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隅良典

增加 5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那時的埃德爾曼不僅長得帥,還道行高深,有很高的科研成就。他是197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獲獎的時候才34歲,是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
在大隅來到美國的第一年,197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洛克菲勒大學、[[比利時]] 的科學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他是[[溶酶體]]的發現者,也是第一個提出「[[自噬]]」這個 名詞 概念 的人。
在美國的3年,看似前途大好的大隅並沒有好成績,也許是還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 大隅回憶自己在美國的日子是「我這輩子最艱難的時光」。語言並 過或許 迪夫激 他主要的障礙,最大的問題是,他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大腸桿菌]],而埃德爾曼實驗室主要研究[[ 育學]],對此 他一 些想法 竅不通 只能從頭學起。他抑鬱又苦悶地幹了一年半,這 他找 候,實驗室裡來了一個名叫[[麥克·賈溫斯基]](Mike Jazwinski)的新同學。大隅打聽 了奠定 日後 研究 基礎的材料 —— [[ 方向是 酵母 菌]] 細胞內的DNA複製,於是決定加入他的研究 <ref name="Yoshinori-11"></ref><ref name="Yoshinori-12"></ref><ref name="Yoshinori-13"></ref>
從那之後,大隅就和[[酵母菌]]結下了不解之緣。大隅当时更没想到,他後來的研究竟会和自噬有關。<ref name="Yoshinori-11"></ref><ref name="Yoshinori-12"></ref><ref name="Yoshinori-13"></ref>
 
 
 
11, 12,
* 返國後回到母校[[東京大學]],按照日本大學的制度,從1977擔任[[研究助理]]開始,1986 年升任[[講師]],1988 年轉至[[教養學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系]]擔任[[助理教授]],成立自己的研究室,'''這年他已43歲'''。他曾自嘲那是個「很小的研究室,只有3個人」。他在那裡蹲了4 年,做關於[[細胞液泡]](vacuole)與[[囊泡]](vesicle)的研究。
7,4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