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之源

增加 7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林之源| 圖像 =[[File: 林之源1Lz09.jpg|缩略图| 林之源:[[ 国书画家]]协会|400px|[[副秘书长http://www.qz828.com/pic/0/10/04/52/10045274_997246.jpg 原图链接]]、[[中国书画院http://news.qz828.com/system/2008/05/05/010063159.shtml 原图来自]]高级院士、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教师]]'''林之源''', | 图片说明 =| 出生日期 = | 男,1956年 出生 ,字半溪, 地点 = 浙江温州| 國籍 = 中国| 民族 = | 别名 = 号石门山樵、冷香居士 ,汉族。[[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山水[[ | 星座 =| 職業 =书 画家]]。==生平事迹=| 活躍年代 =| 知名原因 = 曾任[[ 中国书画家]] 协会[[ 副秘书长]] [[ 中国书画院]] 高级院士、中国书画院[[ 副院长]] [[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高研班教师等职。
| 林之源生于儒医世家,幼时天资聪颖,好读书,喜临池。及长学诗书、习字画,且兼攻金石。后移居沪上十数载,广交四方 流。作品 = 《惩罚者》</br>《再造战士》</br>《敢死队》</br></br></br></br>}}
'''林之源''',林之源,男,字半溪,号石门山樵、冷香居士,浙江温州人,中国著名山水画家。曾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教师等职。  林之源生于儒医世家,幼时天资聪颖,好读书,喜临池。及长学诗书、习字画,且兼攻金石。后移居沪上十数载,广交四方名流。 他曾被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馆刊《中华书画家》大型刊物聘为特邀编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破格聘为文史馆员 。入选《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当代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入选《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
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诗书画印展。
当代隐士文化的代表人物。
===个人简介===
林之源曾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等职。1997年于[[桂林资江百卉谷]]创建“[[冷香书屋]]”,潜心书画。以山水画见长,兼攻金石,其作品传递着浓郁的当代隐士文化。
林之源的艺术创作思想:“攻而不守”、“随类赋彩”。他经常去博物院看画,并且自己收藏传统书画、和鉴赏家一起看古画,读其艺、品其言。因此,他的画既有传统的特色,又绝不似某一家某一派。他的作品始终表露着鲜明的对历史和社会的思想感情的取向,始终运用生动、明快和写意的造型语言作为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充分反映了一个画家领异标新的情怀。在资江隐居的时间里,林之源的作品中进一步去除了稚嫩的写实、以景写景创作期,留下大气与脱俗创新道路。此外,他的书法以“二王”为宗,历数法帖,融魏碑于一炉,线条洒落流畅,章法疏密错落,随意发挥。他的篆刻,吸汉印之乳汁、撷明清之精华,布局错落有致,刀法峻爽有力。
 
===人物特写===
[[File:Lzz2.jpg|缩略图|居中|400px|[http://i1.ce.cn/paintings/calligraphy/sy/syrw/text/200811/03/W020081103604745670733.jpg 原图链接]
[http://shuhua.ce.cn/calligraphy/sy/syrw/text/200811/03/t20081103_17268629.shtml 原图来自]]]
 
林之源在书画创作中,是以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来写其艺术价值的。所谓艺术生命力,是指作品不但要解决笔墨纸色等技法上的问题,还要从形态上有自我审美的定位,最关键的是作品要有书卷气,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植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上的艺术语言。他认为,只有像宋明时代一样的古典式书院教育,有着优美宁静的山水,充足的供给,从容和闲暇的环境,才能静读书,读通书,悟人生,得其笔,识其意,理其神,写丹青,表其情,留其名。
在隐居山林的10年读书论理中,林之源对中国经、史、子、集作了选读,对《昭明文选》、《古文观之》作了学习的批注。读书的得法,做人的感悟,使其书画作品更加充盈着真实的可爱,山水作品更加形神兼备,令人神往。他认为,“小桥流水人家”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人们向往的“桃花源”。
 
===行为风范===
林之源的行为,常常意出尘外。在西安搞画展,他一举将上百幅展品捐给陕西慈善协会。同道不解,朋友震动。在一个市场化社会中,人们往往想当然推论:这样做还不是为了曲线出名。但是,林之源这样做,却拒绝上报纸、上电视。他说,他想让自己的行为,唤醒社会公众,唤醒众多画家,唤醒经济富裕的人,多一点善心善举,多一些精神追求。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七日,[[北京大学燕南园]]六十三号(原[[馬寅初|马寅初]]讲习堂)迎来了林之源为一百位北大教授讲述《生活与艺术》课,此次讲座,层次清楚,论述明确,铺叙精当,思辨清晰,把生活与艺术融会贯通,课间讲座气脉连络,前后纵收自如,掌声一片,老教授们为之振奋,听后意境清新,众说讲座言辞清丽,刻画细致,情致绵绵,是北大讲座中划时代的人物。
 
===任职情况===
林之源年青时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群众书画组织,省级文化艺术团体,后在北京任(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任职,于北京重要艺术机构用事艺术活动。二零零七年八月与著名人物画家[[董承生]],版画家[[彦涵]]、同时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聘为高级艺术顾问,时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书画家》国家艺术类大型专业期刊任特邀编审;历任桂林第二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四届政协委员。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
 
===游学经历===
林之源曾游学东瀛,继赴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台北等地,以书画会友,曾客居沪上十馀载。然而,他竟放弃上海大埠的优越生活,只身单影,闲云野鹤般周游祖国名山大川,最后卜地越城之腹,资水之滨,百卉之谷,结庐而居,名之曰“冷香”,竟日以松竹为友,书画作伴,悠哉游哉,其乐融融。在世人眼中,俨然一个新时代的“林下隐士”。他依旧仙风道骨,神态飘然。可能这种尘俗生活与他的人生意趣大相经庭,未几,他又远离五光十色的社交场面,蝎居斗室,或读书作画,或独钓寒江,终日浸沉在青山碧水,丹青翰墨中。
 === 作品 参展情况===林之源艺术生活及作品 <ref>[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559-221876-1.html林之源 ]2015-04-13 来源:人民铁道网</ref> 入选《大地》人民日报社,《共和国娇子》中国文联出版社、《当今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人民美术》人民美术杂志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北大出版社,《亚洲新闻人物》、《山水意境》荣宝斋、《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邀请展作品集》、《山水画研究》,《中国画人物林之源》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香港枫叶出版社出版《隐士林之源》。人民日报多次刊出他的事迹并刊登其作品,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六百多次宣传他的艺术生涯。
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在北京《荣宝斋》,成功举办了个人诗书画印展,艺展引起京城书画艺术界的高度注意,此展被《荣宝斋》认为是建斋三百年来集诗书画印展的中国第一人。同年年底在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诗书画印展,陕西省四班子领导全部出席为其剪彩,陕西省美协、书协、陕西国画院为其举办林之源诗书画印展研讨会,被认为是将南方山水带给北方黄土的“当代隐士”。在北大、多个延海城市举办个展。
本次人民大学林之源诗书画印展暨中国书画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学术性浓厚的气氛中,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林之源在研讨会上表态,”这次诗书画印展,得到了专家学者们对我读书、做人、学艺道路的充分肯定,山人觉的这次画展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豆号,此次画展结束后,我将重入新的山谷,探索山水哲学的新问题,潜心研习国学,以隐逸文化的理念赋予诗书画印新的艺术生命,开创隐逸学绘画领域。也许十年后北京的某展览厅,独辟蹊径的诗书画印展将会成为划时代的一个完美句号”!
 
===文章摘录===
“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囿于成见,很难有大作为。这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保持良好的心态,悟道一以贯之。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如果你想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所为道家的本色。进得去,出得来,是艺术的代名词,更是人生的哲学。”<ref>[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85928/85931/5934904.html 林之源的水墨天堂,人民网,2007-06-28]</ref><ref>[http://www.sohu.com/a/281881497_100250356 中国当代山水十大名家--林之源,搜狐,2018-12-14]</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畫家]]
12,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