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憶蓮

增加 41 位元組, 4 年前
野花
== 野花 ==
1991年2月14日,林憶蓮引入[[新加坡]]音樂人[[Dick Lee]]的創作力,推出專輯《[[夢了、瘋了、倦了]]》,將中國音樂元素結合西方曲風,走上亞洲新音樂之路。1991年12月,繼續與Dick Lee合作的《[[野花]]》推出,全碟歌曲以花為主題,主打歌《再生戀》將粵劇元素與[[Hip Hop]]節奏糅合,大膽創新;所有歌詞以花喻人,散發中國現代女性的婉約、敏感與堅強,備受樂評人讚賞。《野花》為林憶蓮與許願組成星工廠的唱片頭炮,《野花》製作為星工廠,並交由[[華納唱片]]發行。
1991年2月14日,林憶蓮引入[[新加坡]]音樂人[[Dick Lee]]的創作力,推出專輯《[[夢了、瘋了、倦了]]》,將中國音樂元素結合西方曲風,走上亞洲新音樂之路。1991年12月,繼續與Dick Lee合作的《[[野花]]》推出,全碟歌曲以花為主題,主打歌《[[再生戀]]》將粵劇元素與[[Hip Hop]]節奏糅合,大膽創新;所有歌詞以花喻人,散發中國現代女性的婉約、敏感與堅強,備受樂評人讚賞。《[[野花]]》為林憶蓮與許願組成星工廠的唱片頭炮,《[[野花]]》製作為星工廠,並交由[[華納唱片]]發行。 另一方面,有樂評人指《 [[ 野花 ]] 》曲高和寡,在市場上未能廣被接受。事實上,這張唱片在銷量上比《 [[ 夢了、瘋了、倦了 ]] 》稍遜,不過評價備受肯定。其後20年,《 [[ 野花 ]] 》不斷以不同形式再版,包括靚聲CD及發燒黑膠碟,是林憶蓮作品中再版次數最多的一張專輯。
在事業顛峰之時,林憶蓮與[[華納唱片]]結束合作,轉投許願開設的星工廠,香港區唱片發行交給[[華星唱片]],台灣區則交由[[滾石唱片]]負責。
1992年10月8日,專輯《[[回來愛的身邊]]》推出,走回較商業化的路線,聽眾對此反應迥異,有人認為歌曲較易接受,亦有樂評人指驚喜不及以前,不過此時林憶蓮的歌唱技巧已臻上乘境界,尤以〈沒結果〉一曲結尾高音部分,甚得歌迷喜愛。
同年,林憶蓮與台灣音樂教父[[李宗盛]]為電影《[[霸王別姬 (電影)|霸王別姬]]》合唱主題曲 《[[ 當愛已成往事 ]]》 ,兩人首次合作,李宗盛並為林憶蓮度身訂造歌曲〈不必在乎我是誰〉。1993年5月,林憶蓮於滾石旗下的首張國語專輯《不必在乎我是誰》在台灣出版,李宗盛參與監製工作。同年7月,林憶蓮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第二次個唱《 [[ 天地野花1993情撼紅館演唱會 ]] 》,一連十場的特別嘉賓皆為李宗盛。
與此同時,林憶蓮力圖兼顧香港、台灣、日本三地發展,1993年10月首度推出日文[[單曲]]{{〈}}Dakaratte…{{〉}}(日文「だからって…」),最高曾登上[[Oricon]]單曲榜第48位,銷量4萬張。1994年3月推出首張日文專輯 《Simple 《[[Simple]] 》,但歌曲並沒包含受日本人青睞的亞洲新音樂風格,口碑及銷量均一般。
林憶蓮在星工廠(華星發行)時期推出了3張粵語專輯,除《回來愛的身邊》(1992年10月8日),還有《 [[ 不如重新開始 ]] 》(1993年4月29日),皆由許願主力監製,星工廠最後專輯《[[Sandy '94]]》她和[[倫永亮]]飛往[[洛杉磯]]錄製及拍攝封面,許願並沒參與,星工廠時期隨後結束。
== 傷痕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