開始時間相差很大,出最初成果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是其結果報告卻擁有相同的收稿時間,所以具有一樣的優先權。
**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除了李楊外,只剩一個名額 ... 而吳健雄沒能獨占實驗優先權,與獎項失之交臂。
 
* 1957年吳健雄為何沒得諾貝爾物理獎?'''究其原因,和吳健雄治學過於嚴謹有關。'''
 
 
 
<ref name="Wu-24">[https://kknews.cc/zh-tw/science/p422zz8.html 1957年吳健雄沒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原因]</ref>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