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介屏

增加 85 位元組, 4 年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书法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此不赘述。但是繁荣的背后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令人堪忧。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书家进入衰年并相继谢世,当代书坛渐渐失去了主流力量的引领与传统文化的支撑,表现为取法混乱、价值判断颠倒与错位,妄自尊大,盲目创新,给书法艺术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其主要根源在于:一是学养不足,导致人文精神失落。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青年书家都没有接受过传统国学训练,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滋养。从表面上看只是不会作诗、作联,"抄录"现象严重。而深层次影响则是:由于文史修养薄弱,对传统文化背景不了解,导致无知者无畏,叛逆与虚妄之心无限膨胀,藐视先贤,盲目自信,仿佛真的到了"创新"大爆炸时代。殊不知自魏晋以来一千多年间,真正创新的有几何?二是急功近利,心情浮躁。对传统经典缺乏耐心,导致大多数书法创作停留在空乏、简单的"技术层面",或以形式构成、小趣味、小情调哗众取宠。正如章祖安先生所说:书法这个慢熟的活,却遇到快吃的时代。三是以展览为中心的当代书坛运作模式。一方面误导了学书者的价值追求,错把入展、获奖当作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所谓的展厅效应,错把新、奇、特带来的视觉冲击当作审美标准,忽视作品内涵的审视,使之陷入浅薄、低俗、花哨、怪异的泥潭。四是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影响,"怎样都行"成为不肯修为的合理借口,导致取法混乱、价值判断颠倒与错位,书法与传统书写严重背离,许多群众都说看不懂。而我们的书法家们却在那里洋洋自得称其为"纯艺术",大有曲高和寡之势。五是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传统道德观崩溃、人生价值观紊乱,许多人感到焦虑不安,需要心灵慰藉。作为当代书家、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我们更不可忽略德业修行,以真善美慰己及人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增强书法与人民大众亲和力的需要。这一点也正是葛介屏等老一辈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Category:书法家]]
[[Category:雕刻家]]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