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田中耕一

增加 3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一次測量實驗中,因為田中過於緊張,不小心將[[丙三醇]](俗稱[[甘油]])當成了[[丙酮醇]]倒進了試劑[[鈷]]超細金屬粉末中。就在這時,他覺得這試劑還挺貴的,扔了太可惜,他想,甘油只要揮發完,鈷粉還可以繼續使用,於是把鈷粉放進真空室抽乾。之後,他突然想到,雷射的能量可以加快甘油揮發,便對鈷粉進行照射。他想知道甘油是否完全揮發,所以打開監控設備。
此時,田中注意到背景值中出現從本有的微弱"訊號峰"。多次收取數據,這個"訊號峰"都沒有消失,始終出現在同一位置。這表示加了甘油的鈷粉,可以使「生物大分子」脫附游離。田中使分子量超過10000道耳頓的分子脫附,而偵測到訊號。<ref name="Tanaka-31">[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903270026/%E9%97%96%E9%80%B2%E8%AB%BE%E8%B2%9D%E7%88%BE%E6%AE%BF%E5%A0%82%20%20%E5%B9%B3%E5%87%A1%E4%B8%8A%E7%8F%AD%E6%97%8F%E8%9B%BB%E8%AE%8A%E7%8D%A8%E8%A7%92%E7%8D%B8 闖進諾貝爾殿堂 平凡上班族蛻變獨角獸]</ref>
==='''意外發生「奇蹟」,還發表了學術文章'''===
田中發明的方法技術,讓分析「生物大分子」成為可能,於是田中申請了專利。這一方法後來被稱為「軟雷射脫著法」,對[[生物化學]]領域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田中根據這個實驗結果寫了一篇學術論文,發表了此生很正經、唯一的一篇學術論文。但他的公司認為這個發現並不會給公司帶來實質的利益,所以只獎勵田中一萬日圓。<ref name="Tanaka-12"></ref><ref name="Tanaka-13"></ref><ref name="Tanaka-31"></ref>
=='''自認名實不符,要求撤獎'''==
[[File: Tanaka_DoLaAMon_v2.jpg |缩略图|left|300px|[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160625002315-260809?chdtv (圖片來源一)] [http://www.ifuun.com/a2018042812502661/ (圖片來源二)合成圖:日本平庸小職員的田中耕一,如哆啦a夢裡的葉大雄!搞砸實驗卻意外獲得諾貝爾獎(圖片取自wtoutiao)] ]]
[[File: Tanaka_couple.jpg |缩略图|left|300px|[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23/19/48502245_817042961.shtml 圖片來源: 田中耕一与夫人裕子一同领諾貝爾奖] ]]
[[File: Tanaka_DoLaAMon_v2.jpg |缩略图|right|340px|[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160625002315-260809?chdtv (圖片來源一)] [http://www.ifuun.com/a2018042812502661/ (圖片來源二)合成圖:日本平庸小職員的田中耕一,如哆啦a夢裡的葉大雄!搞砸實驗卻意外獲得諾貝爾獎(圖片取自wtoutiao)] ]]
 
[[File: Tanaka_couple.jpg |缩略图|right|340px|[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23/19/48502245_817042961.shtml 圖片來源: 田中耕一与夫人裕子一同领諾貝爾奖] ]]
=='''一次失敗卻創造了震驚世界的重大發明'''==
*x 搞砸後,他用廢棄的試劑 又做了一個實驗
*x 卻意外發生「奇蹟」,還寫了學術論文!
* x 但公司認為:這根本賺不到錢!* x 43歲的田中, 仍是個小職員、領著微薄的薪水...* x 接到 諾貝爾獎 的通知電話, 還以為是 惡作劇...
* 還沒想...田中真的得了「諾貝爾獎」!
* 母校還頒給他 化學博士學位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