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乃暨

增加 2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9-09T07:23:06+00:00}}
}}
'''李乃暨''',火药与固体推进剂技术专家, [[ 中国 ]] 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弹药的研制、试验、生产和管理工作,主持用无溶剂法新工艺研制成功了双基药,为中国弹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50年代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种固体复合推进剂,他还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长期奋战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三线地区,参加了中国固体发动机研制基地的建设和多种固体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试验工作,为中国固体发动机及其推进剂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概况==
李乃暨,1915年8月9日出生于 [[ 浙江 ]] 省嘉善县。父 [[ 李衡夫 ]] 是清末秀才,曾主办私塾,后由于家境衰落,开始经商,任典当经理,尽管家中生活不很宽绰,还是节衣缩食,全力支持子女读书。童年的李乃暨就读于嘉善第二国民小学(启东小学),1927年9月考入嘉善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7月考入杭州市浙江省立高级中学。1933年9月考取 [[ 南京 ]] 中央大学化工系,1935年9月肄业,考入南京兵工专门学校应用化学科第四期。该校在1937年7月7日“ [[ 芦沟桥事变 ]] ”后迁往重庆,改为重庆兵工学校,设专科部和大学部,他于1938年6月在大学部毕业。
1938年6月至1949年2月,他先后就职于长沙兵工署技术司、四川万县兵工署航空兵器技术研究处、重庆兵工署技术司弹道科、南京兵工署研究发展司弹药科,历任服务员、技术员、技佐、技士、科员、主任科员、技正、科长等职,从事弹药专业的研究、试验、生产和管理工作,并参加了火药厂、氯酸钾厂的创建工作。1949年2月至11月,在台北兵工署台湾办公处任技术专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几经周折,于1949年年底从台北返回大陆。1950年1月至2月,在北京中央技术管理局工作,后根据他的技术专长及个人的要求,于1950年3月被分配到沈阳52厂(现兵器总公司沈阳724厂),任工程师,继续从事弹药技术工作。在此期间,由于他的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荣获东北军工局特等奖,还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获一等和二等物质奖。
==反坦克火箭弹==
===制作火箭弹===
李乃暨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所从事的弹药技术的酷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从台北绕经 [[ 香港 ]] 返回大陆。他被分配到沈阳52兵工厂后,更是如鱼得水,开始施展他在弹药技术方面的专长与才智。时值抗美援朝,他急前方部队作战需要之急,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双基药的试制任务。弹药试制工作是异常危险的,当时中国的技术与设施设备都还相当落后,他迎着困难上,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车间和试验室,同有关科技人员、工人反复研究、反复试验、反复摸索,成功地用当时国内尚属首创的无溶剂法安全地制备了双基药,并很快投入了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各种炮弹和火箭弹,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还为后来的固体发动机用的双基药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尔后,他又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投入到了90反坦克火箭弹的研制,他身先士卒,同其他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试验人员、工人相结合,战斗在设计、生产、试验的第一线,哪里最困难、最危险,他就出现在那里,遇到技术问题,他虚心地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讨论,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工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李工程师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平易近人。正因为他在研制90火箭弹中的突出业绩,而获得了东北军工局授予的特等奖。
1960年,他被委派组建一分院发动机过程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1961年,他带领从事固体发动机及其推进剂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去西安同三所的有关人员一起组建固体发动机研究所,他担任副所长。在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初期,李乃暨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这也正是老一辈专家的可贵之处。
 随着中国固体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和研制地点的变迁,他从 [[ 西安 ]] 到四川,从四川到内蒙,又从内蒙回陕西,可谓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1964年,他被任命为国防部五院四分院内蒙基地建设指挥部的副总指挥,肩负着建设固体发动机研制基地的重任,在北疆荒僻的沙丘上住“干打垒”,和广大职工一起搬水泥、运木料、打土坯、种树,样样不落后。1965年,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四院副总工程师,李乃暨又被委派兼任固体推进剂研究所的所长,筹划和领导了这个所的组建与科研工作。万事开头难,李乃暨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正是在诸多“开头”工作中度过的,先后参加了5个新建单位的领导工作,充分体现了这位老科技人员的敬业奉献精神。
===推进剂研制===
在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开始起步时,中国的经济还十分落后,工业和科学技术基础也相当薄弱,推进剂这一技术领域还是空白。他带领推进剂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开始了探索和创业的征程。在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尽管有苏联提供的部分资料和引进的P—2液体近程弹道导弹作为参考,但毕竟受制于人。苏联专家提出中国生产的液氧不能作为氧化剂,要求我们引进他们的液氧。李乃暨和他的同事据理争辩,并用中国生产的液氧进行了发动机试车,取得圆满成功,用事实证明中国生产的液氧的质量是合格的。他们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选定偏二甲肼为燃烧剂。偏二甲肼有剧毒,他与有关专家又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去请教,经过分析与试验,证明偏二甲肼的毒性可随人的新陈代谢排出,且有解毒的办法,最后确定偏二甲肼为燃烧剂,一直沿用至今。
99,6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