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王士任
,無編輯摘要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7%8E%8B%E5%A3%AB%E4%BB%BB%E5%A8%81%E6%B5%B7%E5%85%AB%E6%99%AF&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TUeTV_D-1rglewvKJe9tTy6bB1UQ:1568017033647&tbm=isch&source=iu&ictx=1&fir=tuk4DCLeLIqBsM%253A%252CYYBAHYC0ZZPFuM%252C_&vet=1&usg=AI4_-kSLGFpVF3ImvcY5sB99joj33-9bJg&sa=X&ved=2ahUKEwj5-arSpsPkAhXBxIsBHShgD9MQ9QEwC3oECAkQDw#imgrc=tuk4DCLeLIqBsM:l] ]]
【日島海市】
日島位於劉公島東南2000米的海面上,彷彿一葉扁舟浮在萬頃碧波中。日島從前只是露出海面的一片礁石,遠遠望去,就像一堆衣服漂浮在海面上,因而被稱為“衣島”。而因從陸上晨起遠眺,衣島恰好處於東方日出方位,且方言“衣”與“日”兩字同音,清朝初期便有了“日島”之稱。
日島面積不大,但其山勢突兀,草木繁茂,海鷗翔集,風光宜人。春秋兩季,島上有時會出現海市蜃樓,這一景觀被稱為“日島海市”。
據史料記載,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島海市”發生在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當時棲霞農民起義軍進軍文登城,威海衛守備徐宏謨招募青壯年800餘人,編為鄉勇,防守衛城。一天,鄉勇們正在東門外大校場操訓,忽見日島海面霧氣之中出現無數桅帆船舶,浩蕩而來。鄉勇大嘩,疑為海盜偷襲,趕忙舉刀持槍備戰。然而許久工夫,但見船行,不見船近,好像海上圖畫一般,眾鄉勇個個驚疑不已。又過些時刻,船舶形影漸淡,卻有大隊兵馬殺將而來,其狀洶洶,勢不可擋。鄉勇大駭,紛紛轉身竄逃。就連徐宏謨也認定天兵天將降臨,慌惶奔回城中,閉門不出。海上兵陣持續半時許,西北風起,海霧漸消,萬般景緻也隨之無影。此時人們方知是一場海市盛景。
【南溪聚浣】
捕魚歸來後,勞累的漁民大多休息了,但仍有一些漁船還掛著漁燈,三兩漁翁在夜間垂釣,盞盞漁燈宛如天上稀疏的星星倒映在水中,讓人分不清是“天上的星星還是地上的街燈”。燈光槳影之中,海上的島嶼宛如橫在空中一樣。
據市民劉德煜老人講,當時的皂埠附近有兩個小海灣可以停泊漁船,而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所限,灣里的漁船也不會多,達到二十條漁船就已經稱得上是盛況了,因而夜晚的漁火也只能說是“象列疏星”。但是漁人之樂,還是感染了詩人,從垂釣的漁翁聯想到了曾助西周開國的薑尚。
而“屠釣”之說也指的是姜尚。他未發跡前曾屠牛於朝歌,垂釣於茲泉。
新堤柳浪則是指東門外新修河堤上栽植的柳樹。許許多多的婦女聚集在河邊浣洗衣衫,新修的河堤上楊柳成林,這在其它城鎮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在海防要塞之地卻可以算作一大景觀。
詩中的“靈和殿”為南朝齊武帝時所建殿名。五代時李存勗《歌頭》詞:“靈和殿,禁柳千行,斜金絲絡。”近代顧炎武《賦得秋柳》中也提到了靈和殿。“昔日金枝間白花,只今搖落向天涯。條空不繫長征馬,葉少難藏覓宿鴉。老去桓公重出塞,罷官陶令乍歸家。先皇玉座靈和殿,淚灑西風日又斜。”
“青蘋”出自楚國宋玉《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一句,意為風在大地上生成,從青蘋這種水草的末梢飄起。
【巽閣野望】 巽閣野望 海堧百雉埒金湯, 巽閣遙瞻道 巽閣野里長。
煙火萬家連翠岫,魚鹽四國集梯航。
生平不廢熊羆守,設險頻頻鎖鑰防。
堤柳毿毿沙永護,千年遺愛召公堂。
“巽閣野望”說的是處於海疆的威海衛城高大巍峨固若金湯,站在城東南的魁星閣上眺望,出郭的道路遙遠悠長。城市四周的風景非常迷人,傍晚時分的萬家煙火與周圍的蒼翠群山相映成趣,而威海灣內聚集了世界各國趨魚鹽之利的船舶,海防關隘軍事要塞也相繼映入眼簾。
“魚鹽四國集梯航”描述了當時威海衛海上商賈繁忙的景象。此四國不應是日本的四國島,而應是指朝鮮、日本、琉球等國家。郭堯瞻重修《威海衛志》序中提到,“謹按威海衛,屆文登北鄙,為天末荒徼,朝鮮、日本、琉球諸舶,時乘迅風突至。”
【山樓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