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憶蓮

增加 25 位元組, 4 年前
都市觸覺
== 都市觸覺 ==
1988年尾到1990年,林憶蓮一連推出3張《都市觸覺》專輯,包括Part I《City Rhythm》(1988年12月)、Part II《逃離鋼筋森林》(1989年10月24日)、Part III《Faces & Places》(1990年8月8日),專輯之間推出混音EP,統稱City Project,亦有《都市觸覺》三部曲之稱,是八十年代香港樂壇少見的概念系列。歌路偏向歐美流行樂,歌詞內容圍繞著都市女性的愛恨與生活,唱片封面則遠赴[[紐約]]、[[馬尼拉]]、[[威尼斯]]、[[米蘭]]取景拍攝,營造新派西化的氛圍,成功為林憶蓮塑造City Girl形象。此系列在銷量和口碑上皆取得佳績,應歸功於整個創作團隊合力打造,除歌手的演繹,還包括概念及形象指導[[許願]]、監製[[倫永亮]]、音樂人[[杜自持]]和[[杨振龙]]、填詞人[[林振強]]、[[周禮茂]]、[[潘源良]]、攝影師毛澤西、平面設計師Kinson Chan、排舞師林青峰等,盡顯八十年代香港創作精英的實力。
1990年12月27日 1988年尾到1990年 ,林憶蓮 一連推出3張《[[都市觸覺]]》專輯,包括Part I《City Rhythm》(1988年12月)、Part II《[[ 台灣逃離鋼筋森林]]》(1989年10月24日)、Part III《[[ 飛碟唱片Faces & Places]] 旗下發行第一張國語 》(1990年8月8日), 專輯 之間推出混音EP,統稱City Project,亦有 愛上一個不回家 [[都市觸覺]]》三部曲之稱,是八十年代香港樂壇少見 人》 概念系列。歌路偏向歐美流行樂 同名主打 詞內容圍繞著都市女性的愛恨與生活, 至街知巷聞 片封面則遠赴[[紐約]]、[[馬尼拉]]、[[威尼斯]]、[[米蘭]]取景拍攝,營造新派西化的氛圍 ,成功 為林憶蓮塑造City Girl形象。此系列在銷量和口碑上皆取得佳績,應歸功於整個創作團隊合力 造,除歌手的演繹,還包括概念及形象指導[[許願]]、監製[[ 台灣倫永亮]] 市場,唱片銷量達60萬張,1994年中華 音樂人 交流協會評選台灣百張最佳專輯(1975-1993年),該碟入選第五十一位。1990年度《[[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 杜自持]]和[[杨振龙]]、填詞人[[林振強]]、[[周 茂]]、[[潘源良]] 》她首度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 、攝影師毛澤西、平面設計師Kinson Chan、排舞師林青峰等,盡顯八十年代香港創作精英的實力
1990年12月27日,林憶蓮在[[台灣]][[飛碟唱片]]旗下發行第一張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同名主打歌唱至街知巷聞,成功打開[[台灣]]市場,唱片銷量達60萬張,1994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台灣百張最佳專輯(1975-1993年),該碟入選第五十一位。1990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她首度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 那時她對舉行個人演唱會仍未有足夠信心,一方面跟樂壇前輩[[杜麗莎]]學習唱歌,另一方面遠赴美國改進舞功。1991年7月,她在紅館[[香港體育館]]舉行首次個唱《 [[ 意亂情迷1991 Live ]] 》,七場全部爆滿,表現令觀眾刮目相看,擺脫錄音室歌手的形象,獲得更大肯定。
== 野花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