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葛饰北斋

移除 2 位元組, 4 年前
北斋画风(一)
== 北斋画风(一) ==
[[File:BZ3.jpg|缩略图|right|500px|《神奈川巨浪》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1/5173D08C4C2564BE496869C76E072ED7.jpg 原图链接]
<ref>[http://sports.163.com/15/0413/09/AN2P1FGF0005227R.html 18世纪浮世绘中,风景只用作人类活动的背景 在葛饰北斋的画作中,自然已经占据中心位置].网易[ 2015-04-13]</ref> ]]
文化7年(1810年),北斋开始使用"戴斗"这一画号。此后几年间,他出版了一些指导绘画的范本书,例如《略画早指南》(1812)、《[[北斋漫画]]》(1814)、《略画早学》(1814)、《三体画谱》(1816)等,用以指导门人学习绘画。其中以《北斋漫画》最为有名,在《北斋漫画》中北斋示范了描绘各种形体时使用的不同方法和科学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物各种姿势表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描绘的内容上既有人们的喜怒哀乐,也有鸟兽虫鱼、山川草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器物,可以称的上是一部绘画版的百科全书。这部丛书洋洋洒洒十五卷,直到北斋去世以后才出版完。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多人认为《北斋漫画》是日本现代漫画创作的鼻祖。
文政末年到天保初年,70岁的北斋陆续创作和发表了横大判《富岳三十六景》共46枚,这是后来为他赢得世界性荣誉的代表作。在这些精美的作品中,以《凯风快晴》和《神奈川冲浪里》最为有名,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部介绍日本绘画的书中看到它们,并可以读到对于这些作品的高度评价。例如,著名美术史学家[[秋山光和]]就认为,这几幅作品将日本绘画以往的所有成就都再一次集中的展现出来了。
 
[[File:BZ3.jpg|缩略图|居中|500px|《神奈川巨浪》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1/5173D08C4C2564BE496869C76E072ED7.jpg 原图链接]
<ref>[http://sports.163.com/15/0413/09/AN2P1FGF0005227R.html 18世纪浮世绘中,风景只用作人类活动的背景 在葛饰北斋的画作中,自然已经占据中心位置].网易[ 2015-04-13]</ref> ]]
然而有人却更喜欢《骏州江尻》。在这一幅画中,北斋用最为简单的几何线条勾勒出美丽的富士山,而画面的主要场景画的是在大风天气中赶路的人们。有的人头上的斗笠被吹走,而有的人手中的纸被吹的漫天飞舞,北斋对这种瞬间画面的把握,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幅"风"景画中,北斋画出了风,毫无疑问"风"是没有颜色的,但任何一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能听到从画中传出的呼呼的风声,我想这就是所谓"能画一枝风有声"吧!
 
 
如果单从题目上看,《富岳三十六景》自然应以富士山为主角,然而在《富岳三十六景》这46幅作品中,除了少数的几幅以外,富士山几乎都是一个远远的背影,画面的主题大多是一般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恐怕正因为这样,才使的这些作品,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此后,他又先后发表了横大判《琉球八景》、纵大判《诸国泷回り》以及绘本《富岳百景》等作品,同样受到了好评。
天保5年(1834年),北斋放弃了为他迎来巨大成功的"为一"这一画号,转而使用"画狂老人卍"。从此开始,他的木版锦绘作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肉笔画"。(所谓"肉笔画"其实就是直接画在纸或绢本上的手绘彩图。)从取材上看,也从以前的风俗和风景画转为以描绘动植物为主。天保年间的日本,已经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滋扰,国内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出现了"大盐平八郎之乱"等一系列事件,幕府作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天保改革"也已失败告终。一向安逸的江户,开始越来越不平静,北斋遂迁往较为清净的信州小布施町。并在小布施町完成了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例如为"上町"和"东町"两座祭屋台绘制天井画等。
[[File:BZ4.jpg|缩略图|居中|500px|《三女奏乐图》
[http://art.china.cn/haiwai/attachement/jpg/site8/20150514/003018a71c8f16be81ae0e.jpg 原图链接]
<ref>[http://art.china.cn/haiwai/2015-05/14/content_7905815.htm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席卷全球的东方巨浪].艺术中国网[ 2015-05-14]</ref> ]]
 
天保5年(1834年),北斋放弃了为他迎来巨大成功的"为一"这一画号,转而使用"画狂老人卍"。从此开始,他的木版锦绘作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肉笔画"。(所谓"肉笔画"其实就是直接画在纸或绢本上的手绘彩图。)从取材上看,也从以前的风俗和风景画转为以描绘动植物为主。天保年间的日本,已经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滋扰,国内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出现了"大盐平八郎之乱"等一系列事件,幕府作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天保改革"也已失败告终。一向安逸的江户,开始越来越不平静,北斋遂迁往较为清净的信州小布施町。并在小布施町完成了他的一些重要作品,例如为"上町"和"东町"两座祭屋台绘制天井画等。
 
事实上,此时葛饰北斋的光芒与荣耀,早已被年轻的歌川广重夺去,他那业已失去变化的画风,也渐渐失去了市场。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想象力的日益衰退,可能比身体的衰老和亲人的离去更让他感到伤心。但尽管如此,耄耋之年的北斋仍然倔强的坚持创作,据说他有时请在远方的弟子们,为他带一些只有当地才有的鱼类和贝类,并以此作为速写的素材。此时的北斋还像孩子一样的说过,"如果再给我十年寿命,我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就这样他怀揣着这点希望,渐渐走完了失意和悲凉的晚年。
12,778
次編輯